耕读农庄

用开花的创意,将司空见惯,变成耳目一新。
个人资料
正文

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不是4月天!

(2015-05-06 08:28:53) 下一个

林徽因的经典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中所讲的四月天,到底是阳历的4月,还是阴历的四月?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人解释过。这首诗比较权威的英文翻译,都是将四月译成April,显然是指阳历的4月。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也都把四月理解为阳历的4月。

然而,从林徽因这首新体诗的内容,以及传统诗歌对月份的表达习惯来看,这里的四月,应该是阴历四月,即阳历的5月或6月(如遇闰四月),而不是阳历4月,即阴历的三月或二月。

在这首诗的意境场景中,诗人先描写了四月早天,也就是四月初的自然景象,包括早晨的云烟、黄昏的软风和春夜的星闪。如果是阳历4月初的话,也就是清明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春寒料峭,淫雨霏霏,除了迎春、连翘、玉兰等少数品种以外,大部分春花都没有开放。黄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北,此时尚未化雪解冻,不可能有暖风细细的春夜景致。

根据梁从诫先生对本诗写作背景的介绍,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新生儿子的。也就是他刚出生时,母亲林徽因为他写了这首诗。

梁从诫是19328月出生的,而这首诗发表的日期是193445日,据此推断,本诗的写作时间,最有可能是1933年春天。当时林徽因和梁思成都在沈阳工作,后来林肺病复发,才不得不回北京治疗修养。这也就是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写作环境是华北或东北。

当然,文学作品的写作环境,并不一定能影响作品的内容,就象我在加拿大草原的天寒地冻里,也可以回忆着写广州的花市和上海的庙会,但读者不能说我就在广州和上海一样。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最好还是看作品本身。

林徽因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在“你是”、“你像”和“你梦期待”中,从早春的鹅黄嫩绿,燕子呢喃,一直写到仲春的鲜妍百花,一树树开放,虽然并不是按照逻辑先后,但写的都是中国大部分地区阳历5月或6月初的春景。“你是天真,庄严”,写的是睡眠中婴儿的实相;而“——你是爱,是暖,是希望”,写的则是母亲对新生幼儿的感觉和期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指的既有天气,也有景致,更多的是“爱,暖和希望”。四月天的关键是“暖”,只有春暖,才能花开,而真正寒尽春来,初阳迎岁,则只能在阴历四月,即阳历的5月或6月初。

众所周知,中国采用阳历纪年纪月是从1912年元旦开始的,新诗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就流行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1934年发表的,距离公历纪元已有22年,距离五四新文化运动已有15年,而且林徽因又是留学欧美,学贯中西的新派女诗人,照理她应该用“你是人间的5月天”来表达才正确,可是,这不符合中文艺术作品的表达习惯呀。

林徽因自己说:“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联系上下文看,这句话既表明了她的道德观是传统的,也反映出她的艺术观有对传统的遵从。实际上,民国以来的大多数中国文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是不愿意舍弃的,西风东渐从来就没有“渐”掉中国书画家以干支纪年的落款方式。

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到民国女诗人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四月”一直都是阴历或农历的四月,而不是阳历的4月。(2015.4.27)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英文翻译的题目:

You Are the April of This world 

Ode to Lov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1)
评论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感谢沈兄、恨水兄、海陬观者兄三位的高见和雅论!林徽因女士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原诗中的“四月”,因为没有备注是阴历还是阳历,造成了理解上的分歧。本人根据中国传统诗歌的表达习惯和中国大多数地区四月的实际季相来判断,四月应该指阴历的四月,而不是阳历的4月。

经过昨天与横塘雨眠的争论和今天与三位的讨论,特别是海陬观者兄的详尽阐述,相信以后广大读者在读这首诗或者在欣赏其它同题文艺作品的时候,就会有清楚的概念了。

我同意海陬观者关于“四月”是主观的四月,不是具实的四月的观点,也曾经考虑过林可能忆起的是英伦、渥太华或费城的春景,但考虑到女性极容易情绪化,极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一性别特征,还是认为林笔下的四月,应为中国的四月。

归纳起来,我可不可以说,林是用新诗的体裁来咏春,换句话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咏春题材的新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人的一生之计呢,是否在于婴?如果是,那么林徽因的这首诗就是借咏春来咏儿。

既然是咏春,那一定是挑选春季最美的时段来吟咏,也就是早春和仲春,诗中实际上也多有描述和形容。一季是三个月:早春二月,仲春三月,暮春四月。若按这个逻辑推断,林徽因的原诗就应该改作《你是人间的三月天》,可为何她却选择“四月”呢?

