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狼发牢骚

发发牢骚,解解闷,消消愁
个人资料
笨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无可奈何花落去

(2016-03-25 13:28:28) 下一个

静听《舒伯特D946,之二》联想

舒伯特的即兴音乐,有8首“即兴曲”,D899(作品90)C小调,降E大调,降G大调和降A大调,及D935(作品142)F小调,降A大调,降B大调和F小调。此8首较有名,也受大家喜爱,弹得多。除此之外还有3首“钢琴小曲”,D946,其中第二首常被大家当点缀,弹得较多(但相比之下,D946不常见)。【舒伯特的“瞬间音乐”(Moments musicaux D780也往往被列在即兴曲”一类】对舒伯特的即兴音乐,参阅华灜仙子的博文【舒伯特钢琴欣赏】《即兴曲8首 音乐瞬间6首 》 热情美妙的小曲


布伦德尔版本。布伦德尔属于功力深厚一类,年轻时没得啥奖,能跃升大师级,成为美谈。布对德国钢琴曲目尤其权威,如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也不少。我对布极为尊敬,觉其全局把握甚佳,遂有雍容大度之感,但也许对较为细腻的,讲究音色曲目,未必是首选。故此版本是衡量的基础

D946,Drei Klavierstücke,即“钢琴小曲”,舒伯特只写了3首就英年早逝,他的悲剧,大家了解。其实舒伯特活的时代虽然被大家认可,但死后就没人把他当作一回事,故此一直默默无闻,直到舒曼“重新发现”,大力宣传,才得以翻身。现在不少艺术家的生涯也一般,而媒体则往往狂推几个“超级明星级”的,此类得宠者那是名利双收。在中国,民众觉得西方古典音乐是个招牌,有点技能,脸上增光,故此当父母的不吝惜财富,尽力给子女增加点儿点缀,结果西方古典音乐在全面走下坡路的时候,在中国找到了一线生机,全力挖掘这一市场,导致在中国西方古典音乐成致富的途径,也毒害了大家。


肯普夫。肯普夫公认技术不佳,但大家又都觉得弹得有韵味,自有吸引人之处,故且爱戴的人还不少。此曲平平,有点儿怪怪的感觉

现在,舒伯特已是公认的古典音乐大师。他是唯一一个能按海莫贝的格局作曲,游刃有余的古典音乐作曲家,而且乐思极其丰富,之后大家都忍不住要试试,但都纷纷放弃,开创“新音乐”(唯一例外的是勃拉姆斯,大家都说勃功力深厚,深厚到什么程度,那得细细琢磨才能领略),颇像(唐)诗(宋)词,大家写不过,干脆不写了。


领略舒伯特的功力,听听“单乐章四重奏”Quartettsatz D703,阿马德乌斯(Amadeus)四重奏乐队。舒伯特有“未完成交响乐”,也有这首“未完成四重奏”。以前帖过舒伯特的第十四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俗称“死神与少女”(Death and the Maiden,D小调,D531),喜悦,踌躇,憧憬,希望,舒伯特表达感情真乃天才。


李赫特。在有录音以来,全比之下,李是世界第一人。不是说他弹的任何一只曲子都比别人强,很多他也不弹。但他曲目之广,水平之高,无人能及。(估计大家不服。)现在那些小年轻,还得静静,修心养性。
李老年时越弹越慢,你要是没耐心,倒觉得难受。钢琴奇才,大师级的古尔德(Glenn Gould)说他不弹舒伯特,因为觉得舒伯特没水平。有一次受邀访问苏联,有机会在内部表演听到李赫特弹D960,说没想到还能弹这么慢的,不过李赫特这一弹,让古尔德开了眼界,意识到舒伯特不简单。
此版乃现场录音,稍有缓慢之感

