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突破7000亿 不良率创近四年新高
2014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finance.chinanews.com/fortune/2014/11-16/6781308.shtml
China Bad Loans Jump Most Since 2005 as Economy Cools
By Bloomberg News Nov 16, 2014 10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4-11-16/china-bad-loans-jump-most-since-2005-as-economy-cools.html
China Slowdown Deepens as Targeted Stimulus Fails
By Bloomberg News Nov 14, 2014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4-11-14/china-new-credit-growth-misses-economists-estimates-on-slowdown.html
... and with the broader Total Social Financing aggregate also tumbling from RMB1050 billion to RMB663 BN, and well below the RMB888 BN consensus estimate.
As the following chart shows the main reason for China's relentless slowdown in its growth pace, which only two years ago was expected to rebound back into the double digits soon (at least according to the IMF), is the ongoing contraction in credit formation, which rising at 13.2% for new loans and 15.4% for TSF outstanding, was the lowest credit expansion recorded in China also since 2005.
So what is the main culprit for the contraction in China's all important credit formation? In two words: shadow banking. As Bank of America summarizes "shadow banking is being tamed" because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SF suggests that Beijing’s efforts in controlling some types of shadow banking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Two major drivers for the steep decline of TSF from Sept to Oct were the falling of non-discounted bills (down RMB241bn) and falling trust loans (down RMB22bn). By contrast, new corporate bonds were at RMB242bn, a sharp rise from RMB151bn in Sept."
Breaking this further down:
In other words, China's shadow banking not only ground to a halt, it actually continued moving in reverse!
A better explanation comes from JPMorgan:
The monthly Chinese money and credit figures released this week showed continued contraction in the share of shadow bank intermediation in new credit creation. Figure 6 shows that the share of shadow banks, proxied by the ratio of monthly total social financing over monthly new bank loans, has been on a downward trajectory since the end of 2013, experiencing its fourth episode of slowing since 2010. As of October this year, our smoothed trend in the share of shadow bank intermediation (blue line in Figure 6) stood at its lowest level since 2009. The previous episodes of slowing in shadow bank intermediation during the first halves of 2010, 2011 and 2013 did not see such a sustained pace of contraction. This likely reflects the impact of regulatory tightening on shadow banking activity. With the ratio in Figure 6 approaching 1.0, the picture we are getting is of almost all of new credit creation in China being intermediated via traditional rather than shadow banks currently.
In other words, as China finally reveals little by little the true extent of its gargantuan bad debt problem (which is far worse than ever in history, although Beijing is taking its time in making the necessary revelations: and after all Chinese banks are all SOEs - if needed they can all just get a few trillions renminbi in in liquidity injections a la the "developed west"), it is also slamming the breaks on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that for years what the sector where marginal credit creation, and thus growth as well as bad debt formation, was rampant.
And as Japan showed so clearly just 48 hours after the end of America's own QE3, reserves, like credit and money, are infinitely fungible in the global interconnected market. And infinitely, no pun intended, in demand, because if one central bank ends the goosing of risky assets, another has to immediately step in its place.
So while it has been widely documented that Japan is doing all in its power to crush the Japanese economy and in the process to send the Nikkei to all time highs, little has been said about a far greater slowdown in domestic (and indirectly global) credit creation using the "China" channel, where shadow banking has just slammed shut.
Finally recall: it was the epic collapse in America's own shadow banking liabiliti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Fannie and Freddie, and shortly thereafter, Lehman bankruptcy, which wiped out $8 trillion from the US shadow banking peak, that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ed's relentless intervention and attempts to reflate systemic funding since then.
日本人口:
Laird Research
Adventures in Population Growth
Reuters: Russia puts losses from sanctions, cheaper oil at up to $140 billion per year
MOSCOW Mon Nov 24, 2014
外媒:俄对中国依赖 对华军售超中苏蜜月期
2014-11-25
解放军史无前例向社会公开进行国防采购招商
2014-11-25
民间企业直接参与军工生产,是好事,估计是习近平的指示。
中国加入南盟说”令印度警惕 新德里官员否认扩容
2014-11-2
估计印度可以否决吧?