我提请朋友们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现在气候变迁,冬季气温偏高,春季来得早,但在90年代以前不是这样,整个4月的晚上还是很冷的,不能像诗中所言,到外面去体验“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二是江南的杭州冬季和春季都非常冷,不到“五一”没法脱棉。

根据女性对身边的环境敏感这一特征,林徽因当时在东北和华北,她的环境感受应当在北方。就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季相来说,5月远远好过4月。

海陬观者 回复 悄悄话 (之四)
我前面为何说林徽因到底怀着一颗中国诗人的心呢?因为她开始学习写诗,是1920年在伦敦遇到徐志摩的时候。以后那几年林徽因初入诗的殿堂,必定广泛涉猎中外的诗。请看同时代英国大诗人的不世名作。

T.S. Eliot -- "The Waste Land." ( 爱略特著 “荒原”,1922年)

“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 breeding
Lilacs out of the dead land, mixing
Memory and desire, stirring
Dull roots with spring rain.
...”

同样是雨润花开的四月,林徽因的叙述不是更能着重于 温馨的气息拂面而来吗?
海陬观者 回复 悄悄话 (之三)

但上面所说的还是笼统的一段日子。林徽因所想要说的,恐怕是她心目中的仲春与暮春,那段人人可以觉得温馨可亲的日子,至于具体是属于哪个月的哪一天,殊非精义所在。林徽因到底是温情世界的中国文化所养育出来的,所以她对春的来临只有心存感激的喜悦。
海陬观者 回复 悄悄话 (之二)
中国南北各地天候早迟各异,虽然尽有荼靡一类迟开的花,但一般到了阴历四月,皆已有花开放。欧阳修的诗说 "人间四月芳菲尽",似乎阴历四月已经春景不在。但稍迟三十年的苏东坡却说“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间看得几清明。” 所以东坡的清明(阳历四月初)还是花开满城的。 稍早些年的宴殊有词说,“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说的是清明时节,梨花已经开过。但东坡的诗是在山东密州写成,正好说明了北国春迟,花时较晚。无论花开的早迟,阳历的四月上半月到阴历四月梢(等于阳历五月初)为止便是中国大江南北大多数地域的花季。这时节鸟语花香,燕飞水绿,春风骀荡,就是林徽因心目中的四月了。
海陬观者 回复 悄悄话 (之一)
已有诸位大家阐述多方看法。我只说我一己所觉,不知得诗之原意否。
先说些无关的话。禅宗的《六祖坛经》里说,六祖慧能去广州法性寺,聆听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休。慧能便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盖凤动幡亦动,要者不在何者为因,何者为果。对于眺观者来说,最要者是心中生出感应。林徽因在诗里的四月天,说的便是当年她心中的四月天。这个四月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环境中的四月。是她自幼年至成人,从江南的杭州到北京,甚至可能包括某年在英伦、在美国费城所经验过的春天。这个四月虽有其明显而亲切的特征,却不是日历上明确的哪几天。
恨水 回复 悄悄话 楼主要保重身体呀。三月中开始或者底燕子开始筑窝,照你农历算法,估计燕子再呢喃,那就是大龄女燕子的抱怨了。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农家苦

----正是因为有“雪化后那片鹅黄“和”新鲜初放芽的绿”,所以时间应该早些而不是晚些,加之这种景物描写的铺垫一般会是描述一段时期,再有那时北方比现在冷得多,因此有这样的句子很正常。但如果是阴历四月就感觉有些晚了,天气也会更热,下雨也会更大一些,就谈不上“黄昏吹着风的软”和“细雨点滴在花前”了。
呵呵,见笑了。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xyz' 的评论 : 哈哈哈,是的,茱萸有三种。我们海外华人都会背“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唐诗,可将来如果孩子们问起我们,到底插的是茱萸花,茱萸枝,还是连果带枝的,你咋回答呢?
cxyz 回复 悄悄话 茱萸还有这么多种吗, 说实话, 我连茱萸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为了正确得理解诗意, 现去google了一把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xyz' 的评论 : 那你说“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山茱萸,吴茱萸,还是食茱萸,也没有必要弄清楚吗?概念不清,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诗意,你说呢?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沈兄,那“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是不是二月啊?呵呵。
cxyz 回复 悄悄话 这真是用科学家的态度来分析诗人, 只是, 有这个必要吗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看来,我更倾向于是阳历四月,而不是阴历四月。以诗中的意境来看,最后落在“希望”上,也更倾向于是阳历四月。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横塘雨眠' 的评论 : 我倒不觉得绍兴人机智多谋,宁波人、温州人都是蛮有智慧的。你了解淮安吗?韩信与绍兴师爷相比,谁更有智慧?如果把在上海出生的人都归为上海人,而把上海人在外地生出的人都归为外地人,这样上海今天的麻烦可能会少很多。最明显的例子,江南人在河南或新疆出生,说河南郑州话,你再把TA归为南方人就别扭了。我以前在郑州见过一位杭州女士,尽管她会说地道的河南话,可她举手投足,待人接物,还是像江南人一样灵巧优雅,而她的儿子就与当地人没有两样了。
横塘雨眠 回复 悄悄话 周恩来虽然一口苏北话,但他机智多谋,能言善辩,不是很有些绍兴师爷的特性吗?你说人在哪里出生就是哪里人,估计很多上海人大概不会同意你的观点:)有不少出生在上海但一直带有某种特殊口音的人,也算是上海人么?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横塘雨眠' 的评论 : 我有一个近乎反动的观点,即人在哪里出身,就是哪里人。周恩来在淮安出身,就是淮安人,扯什么浙江绍兴,你看他哪一点像绍兴人?林徽因在杭州出身,她应该就是杭州人。不过你说12岁以前的自然环境她能记得多少,我深表怀疑。我女儿快到12岁了,记忆力也蛮好的,可问她以前在国内故乡的事,她大多都不记得了。人事尚且如此,何况自然环境?

