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农庄

用开花的创意,将司空见惯,变成耳目一新。
个人资料
正文

草原明月夜

(2014-10-07 06:46:44) 下一个

古人說,月是故鄉明。細想起來,這話對農業時代,定居的民族,有故鄉的人而言是這樣。因為那時,人們的生活圈子很小,鄉親的面孔是熟悉的,田邊小路是熟悉的,甚至山間的石臺和岩梯也是熟悉的,即使月光朦朧,風燈昏暗,也不會摔跤和認錯人,加上童年記憶如刻,歷久彌新,故而感覺故鄉的月亮比他鄉的明亮。

然而,對現代大多數人,尤其是都市人來說,哪兒的月亮都是一般明,因為現代人求學、謀職、討生活到處漂泊,四海為家,沒有了故鄉。

我雖然出生在魚米豐盛,湖山佳美之地,故鄉明月下的流螢、火把、香藕、桂花,還有那數不清的童戲、歌謠,著實令我魂牽夢繞,可我中年後卻跟隨命運出離中土,浮游到西域之外,接收西方聖賢設定的身體勞苦,心靈單純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對月亮的感覺,既不同於有故鄉的人,也不同於沒有故鄉的人,反倒是“隨處襟懷隨處暢”。

這幾年閑居加拿大中部草原,僻靜的農莊只有我和兩條護莊的狗兒,夏秋時節,每遇“日月同輝”的傍晚,我必放下手中的活兒,去原野東瞻西顧,領略大草原的夕陽西下和玉兔東昇。而在風清月朗,狗吠聲急的夜晚,我也會立即起床,披衣外出,沿著農莊四周徘徊良久。

風動樹搖,光影婆娑,野地的小動物們扒洞摟草,窸窸窣窣忙個不停。狗兒們夜間習慣以耳代目,明明不見人形,卻擺出似有人來的架勢,家前屋後地追逐狂吠,以示盡忠職守,實際上不過是吠影吠聲而已。

草原上人口稀少,除了零星的城鎮和原住民部落,大多是單門獨戶的農莊,而且彼此相距最近的都在十公里以外,“月照孤村三兩家”的中國式小村莊非常罕見。在風高雲高月兒高的夜晚,即便你站到自家的房頂上極目遠眺,也只能看到野地那蜿蜒模糊的林冠線,熠熠閃光的蘆蕩和蒲池,你看不到鄰家燈火,也聽不到半點來自鄰人的聲音。

這樣的人居環境讓我對中國成語“退避三舍”有了全新的認識。舍,為古代行軍計程單位,一舍等於三十里。晉公子重耳與楚成王約定,為了報答楚國的恩情,今後若遇晉楚開戰,他將率領晉軍退避三舍,也就是後撤九十里。重耳後來在晉楚城濮之戰中果然兌現諾言。舍,其實就是戰國時的村舍、農舍。相隔三十里才有一戶農家,人口密度比我們草原的還小,可見當時戰禍之慘烈,生民塗炭之可悲。

草原所處的緯度相當於中國的塞北,秋天恰似炎夏的兔尾短促,又好比寒冬的雪人脖頸模棱兩可,似有若無。這裏秋草先衰,秋霜早降,秋葉爭競華彩,然而秋風卻遲遲不見揚起;乾旱晴爽的天氣,為的是給農牧業提供收穫的保障。不過,草原的農牧人從沒有夜以繼日加班搶收的習慣,草原牛更沒有吳牛喘月的擔心,因為沒有必要。

秋月當空的夜晚,蒼蒼的天穹下,唯有茫茫的莊稼地。那密布的麥秸和苜蓿草的草垛,隱約中仿佛攻城略地的千軍萬馬,而那曲線形延伸的防風樹林,恍惚看又如長城的偉岸身影;不遠處太平洋鐵路和橫穿加拿大的一號公路上,時不時地傳來火車和卡車的轟鳴聲。我在習習涼風中仰觀俯思,很自然地遙想到了“秦時明月”。

可能是秦始皇及其以前各戰國修長城征調的民伕最多,夫妻分離的最多,祈天祝人的女性最多,望月懷人的離情最苦,所以“秦時明月”便在歷史上留下了永久的印像。

你看望月的“望”字。《說文解字》:“望,出亡在外,望其還也。”望是一個三字會意字,上面是“亡 + 月”,下面是個“壬”字(念挺)。亡,指“無”、“沒有”的意思;壬,是個敬拜中的美人。亡、月、壬三個字合在一起,就是“美婦人或美少女、美童女在向天祈求隱去的月亮再次出現”之意。甲骨文和小篆中的“壬”字,看起來比楷書中的更形像,也更直觀。