The End of China’s Economic Miracle?
Debt and corruption are hobbling the Asian giant.
BOB DAVIS, Nov. 21, 2014
Opinion: China plays big role in oil’s slide
Nov 30, 2014, Craig Stephen
Eight Innovative Industries China Does Better Than Anywhere Else
击点见大图。
“延安投资千亿削平33座山头造新城”的联想
近日到处转载“延安投资千亿削平33座山头造新城”的。搜一搜,各大网站都有,这是易网的, 均说“2014年11月14日,陕西省延安市,据媒体公开报道,陕西延安因城市发展受到限制,决定用10年时间,削平33座山头,整理出78.5平方公里 的平地,在城市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面积的新城”。都是转载,鲜有见到评论的。异议更见不到,只要是“中央批准”的,没问题,大家照抄不 误。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闻:
延安千亿造城 专家忧其或成鬼城
请看博讯热点:拆建GDP-折腾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月07日 转载)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延安的GDP为1113亿元,财政总收入为45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120亿元。这意味着,延安人大约需要在10年的时间内不吃不喝不花钱,才能凑够延安新城建设资金。”
当时反对的人还偶尔能听到:
杨于泽:投资千亿削平33座山头造城由谁埋单?
2012-12-27
这是胡温政局时代延续的一个特征,总产值是决定一切的指标,是政绩的唯一代表,至于怎么做到,大家各显神通,反正不是我的钱,出了事儿,官早就升了,于己无关。
中国投资有魄力,大家公认的,不少项目确实对经济环境有长远意义,另外也有用于解决燃眉之急的,像就业。不过瞎投资也是公认的,大概见得多了,不以为怪。
然而这种近千亿的投资到今天还无异议,有点儿令人费解。从延安的角度来说,我要发展,没什么法子,局限大,只能向老天要。向老天要吗,就得烧钱了。“千亿造地78.5平方公里”,算是80吧,
那时,习近平刚刚接任总书记,难说能管到延安这么一个小城市的事儿。然而不论是胡温,还是习李,
http://www.bloomberg.com/politics/articles/2014-12-02/6-charts-that-illustrate-vladimir-putins-world-of-pain
China, a Fish Barrel for Cybercriminals
By PAUL MOZUR and SHANSHAN WANG
December 2, 2014
http://mobile.nytimes.com/blogs/bits/2014/12/02/china-a-fish-barrel-for-cybercriminals/?referrer=
选图明显歧视:
People on smartphones in Beijing. More than 600 million people in China regularly go online.
HONG KONG — In China, som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cyberthreats are frighteningly simple.
One recent viral mobile message offered free Golden Retriever puppies to lure users into giving awa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other online scam took thousands from a woman who wired money to an impostor she thought was her son’s teacher.
A current favorite of Chinese cybercriminals, according to Pei Zhiyong, the senior security researcher of the antivirus company Qihoo 360 Technology, is to simply program malicious code that asks users to disable their antivirus software.
“It will say their security program is incompatible with whatever they’re trying to do,” he said. “We call it a ‘Candy Trojan Horse,’ and 30 percent of users will actually respond by turning off their antivirus system.”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Internet has gone mainstream in China. More than 600 million residents regularly go online, and China is also the world’s largest smartphone market. And domestic companies like the Alibaba Group are among the largest Internet companies in the world.
In its early days, China’s Internet market was plagued by malware and viruses. Popular free antivirus software offered by many companies has since helped stem that problem, but has led to a new one: Many PC users have become so comfortable that they are now easy prey to attacks that involve simply tricking them, instead of having their accounts breached by complex software. At Chinese companies, experts say, awareness lags that of their counterparts in developed nations.
In 2013, cybercrime cost Chinese companies and individuals $37 billion, according to a research report by the security firm Norton, putting the nation second behind the United States at $38 billion, and well ahead of the $13 billion that cybercrime cost Europe or the $1 billion for Russia.
