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把所有领导人都列举了一遍,而《人民日报社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也没提“人民领袖”,感觉是没有把习近平推成神的迹象。今年以来中国宣传机构对习近平的神化,西媒不少认为反而体现了习近平的不安,几天前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列了个
习近平权力中心图:
李克强是影子都见不到,说习近平稳如泰山行,说习近平心惊胆颤也行,大家把这些“国内外风险挑战”归咎为几点:国内经济明显下行,国际上贸易战和美国日益加剧的遏制中国的全面国策,香港动乱(参见:
香港肥仔何以欺负习近平)。
国内经济下行直接的原因是政府适度压低了信贷(就是借钱过日子),对中国经济数据持怀疑态度的,一直嘀咕如果没有借钱过日子,中国经济是不是真的像政府说的那样。不过压低信贷面对经济压力还是不因此退回去,肯定是意识到这已经走不下去了。
【虚假的产值】
总产值几十万亿怎么会变成虚假的呢?
设想你突发奇想,要在戈壁滩建个“习塔”,金字塔般的,耗资6万亿。你没钱,跑到银行,借了钱,然后号召大家修建。
完工了,不仅仅习塔如此雄伟,而且你为国家创造了10%的总产值,中国超过美国真是指日可待,你成了大功臣。
习塔除了总产值上的数字,真的有经济效应吗?你借的钱怎么还?对你来说,另外一回事了,不能还没关系,因为习塔成了“资产”,是个抵押,银行没意见,中央也没意见,只要大家不去考证习塔真的能不能卖出6万亿,好说话。
其实这一套都是从西方学来的。
十几年前四万亿救世的时候,大家记得如果你把人找来学习,然后发钱聚餐,这就产生了经济效应,因为花钱了,结果总产值(GDP,国民经济总产值。现在中国都已经不再用中文总产值一词了,而通用英文)就上去了,谁上得快,官就升得快。今年大家还是那招,可是路修得差不多了,桥也建得差不多了,高铁也没地方修了,唯一的问题是,猪不能无中生有,借的钱也快花光了。
按照市场经济的看法,如果中国政府真的要搞活经济,就得真的改革,开放市场,不仅对外开放,也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避重(国)就轻(私),也就是说,降低国企,增加私企在经济中的地位。
这一点,习近平没让步。
【国企】
中国国企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第一国企绝对是稳定社会的机构,十几年前美国把全世界带入萧条边缘,过后中国国企头头碰到美国跨国头头,说你们太幸福了,一出事,把员工炒了,政府接手,有意见政府的事儿,自己拍拍屁股走了,而我们一个也不能放,这效率想要也要不来。
绝大多数国企亏钱是不能避免的,这也能反应中国为什么大笔钱押在几个精英上,希望个别(高技术)产业能突围,你要是有一身本事,又是华人,想不发财都难。遗憾是像中国这么大的经济,几个产业突围是不够的,清华计算机系几年世界第一,没见到对中国计算机行业有多少影响。
国企的功能之一是福利机构,换来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是中国的“社会契约”之一。
很难说综合原因是什么,习近平希望党控制国家,而控制国家,得控制金融生产的国家经济机器,如果国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企,那就达到目的了。
可是反过来,难说不是因为国企作为现有利益的代表,在经济利益上决不让步,如果能向习近平表示国企会全力支持党对自己的控制,岂不成了以退为进的策略?而且一旦国企受阻,就业就成问题,社会就会动乱,这都是国企存在,继续壮大的原因。从这点看,习近平也是被绑架,但双方有个权宜之计,也未必不是个共同对外的手段(参见:
中国年底见分晓),只是这更加证实了西媒说极端政策反映习近平不安的猜测。
这一政策,也就成了《四中全会》说的风险挑战之一。
国企民企都在观望,这也是习近平无能为力的,难道他下令不论是否需要都买机器?这个风险,既是长期不愿意痛改的结果,也是中央加强管制(集权化)的结果,两者都是人为的,新的政策是知错不改,自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