因為月亮不象太陽,每一個白天都會出現在天空,雖然陰雨雪天人看不見,但它依然在雲層上面照耀著,而月亮通常只在每個月的初三至十八這段時間較早挂在夜晚的天空,過了這個時期,前半夜就看不到月亮了,所以,從滿月的陰曆十五開始,人們就盼望,盼望它早日出現,再次出現,因而十五日也叫“望日”。

古時候成年男子經常被征調去戍邊打仗,家中的太太常常思念丈夫,希望丈夫早日回到家中。在思念盼望的過程中,她們想象着丈夫日夜兼程地往回趕,如果沒有月亮照明,丈夫就會停滯不前,從而影響歸期,所以,望夫早歸的女子們就會從滿月那天開始,每晚定時或不定時向空而拜,有的還擺出供桌,放上祭品,久而久之就成了風俗。《尚書.舜典》:“望於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望字的古文寫作“,似是“在家中孝敬公婆的夫人望求在外或在朝為官的丈夫”之意。不管望字怎樣演化,下面的“壬”字卻保持不變,可見“望”字的願意和“望”字的祭典,都與女人有關,包括成年婦人、少女甚至女童,如“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舊俗中的“男不拜月,女不祭黿”、“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也正好證明了這一點。

秦時明月照怨婦,當然也照曠夫。在邊塞當戍卒修長城的范杞良們,留別時向妻子發誓“生當復來歸”的征夫們,當他們舉頭望明月時,豈能不思念家中的髮妻?夫妻離別,定然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顯然是在那個年月應運而生的,因為之前月亮上只有蟾蜍,沒有嫦娥。

先秦史籍《歸藏》和《山海經》都說,后羿的妻子叫常義,叫眩妻,沒有“嫦娥”之名。而到了戰國後期,屈原卻在《天問》中發問:“白霓嬰茀,胡為此堂?安得夫良藥,不能固臧?”(白話意:潔白的衣裳華美的首飾,她為何至此宮堂?后羿從何處得來不死藥,為何不加密藏?)這說明,史實並不能讓“嫦娥奔月”的神話自圓其說。

嫦娥到底偷吃的是什麼藥?為何她別處不去只去月亮?這些問題在傳說中都沒有交代。所以,“嫦娥奔月”的傳說只能是戰國中、前期人為編造的故事,至西漢已定型,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絹帛畫為證。

后羿是一位武藝高強到能夠射日的神武大將軍,他的妻子與萬千征夫的妻子身份相同,讓她飛上月亮,變成所有軍嫂的代表,這樣,駐守邊關的軍士們每月就有了半個月的探親假了,只需抬頭,便可見喜。既然望梅能夠止渴,那麽,望月不也可以止思,可以精神團圓嗎?

一陣清風吹過,有雲飄來,遮住了西天上的冰蟾。夜深了,而我卻越行越遠,一直走到太平洋鐵路和一號公路的邊上。左方是來路,也是去路;右方是去路,也是來路。站在這循環往覆,無始無終的道旁,我的思路也從遙遠的古代又奔回到現實。

過去我們築長城守邊關,痛苦着卻浪漫着,為的是保護天賜的神州,祖傳的文明;而今華夏子孫卻流水一樣奔湧而出,散落在世界各方,浪漫着卻痛苦着,這到底是為什麼?原因只是人口多,生存空間小,環境汙染重,教育質量差嗎?除此以外還有沒有別的天遣使命?這個使命又是什麼呢?

天籟四起,月色沉沉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潜川沈' 的评论 : 胡适之的思想,林语堂的情趣,写博客若能兼而有之,定当烽火连天。
潜川沈 回复 悄悄话 过去逛城主要看一些国内新闻,这两天才开始看博客,没想到这里这么多真金白银,今天基本上把林语堂凉在一边!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淡加拿大' 的评论 : 对。准备做“狗”奴才。哈哈。欢迎您来作客!
平淡加拿大 回复 悄悄话 LZ在草原省做农场主?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water' 的评论 : 呵呵,谢谢关注!下次邀请您来我们草原,一起月夜发呆。
pwater 回复 悄悄话 大喜此文此图。楼主挑了个发呆的好地方。'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紫竹箫' 的评论 : 说得好!
紫竹箫 回复 悄悄话 有,sorry!
紫竹箫 回复 悄悄话 耐得住寂寞的人,心中自由乾坤!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哈哈,看来大家都喜欢金屋藏娇啊。握手!
田园时光美食 回复 悄悄话 哈哈,从鸽子那里得知你也在这里,立马找来了,先握个手!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名小绿草' 的评论 :谢谢关注。只是一点“静夜思”。
无名小绿草 回复 悄悄话 辽阔舒畅,富足安乐,西式的农家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