Security analysts offer many reasons for this, but top among them is the naïveté of China’s myriad new Internet users, as well as government policies that have emphasized th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 above all else.
At the same time, many businesses have no consistent approach to ensure employees do not inadvertently compromise corporate networks. Companies also are often reluctant to pay for security software.
And the prevalence of pirated software in the country — and the back doors and other security holes in those programs — makes many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unwittingly vulnerable.
Beijing maintains strict control of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online and closely tracks many users. But it has focused far less on stopping cybercrime or punishing companies that enable or encourage attacks. As a result, China’s companies tend to focus on attracting users above all else, and therefore a consensus among Chinese Internet companies on mitigating attacks has been slow to emerge.
“The Internet companies assume everyone is going to play dirty, so that’s how they approach it,” said Mark Natkin, managing director of China tech research firm Marbridge Consulting. “The Dudley Do-Rights get chopped off at the knees, so instead of trying to clean things up, they get scrappy.”
Things could get worse for China as new users take to the web on smartphones. According to the Norton report, 75 percent of Chinese smartphone users have experienced mobile cybercrime in the 12 months leading up to the 2013 survey, compared with a global average of just 38 percent.
The high mobile cybercrime numbers are in part a result of government blocks on the Google Play app store, which offers applications for smartphones running the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The ability to access Google Play is not there, so Chinese go to alternate app stores that don’t have the security capabilities” of Google’s official app store, said Michael Sentonas, the global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for Intel Security.
A 2013 study by the Data Center of China’s Internet showed that 35 percent of China’s most popular 1,400 apps tracked user data that had no connection to the fun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When customers then bring their phones into work, the situation becomes dangerous for companies as well, Mr. Sentonas said.
The huge cost of attacks on companies has led to growing awareness among executives, though analysts say many companies still lack a high-level executive charged with security. Efforts by companies to ensure that employees do not inadvertently compromise corporate networks have ranged from negligence to draconian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omas Parenty, the head of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firm Parenty Consulting.
In one instance, Mr. Parenty recalled how a manager of a Shenzhen company set up employee computers so they all faced the front of the room. He then set up his desk on a raised dais at the back of the room, giving him a view of employees’ screens so he could track online activity.
“It was like Oliver Twist,” he said.
At times, it is company policy, not employees, that leads to problems. Many Chinese companies have a tendency to spurn costly software, instead opting to use pirated copies of programs like Microsoft Windows and Adobe Photoshop, leaving them open to security holes in the software. There are many companies and organizations that use entirely unpaid-for copies of Windows, Mr. Parenty said.
At one organization Mr. Parenty said he discovered that “each employee computer’s disk was entirely full of bootleg software and downloaded movies.” His firm “had to strip each desktop to the bare metal and then buy legitimate software and put in controls so they couldn’t just download pirated copies of everything Adobe has ever made,” he said.
To keep employees happy, he then set up a “tea break computer” not connected to the company’s network, where workers could sign onto popular Chinese chat, gaming and social media programs.
Recognizing that few companies will spend for security software, the most successful security firms in China offer software free. One of China’s largest antivirus companies, Qihoo 360, provides a suite of antivirus programs without charge, making money on advertisements and other promotions it pipes through its products.
The company had 495 million monthly active users for its PC-based products in September,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recent earnings report. Still, analysts argue it has more vulnerabilities than most purchased services and isn’t ideal for protecting companies.
There are signs that the government is doing more to clean things up. President Xi Jinping is chairman of a new group focused on the Internet that counts coordinating domestic Internet security policies among its goals, Mr. Natkin of Marbridge said.
As proof that things are changing, he pointed to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arrest of three men in the Beijing area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reation of malware targeting Apple devices. Still, he said the tendency for the government to be top-down in its policy-making could slow down progress.
鼠族?
