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祖辈的陈村往事 (34)

(2021-12-15 06:37:29) 下一个

作者:阿强  

解放后,过了一年多,1951年。

两个政府部门的人到韦涌李珍的家找到陈二,问起以前一个国民党军官的情况。

陈二以为李耀和李桂有了下落,急忙问:“我的两个孙子孙女有消息了?”

“阿婆,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在调查以前一个国民党军官的情况,有人说,你有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曾经住在那军官的家里。”

陈二说:“是的,我的两个孙儿那时是住在那里,但后来就失去了联系,到现在我都没找到他们。”

“那军官是你什么人?”

陈二说:“他是我儿媳妇的妹夫。”

“那你儿子呢?”

陈二说:“我儿子去世十多年了,要不我儿媳妇怎么会住那里。”

“你跟那军官有来往吗?”

陈二说:“我从来都没见过他,我去看孙子孙女的时候,都是在外面,我没有进过屋里去。”

“为什么你不进去?”

陈二说:“我怕我这乡下女人失礼人。”

“那没什么了,打扰你老人家了,谢谢你!”

陈二说:“我想问一句,我会有什么事吗?”

“没事,放心吧,阿婆,我们只是做个调查。”

那两个人走了之后,李珍的家人跟陈二说,不知道这两个来调查的人是想查些什么,是不是他们以为那军官是陈二的儿子。李珍要陈二多加小心,如果再有人来问,不能说的千万别说,那会惹大麻烦的。这使陈二感到很害怕。

过了些日子,李威跟李慧雯说二姑父一直都对他不好,李慧雯说:“阿威,别怕,四姑姐帮你找他去出这口气。”

李威说:“别去找他了,我不想再在那里干了。”

李慧雯说:“那也好,四姑姐帮你找别的工作。”

李威说:“四姑姐,我想去当警察。”

李慧雯马上赞同,说:“当警察好,以后治治那二姑父!”

于是,李慧雯帮李威联系了广州的警察学校,李威被广州航运公安学校录取了。去学校报到的那一天,陈二帮李威提着行李,把李威亲自送到学校去。李威毕业后,被分配到航运公安局当警察。二姑父的运输公司也在航运公安局的管辖范围之内。

1954年,带娣的小儿子冯金水,已经十六岁,到广州来找带娣,说要回到亲生母亲的身边。

冯氏夫妇收养了冯金水四年之后,冯嫂接连生了三个儿子。冯嫂认定是金水给她带来三个儿子的,对金水更是宠爱有加。这样,金水不但是冯家的长子,还成为冯氏夫妇的掌上明珠。

带娣问金水:“你养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要回到我的身边?”

金水说:“我现在是农村户口,我想有个城市户口。”

带娣说:“农村不好吗?雁沙是个鱼米之乡,吃得好,住得好,无忧无虑。”

金水说:“你是我的亲生母亲,我应该回到你的身边。”

带娣说:“阿水,我只是生了你,但我没有能力抚养你,是你的养父母把你抚养大,你应该去孝顺他们,而不是我。”

金水说:“我本姓李,不姓冯,我想姓回我的原姓李。”

带娣说:“姓冯姓李那么重要吗?最重要的是你要记得是谁把你抚养大的。”

最后,冯金水还是听带娣的话,回到了养父母的身边,但他常常到广州看望亲生母亲。

这些年,李雄一直帮母亲带娣在珠江摆渡。1956年,李雄响应政府的号召,把黄沙和芳村那一带的水上船民组织起来,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集体所有制的生产合作社,李雄成为生产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从此,带娣不再摆渡,搬到岸上居住,也不再工作,由两个儿子抚养。不久,多个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为航运局,李雄也成了航运局的领导干部,二姑父的运输公司也因公私合营而并进了航运局。

陈二一直担心被约谈有关龙导尾军官的事,但过了几年,一切都相安无事。可是有一天,政府部门又有两个人来调查。

“李某某是你的丈夫吗?”

陈二立时吓了一大跳,这两个人说的是她的前夫,这是她最担惊受怕的事情。

陈二颤抖的声音说:“不是,我的丈夫是李开腾。”

“李开腾和李某某是不是同一个人?”

陈二说:“不是。”

“是不是改了名?”

陈二说:“没有,我丈夫从来都叫李开腾。”

“那现在李开腾呢?”

陈二说:“去世十多年了。”

“阿婆,你别害怕,我们经过查证,你是李某某烈士的遗属,现在政府要发给你一笔抚恤金,我们是来核实情况的。”

陈二说:“不,我不是李某某的妻子,我的丈夫是李开腾。”

“别害怕,现在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人,你丈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是革命烈士的遗属,人民政府按政策发给你抚恤金。”

经工作人员多番解释,陈二终于明白过来,但还是心有余悸。藏在陈二心中三十多年的秘密,竟然让这两个政府人员说了出来。

陈二说:“我现在明白你们的意思,但是,我现在生活得很好,我不需要任何抚恤金,谢谢你们!”

最后,陈二还是拒绝了那笔抚恤金。她的亲生女儿李慧雯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说母亲为什么有钱不要。

李慧雯对陈二说:“你说李某某不是你的丈夫,但他是我的亲生父亲,这笔抚恤金你不要,我要!”

李慧雯还没追回那笔抚恤金,不久,1956年,李慧雯就申请随丈夫到香港定居。临走时,她留下只有四岁的小女儿给陈二和李珍暂时帮忙照顾。可是,没多久,小女儿得了急病,送陈村人民医院抢救,最后还是不幸夭折了。为此,李慧雯对母亲的误会又深了一层。

1959年清明节,陈二去为儿子李章扫墓。但是,转了几大圈,怎么找都找不到李章的墓地,连李章当年下葬的那个小山岗也没了踪影。

陈二一边找,一边反反复复自言自语地说:“我记得这里有个小山岗的,怎么会不见了呢?我的儿子去了哪里呢?”

后来,一过路的村民指着那一片猪舍说:“那猪舍就是这里以前的小山岗,去年建立了人民公社,公社干部指示把小山岗铲平,建起了这个集体养猪场。”

陈二很震惊,急忙问:“那山岗上的坟墓呢?”

村民说:“当时这里出了告示,要求墓主三个月内迁坟,如果不迁移,一律作无主坟处理。”

陈二说:“才三个月?这么短时间墓主怎么能知道告示的通知呢?”

村民也打抱不平,说:“公社的干部也是太离谱,人家去年来过扫墓的,今年再来扫墓,墓就没了。人家又不住在附近,三个月内怎么会知道要迁坟呢?”

从此,李章的墓永远消失了,再也没有他的后人为他扫墓拜祭了。

 

(根据前辈叙述整理改编,未完待续。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