这三首钢琴小曲也是被遗忘了,经由勃拉姆斯编辑修订,于1868年首次发表,至今能听到的机会也不多,我试图找找录音,不多见。据说大家对勃拉姆斯的排版也咕嘟,因为此组曲式教自由,难说是有机组成的一组“即兴曲”,倒是更像舒伯特的“瞬间音乐”(Moments musicaux D780,也见上华灜文)。


波里尼。波里尼一向被认为代表性技术雄厚的大师,他的作品多被认为经典

(D946)之二短小精悍,用ABACA的回旋曲格式,不是复杂的结构,却是舒伯特抒情,真挚,亲切的内在心境的体现,非训练有素也又乐思丰富难及。将全曲连在一起的是一段快板(A),中间载有两个乐段,第一段充满激情,却也带有骚动浮躁心情,更含焦虑不安的感觉;第二个既动听也难掩其哀伤忧愁的感觉,舒伯特的特色,是给前面找了个宣泄的去处,让不安的乐思得以解脱,其用意是安详,跟前段形成对比。这吗当然得有起码的技巧和阅历,已经脱离了写作的曲式限制,就像词牌,跟舞曲连不上了。


內田光子(Mitsuko Uchida)。內田光子日裔英籍,却旅居德国,素被德国推崇,她弹得舒伯特被认为是经典。弹得象跳起舞来,被迷了似的。回旋曲是舞曲,也未尝不可。不过我说此曲已非简单舞曲,故有缺乏含蓄的感觉

舒伯特晚年成熟的作品,除了结构缜密、宏大,大多极为流畅,然而,表演的要旨在于将舒内在的感觉体现出来,很多作品咋听起来热情动听,但那只是表面的。可是,“将内在的感觉体现出来“,微妙也含糊,即使音乐家乐评也说不清,乐迷就不在话下了,听众的感受,还备受每人的人生经历,对文化艺术和其它知识认识,人在一定时代、年龄里的反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连在现场的心情也能左右效应,所以这感受也难以说清了。


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阿芙蒂耶娃,俄罗斯,2010肖邦第一,得之不易,也是反复几次,锲而不舍才赢得。不过西方瞧不起她,郁郁不得志。我倒是觉得很动听。这是马林斯基剧院现场,3首停顿之间,观众老是鼓掌,她翻起白眼,不屑的样子。
此曲弹得有点滞重,看来是继承李赫特了,不过功力嘛,差不少。

只是专家指点是好,经常能豁然开窍,不过一个人要是有某种感觉,何须专家印证呢?我要是精通乐理,一个分解,此曲也就难免平凡乏意,懂得不多,凭感觉来领略音乐,自然有另外一番意味。

村里都说我又老又笨,有此领略,老也好笨也好,何尝再要和他人谈智慧论成就比财富呢?


路易斯(Paul Lewis)。英国琴手路易斯为英国推崇,不过在国际上名气就难说了。路易斯不时分享他对音乐的理解,也斗胆弹贝多芬全套(参见评论)。路易斯的琴声,咋听起来平和,他的动作显得此曲毫无难处可言,却觉得其内心震荡却极力抑制,含(蓄)而不露。路易斯早年师从布伦德尔,其风格也有靠近。

从舒伯特听出忧伤的情感,也许正是暮年之际无可奈何的心态(不过古典音乐谜都知道舒伯特一生悲惨,但其音乐轻盈欢快的比比皆是,你得仔细琢磨才能听到背后的心酸)。最后一段,本是曲终回原,然而路易斯轻轻敲来,如钟声空鸣,遂扫阴霾,让先前的忧郁不安得以解脱,恰如太极终结收步还原,回本归真。

貌似平淡,不动声色地表达舒伯特的音乐,此属佳品。

 

【附录】
要是有耐心,欣赏一下舒伯特的力作,C大调弦乐五重奏,D956。很长,比不少交响乐还长。

不过你得准备好了,尽是伤感。抗的过去,岂止耐心,更显了定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mzl9876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评,美妙的音乐,能让人振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