没听说过,进到报道,即震惊,也觉得不是什么怪事儿。
[NHK纪录片]北漂纪录片:北京鼠族
2014-1-7
Beijing’s ‘Rat Tribe’ Scurry From High Costs Underground
By Neil Connor Jan 22, 2014
被逼无奈的北漂日子 北京鼠族的生活现状(转载)
2010-12-20
China’s “Rat Tribe”
照片集
NPR:'A Universe Beneath Our Feet': Life In Beijing's Underground
December 07, 2014
网上流传的,有时间评评:
中国经济走在毁灭的道路上
2014-11-21
近期,中国的媒体对于中国经济是否出现危机的辩论异常活人,出访国外和才加高层论坛的政治元首频频对国际发声,表明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其实最早从2005年开始,就有部分人指出,中国经济在向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但都被淹没在一片欣欣向荣的美景之中,只是到了今天,当经济危机的阴云越来越近,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唱衰中国经济的的声音才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中国经济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否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真的会突然之间熄火?
其实对于中国社会的现状,很多人早已心存不满,根据统计部门发布的数字,2013年全年投资占GDP的比重高达76%,远超发达国家20%-30%的比率,而且投资还在以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放眼全球无任何国家可以企及。2014年10月份,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而面对这样的结果,中国普通居民却毫无成就感和幸福感,依然背负着房贷车贷,辛苦养育着孩子,赚取微薄的收入,挣扎的高额的教育和医疗投入上,究其原因,很多专家称之为结构性失衡,也承认不可持续,可问题是中国经济走到今天,真的是一句结构性失衡就能概括吗?我认为,失衡的不单单是结构,这里面还包括成瘾的投资冲动、天量的货币发行、低效率的生产率、疯狂的房地产、巨大的贫富差距和毁灭性的基本国策。
经典的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出口的情况下,宏观经济离不开消费、投资和储蓄理论,消费和投资被称为支出,一个国家总产出的量就由支出和储蓄共同决定的。中国三十多年来保持的GDP高速增长,必然要保持支出同样的高速增长才能够实现,而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毫无疑问不是消费,而是投资。
成瘾的投资冲动
投资可以说是中国地方政府最为喜欢的东西,无论是乡镇还是省城,招商引资都是重中之重。中国专制政权决定了官员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基本思路,而最能表现自己政绩的,就是城市建设,一方面铁路公路机场高楼大厦能展现城市地位和表面的政绩;另一方面也能大量的拉动水泥钢铁煤炭化工等一系列的工业产出,创造出华丽的GDP指标。但是投资形成新的产能,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多的消费品产出,创造更多的商品,提高社会财富总量,但中国的投资显然不太具备投资最本初的职能。中国政府热衷的是是以投资拉动投资,进而拉升经济总量的模式,举个例子来说,一个煤矿产能过剩,那么就建个钢铁厂来消耗煤炭,钢铁过剩了怎么办,那就在新建个煤矿,因为新建煤矿需要大量的钢材,然后在建个钢铁厂来消耗煤炭,周而复始。这种投资方式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过剩的产能总会被消耗,但其实其中掩藏了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投资原本是为了新增商品是社会更加富足,而被迫的投资则使经济发展脱离正常的轨道,毕竟,当投资不能给社会带来实际财富的时候,经济规律将无情的摧毁毫无意义的东西。
通常来讲,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四个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因为贸易差额具有双重性,经济增长是总体的目标,问题就集中在了通货膨胀和充分就业的矛盾性。古典经济学认为刺激经济发展必然要引发通货膨胀,而增加就业率则必须刺激经济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在有些时候,高速通货膨胀却伴随着经济的停滞和失业率的增加,这使得后来的经济学家发明了一个新的名词——滞胀。