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往哪里去?
个人资料
风语空灵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国硅谷军工与"新质"制造力

(2024-08-27 18:35:38) 下一个

曾几何时,90年代开始吧,美国人没了前苏联对手,庞大的冷战系统没了用武之地,于是刀枪入库。克林顿任总统时期,我们见证了北加州的基地关闭,像东湾的阿拉米达海军航空站(Naval Air Station Alameda,1997年关闭)和北湾马雷岛海军造船厂(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1996年关闭)。全都"军转民",经彻底清理后交回地方政府。连大黄蜂号航母都一并送给阿拉米达县,作为博物馆和大型活动的场地。我们曾在当时的舰艇周活动期间上船参观过,还在巨大的机库内参加过公司上千人的岁末宴会。后者更是结束了该造船厂142年历史,7500多个民用编制被撤消。多年前偶然去岛上一游,很多地方被开发成风景优美的新建住宅区,室内高度智能化。

那些年,美国遭到突其不意的恐怖袭击,反恐战争打得热火朝天,终于有一天本拉登被海豹突击队击毙,国防战略却有点找不到北。美国制造业和美国军工更是头重脚轻,近几年风云突变一下子难以适应,究其原因,有上述两个军事基地关闭为缩影就不难理解了。然而,美国政界和军工界头脑清醒的大有人在,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只是有点"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罢了。

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俄国入侵乌克兰,真的是到了"伤心时",增加的军费开始用于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军工初创公司,它们很多位于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标志着这一地区的重大转变,硅谷传统上是以软件和技术创新而非武器而闻名世界。随着军费的涌入,硅谷的高科技行业在迅速转型,把高科技界的颠覆精神和神来之笔用于国防领域。产品方面,除高科技外,小型,紧凑,经济和高效是其主要关注对象。比如某公司开发的下一代反舰导弹,仅有背包大小,可在任何平台,无人机和分散作战发射,造价低于五万美元,对于单项武器动辄上十亿美元的采购来说,那是两万枚单兵导弹,你说能对付多少舰船。这些导弹不是那种常见的肩抗毒刺导弹,它们威力大,更小,更"精灵",填满了各种"神通广大",这要感谢当今的模块化和智能化,是真正的"科幻"级。它们成本低,潜在影响力极大,不但为小国弱国提供有效自卫手段,还为敏感水域的商船提供实用自卫武器。

美国在高超音速导弹方面可能比较落后,但在威力和小型化方面做得更好,正如一位发言人说的那样:"We are going to deliver the capabilities in a form factor that's 10x smaller and 10x cheaper"(我们将以10倍小和10倍便宜的形式来提供这些功能)。以开始服役的高超音速导弹Mako为例,它可以挂在F-35和F-22的机腹内。就连海军的AIM-174B导弹(多用途标六导弹的或SM-6的增程型)也是如此,该空对空导弹射程400公里,速度3.5马赫。

制造业方面,美国人也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坐以待毙,早已开始醒悟,只是一时间不知所措罢了,目前似乎已经回过神儿来。一些初创公司正在加州广柔的大地上建起大型数字化制造工厂(那些九十年代开始的外包将会回流),而且还要在"所有核心制造领域"建更多的大型工厂(数字是20座或更多),使用的是数字化(设计,图纸,加工),机器人流水线和增材制造(3D打印),产品从零件,部件等应有尽有,他们的雄心是在美洲大地上建立韧性和全面的供应链,让军工界完全关注创新而无后顾之忧。不难想象,这一发展会外溢到民用工业,这是有"前科"的。

美国从九十年代"自废武功"到后来的六代"NGAD"战机研发都是基于冷战或后冷战的惯性思维,适应当今和未来的"于无声处听惊雷"之革命性转变和成型正在发生,像80年前珍珠港事件受到当头一棒一样,美国正迅速醒来。以高科技融入为特征的"新质"军用/民用制造业在未来几年将被美国人民注意到并加以拥抱,也许股市会短暂回调,之后美国GDP将会有持续惊人的增长。赌美国输的人将再一次对之望洋兴叹,望而生畏,望尘莫及.......,我可以继续(Just kidding)。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