林的这首诗,应该说意境的内容并不明显,实描的部分似乎要多一些。与其说林徽因忆起了江南的春色,不如说她受到徐志摩的影响,喜欢用江南的景色烘托意境。

不过,就中国大多数地区来讲,阳历的4月确实还没有“暖”起来,而诗歌的核心就是爱、暖和希望。
横塘雨眠 回复 悄悄话 白居易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显然阴历的四月已经给以繁华凋零春归无寻处之感。也因此阴历的四月绝不可能成为万物勃发的新春的诗歌意象。
林徽因十二岁之前是在杭州和上海度过的,想必江南一定给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写诗不需要写实,既然此诗是献给她初生的儿子,那么她一定会联想到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相比黄沙漫漫的北方春天,杏花春雨的江南更充满了诗情画意。细看她这首诗里出现的“细雨”“鹅黄”“水光”等词,很难让人联想到她描写的是北方的春色,而更可能是江南,而且是新春的江南。所以诗中的四月肯定是阳历的四月。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antel8888' 的评论 : 你喜欢她什么?我觉得林徽因的眼睛很美,牙齿,牙齿,门牙有点刨。
chantel8888 回复 悄悄话 喜欢林徽音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横塘雨眠' 的评论 : 林徽因这首诗,因为没有自序和后记,梁思成和梁从诫父子也没有帮林徽因做过四月天到底是几月天的备注,所以,后代读者只能自己分析判断,择宜而从。

从诗歌内容和中文诗歌对月份的表达习惯两个方面来分析,汉字的“四月”与阿拉伯数字的“4月”,确实容易产生歧义,二者非但有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时序差别,而且有文化传统的明显不同。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我们绝不能以区区偏静的江南季相来涵盖全国。秋尽江南草未凋;塞北草先衰,江南雁到迟;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等。即便在古代,即便同样是江南题材的诗歌,对春的月份定义和表达都是不同的。林花谢了春红,未必就是时光太匆匆,刚开花的树木若遇着大风也会凋零满地。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横塘雨眠' 的评论 : 春节有时候在立春之后,大年初一,阳历可能已经是2月18、19日了。人们心中满怀春意的时候,可能天空还在下雪呢。

因为这首诗在“四月”的概念上没有定论,所以欢迎大家讨论,怎么说都可以,但必须自圆其说,呵呵。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ea_fan' 的评论 : 谢谢!诗是林徽因的原诗。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紫竹箫' 的评论 : 我也是。林还很正直、刚烈、热爱国家民族,才情之外,更兼风骨。怎么,你们都喜欢她的原名?她自己把“徽音”改成“徽因”了呀。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杜鹃盛开' 的评论 : 上次读你那篇写五月的优美散文时就想发了,只因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图片。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蚂蚁王子' 的评论 : 梁从诫先生虽然不是林徽因的第一个孩子,但还是给林徽因带来了莫大的喜悦。谢谢王子殿下光临!
横塘雨眠 回复 悄悄话 再补充一点:传统的立夏这个节气总是在阳历的五月初,所以五月从来不会给人以新春的感觉了,而林徽因诗中写的显然是新春的景象。
横塘雨眠 回复 悄悄话 个人感觉林徽因的四月应该是阳历的四月。
首先,古人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羣莺乱飞”,这三月正是现在阳历的四月,跟林徽因诗中的描述并无二致。别的地方不清楚,我知道江南地区阳历三月初柳树就发芽了(记得摄影师陈健行曾说过在苏州园林里拍柳树的最好时间是阳历三月五日至三月八日)。四月即使“清明时节雨纷纷”,但已经几乎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感觉春寒料峭了。
再者,那个年代的新诗多受外国诗歌的影响,像林徽因这样英文造诣很深的人写新诗时是不可能用传统的阴历的。况且即使她自称受的教育是旧的,但她本人显然是个新派女性。
tea_fan 回复 悄悄话 美文,美图,美诗.
紫竹箫 回复 悄悄话 也觉得应是阴历四月。美貌与才情兼备的完美女人。若要比较林徽音和陆小曼,个人对林更多的是欣赏,对陆更多的是喜欢。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农家好文。一直喜欢林徽音。智慧有才情的女人。我也认为五月天比四月天更美, 更好。能够在草原上生活, 真幸福。
蚂蚁王子 回复 悄悄话 特别理解林徽因初为人母极端喜悦的心情,当年生第一个孩子,激动地看着小婴儿几个小时,高兴得睡不着觉。可惜我不会写诗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