对于滞胀的原因,各派经济学家有着颇多的解释:新古典学派认为是用工结构失调导致资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这在工会组织强势和福利待遇优越的国家里或许存在,但毫无疑问,在中国以劳动力廉价企业强势的经济体中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供给学派认为是社会福利过度,导致需求膨胀供不应求,这个理论成了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社会福利丰厚导致的物价上涨,另一个是投资不足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这两个条件在中国同样是毫无根据,且不说什么社会福利,但是工资占GDP的水平就远低于国际主流,在税负痛苦全球第二,投资占据GDP70%以上的中国,供给学派的理论与实际南辕北辙。对比各家经济学派的理论,我觉得最适合中国国情的还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共产主义的鼻祖,马克思先生的理论确实非常适用于中国,即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榨取工人剩余价值,使得资本家相对越来越富裕,工人相对越来越贫穷,越来越贫穷的工人是社会需求不断萎缩,而不断富裕的资本家却拉高了物价和供给水平,导致产能过剩,形成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停滞并存的困境。
谁在投资
投资在经济学上有着精确的定义,但具体到现实的情况却复杂很多。目前中国的现状是很多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的投资者过的相当困难,在浙江等民营资本聚集的区域,很多企业家负债累累,在市场经济的夹缝中苦苦挣扎,在08年一度还发生了民企破产潮。所以如果说他们通过榨取工人剩余价值让自己越来越富裕,确实太过冤屈。但是,调查中工人过的同样凄惨,他们大多数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通常超过十小时,并且对于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毫无概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收入仍然十分微薄,被几十年的住房贷款和抚养家庭的支出压得喘不过气。所以如果说是他们通过强有力的劳动保障组织夺取了原本属于资本家的收益,那更是毫无根据。那企业家和工人创造的财富到底去哪儿了?毫无疑问背后有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一切,很多企业家在接受媒体调查、参加访谈节目的时候都大倒苦水,因为他们生产所需要的资料,包括原材料、水电费、房租、贷款利息、通信交通等等,总之与产品生产的一切成本费用都相当的昂贵,只有产品的价格无法上涨,因为窘迫的消费市场对价格十分敏感,甚至与为了维持企业,很多生产者甚至不惜突破法律底线,使用劣质和非法材料降低产品成本。如果继续向上游追溯,我们就会发现,企业的财富都通过高昂的价格被转移给了能源、电信、电力、银行等垄断性的行业,而恰恰这些行业基本上全都是国有企业,根本不受市场经济规律和反垄断法的制约。通过垄断定价攫取本该属于市场正常参与者的利益,让这些共和国的长子们躺着睡觉也能赚的盆满钵满,而国企的利润一部分用来在投资,一部分用来支付政府财政支出,而政府财政除了挥霍掉一些外,其他大多用作基础建设投资,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目前的巨额投资并不是由于市场交易的双方通过市场规律做出的选择,而是垄断国企通过定价特权榨取整个市场的剩余价值后,盲目的扩大再生产所造成的产品相对过剩。如果说马克思理论对于资本家财富剥削进行了理论剖析的话,中国的经济现状则是一个经典的案例注解。
当然,从字面看起来,垄断性国企在投资、政府投资与通常的经济理论上的投资并无区别,因为垄断性的企业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但是否这就是中国的投资占据GDP比重如此之高,或者说这是否就是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消失的原因?——并不完全是,我们应当回顾一下中国经济开发以来的发展历程。
腾飞的开始
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上很多人以此为傲并歌功颂德。在推翻阶级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之后,中国将社会主要的矛盾点表述为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和落后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个表述是不为过的,就拿当时的自行车来讲,很多家庭对其的期盼都非常热切,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梦想。但自行车的生产能力却非常有限,当时上海自行车厂二十四小时运作,而停工需要经过国家批准。当时自行车是有名的“三转一响”之一,剩下的是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那是这四大件是衡量一个人经济实力的标志,如果谁家能备齐这三转一响,那其声誉堪比今天的马云或者李嘉诚。但是这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基本上是每个家庭都用得到的,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梦想中的奢侈品,就是因为中国生产能力不足。如果放在市场经济时代,这些物件的价格必然高的离谱,而生产厂家则赚的盆满钵满,但实际情况是当时这些东西都是凭票供应的,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通过国家凭证的控制而不是自由达成的价格,所以那个年代是没有价格的概念,而尽管潜在的需求非常大,但国家用一张票证将需求强行锁定在生产能力的水平上,当然也不会产生通货膨胀。
后来国家逐步有计划经济市场向自由竞争市场过渡,引进了国外企业的同时也放开了对中小个人经营者的限制,社会一度显得非常迷茫,但一部分胆大的人从政府机构退出从商后,盈利非常可观,这也鼓动了很多蠢蠢欲动的人,以至于产生了八十年代的下海潮。由于在计划经济使得,受制于国家票据的控制无法满足的需求,在经济开放后得到极大的释放,那个那个时候不用担心生产什么,因为只要是能够是生产出来的东西通常都能被抢购一空。外资看中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纷纷将工厂落在中国,虽然此举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土地浪费,但庞大的中国人领取的工资却使潜在的需求能量不断释放,商品供应丰富,一度成就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神话。
第二次危情时刻
98年的危机在国际上被称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并不是中国的经济危机。事实上,当时索罗斯袭击的不过是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因为东南亚作为自由经济市场,其金融市场薄弱,汇率很容易被外在因素操纵,导致远期市场存在巨大的套利机会才会引起国家金融炒家的欲望,而中国当时是一个不太自由的发展中国家,而且金融市场管制严格,索罗斯不会对中国产生兴趣。因此,98年东南亚是金融危机与中国市场交易失灵导致的经济危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们说的98年中国经济危机其实在94年就引起了政府部门的警惕,因为89-91年间,中国并没有采取根本性的经济改革措施,只是政治上的强势和压力是经济市场暂时冷静了几年,但当时经济政策并没有转向,反而继续开放,这也导致了经济发展速度再次腾空而起。我们毫不掩饰经济发展带给居民的物质丰富,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大兴土木的建设,94年中央政府连续多年财政赤字,国库亏空,不得已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将原本属于地方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收归中央所有。但考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危机——边际递减规律。社会消费增速不断递减,而投资就像吸食毒品一样,必须不断的加大剂量才能维持经济增速。所以中国政府实际上在不断的向市场投放货币刺激经济发展,而这段时间也是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最为空前的盛况,上证指数窜上了7000点的高位。中国流动性的膨胀当时引起了朱镕基的警觉,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经济降温,可以毫不留情的说,98年的经济危机是朱镕基总理触发的,尽管如此,但当时情势已经逼不得已,朱镕基用严厉的紧缩措施成功扭转的经济发展方向,避免经济发展撞上毁灭的冰山,他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的为数不多的功臣。
当时中央也许认识到在消费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过量的公共资产投资很容易导致经济危机,而现实也是很多地方政府修建环城公路,但没有几辆车在跑,修建的大型广场,没有多少人去游览,机场没有多上航班,铁路明显闲置(春运除外)。为此,中国在1995年将职工每周休息一天改为每周休息两天,并逐渐搞出了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其用意就是从居民的皮夹里面掏钱,促进消费。另一方面,早在95年前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银行行长的朱镕基就开始紧缩银根,召开商业银行会议,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将计划的基础设施贷款和拆借款项40天内全部收回,国家新的分税制改革将地方政府大部分财政收入收归中央,从根本上切断了地方政府投资的冲动。同时,国家有颁布命令,要求地方政府所有形象工程全部砍掉。朱镕基93年视察海南的时候,对海南、深圳、北海等地区出现的房地产炒作采取切断资金、政治惩罚的方式,一举摧毁了意图炒作房地产的地产商。严厉的改革措施使得朱镕基赢得了经济沙皇的称号,但也因为公共资产投资锐减,导致煤炭、钢铁、水泥、化工等一系列行业的经营困难,大批国有企业破产倒闭(当时工业是基础性产业,一般有国企控制),GDP增速有14%下降到8.8%,并由此触发了1998年国企职工的下岗潮。
如同现在西方国家街头抗议的人群一样,很多人多朱镕基的做法指责谩骂,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中央政府的政策时非常成功的,他避免的中国经济走向无法回头的道路,采取一系列切中要害的手段接触了经济危机的警报,朱镕基总理的政策震撼了国际社会,曾有人提出要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朱镕基先生。而且,98年后趁着国企下岗破产的机会,中央成功实现了国有企业的改革转型,大部分国企从竞争性行业里面退出,仅仅保持部分工业支柱产业,并且提高了效率。但紧缩的日子并不好过,经济规律摧毁了大部分无效率的投资后,面对居民的抱怨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央行的态度慢慢变得宽松,中央政府的资金开始富裕,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不断开放的社会让很多农民工进城,消费增加带动生产增加,社会保险等转移支付手段开始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工资水平上升,中国经济开始走进良性循环。钢铁、煤炭行业迎来了黄金十年的发展时期。
第三次危情时刻
然而,不论哪一个十年,中国的经济总是逃不出一个陷阱,到了2002年,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时候,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此来袭,各个地方政府开始大兴土木,轰轰烈烈的公共资产投资又开始了,不过这次,政府似乎接受了教训,对地方政府上马的工程审批十分小心,因此,这次公共资产的投资狂潮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了——房地产。
其实房地产这种形式的投资,比起政府主导的工程建设更为方便,因为政府不必在费心费力的去一砖一瓦的搭建、测绘,只需要把土地卖出去,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丰厚的土地出让金。而大量的房地产对工业的拉动作用毫不逊色与大型工程,国家也藉此获得了不菲的税收。房地产商联合起来垄断市场,不断哄抬的迫使居民按揭贷款,银行业获得了利差收入。整个经济的参与者似乎全都获得了好处,没有谁出现损失。而无论是88年,还是98年,一次次的危机告诫我们,经济发展尤其客观规律,在同一个竞争环境之下,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从02年到14年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房地产的疯狂尽管没有居住需求的支撑,但政府、地产商、银行和钢铁、煤炭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推动房地产价格轮番上涨,但高昂的房价诱使这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如飞蛾扑火般投入 其中,使房屋供给量持续增加。但这种现象可以持续吗?
对于各种不同的经济学派来说,房地产从来就没有作为一个单独项目来讨论,但是具体到中国目前的现状,房地产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很多消费者时至今日仍然坚信房价只升不降。这部分人大多将房地产看做金融资产,借以逃避宏观经济学供求关系的规律,作为支持房价不会下降的论据。其实稍微有金融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金融资产是一种虚拟资产,是资本融通票据,不构成社会实体财富。金融资产往往是一种所有权的凭证,其定价模型一般使用利息或股息的现金流入折现后的净现值数额。实物资产是资产的使用价值和交易价值来确定的,而交易价值必然涉及供求关系的影响,即便是商品的租金收入,也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受市场供求调节影响的,因此,同电脑或者面包一样,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没有任何例外的情况。况且即便是金融资产,也没有那个是只升不降的。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迷信房地产神话,房地产价格狂涨了十多年,但也正是因为不可避难的经济规律,到了2008年,险些使得中国经济土崩瓦解。
2008年中国的经济危机同样是中国的经济危机,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次贷危机关系不大。虽然同98年一样,08年的经济危机也找到了借口。如果说有影响的话,无非是出口受到些许损失。但不要低估中央政府的智囊团,虽然他们对外宣称中国经济是健康的,理性的,但他们心里十分清楚中国的经济是多么的脆弱,在GDP的70%由投资贡献的经济体中,产品消费越来越乏力,根据我们前面说的经济危机理论,在消耗品消费乏力的时候,要是经济发展不陷入恶性循环,政府就不得不加大公共资产投资建设,来拉动投资需求,但房地产已经耗尽了公共投资限度,需求和投资都变得岌岌可危,这时候中国经济危如累卵,只要一个外部的压力就可让其土崩瓦解。而中央政府在此时推出了轰轰烈烈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向社会输血,借以提振价格,同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其中大部分都是设计钢铁水泥和煤炭的工业核心产业,其目的不是真正要提振经济,而是给社会以信心,防止美国次贷危机成为中国危机的导火索,同时维持房屋等资产价格不下跌。结果很明显,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和随后的欧洲债务危机都是金融层面的危机,并未危害到实体经济,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影响也十分微弱。而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只不过给市场释放了更多的流动性,打了一针兴奋剂而已。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经济在随后几年里果然不负众望,再次起飞,房地产价格继续蹿升。
但是经过此次危机的部分企业家开始感觉到,撤退的时机到来了。因为08年的时候,温州地区集中出现了资金链断裂,民企破产的现象,很多人将他归结为银根紧缩,融资渠道不够畅通,民企背负着巨额利息支出的原因。如果我们仅仅做此推断,那很容易发展其中的很多悖论。第一,我们前面说过,我们国家货币是超发的,M2金额比GDP的金额不但绝对值高,增长率更高,所以我们社会上的资金应该是充裕的。既然资金充裕,那么为什么民企的负债和财务费用如此之高呢?第二,如果经济资金紧张,融资的确会推高总体利息水平,但这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在融资困难和财务费用高企的前提下,融资金额应该比较少,因为社会没有太多的闲散资金。但实际上当地民企融资量非常大,而当时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参与民间借贷。用一位当事人的话说,当地基本上没有人做实业了,都投身于信贷业务白吃利差,做着空手套白狼的生意。第三个现象,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兴起的P2P网络贷款生意,以温州地区的网络贷款平台温州贷为例,在繁荣时期其平台一天的融资量就超过3亿元,而P2P贷款业务具有非常大的风险,中国P2P平台管理不规范,截止2014年,其平台倒闭负责人出逃的就有140多家,但很多网贷业务员表示,很多投资者都飞蛾扑火般投入其中,而且投资量非常巨大。那么多资金甘愿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火中取栗,这是银根紧缩,流动性不足该有的现象吗?
深层的解读
要解读这个迷局其实也不难,只要拿出几个数字,第一,中国银行业存款余额为120万亿左右,2013年末贷款余额71万元,第二,中国房地产企业贷款余额为15万亿,居民住房贷款余额为大约13万亿。第三,中国地方政府融资金额很可能超过30万亿。其中,第一个数字有统计学上的支持,第二个数字则是部分政府官员推断的,因为地方债务究竟是多少,很多地方政府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根据地方政府的态度,实际的债务规模不会少于30万亿。也就是政府融资和房地产相关融资的金额就将近60万亿元,这还不算服务娱乐业贷款和与农业相关贷款,有多少资金能够流向实体工业企业呢?2013年银行业的统计是6.6万亿,这其中还要扣除企业为了获取贷款所缴纳的高额费用。原本实体工业企业才是金融信贷业务的主体,但目前对金融机构来说,工业企业却成了无足轻重的、被边缘化的那一部分。至于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体,他们想要从银行贷款,估计难度不会低于攀登喜马拉雅山。虽然我们列举的是2013年末的数据,但2008年的情况不会与其相差多少,这也可以理解当年温州地区那场风声鹤唳的信贷危机了。
其实,当年的温州危机主要原因是中国实体经济萎缩,市场投机气氛浓烈,政府公共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吸收了大量的资金,而居民商品消费水平的下降使产品生产企业陷入困境,而生产普通居民消费品的又多为民营企业。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无论是公共资产投资还是十大行业振兴,都是与大宗商品有关的国有大型企业,这在温州地区的商人看来,似乎是国家偏袒国有企业,而民企无法享受正常的国民待遇。我毫不怀疑民企的活力和竞争力,但是坦白的说,民营企业如果认为有资金支持就能扭转局势也过于天真,因为民企真正陷入危机的原因是社会消费总量的不足,而看似国家偏袒大型国企也只不过是政府为了维持经济数据,拉动公共资产投资,维持房地产价格,强撑钢铁、煤炭等大型支柱的应急措施——当然,也是饮鸩止渴。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当时民企破产潮蔓延,一旦影响的到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量,很容易引起房地产市场的崩盘,以投资、抵押而不是需求作为支撑的房地产一旦崩盘,下游支柱性的行业将遭受剧烈的打击,而银行的坏账也会将银行逼上绝路,可以想象,如果一旦让任其发展,土崩瓦解的绝不仅仅是经济。
说到房地产这个话题,我们必须注意到,无论是房地产投资还是公共资产投资,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中国提振经济的手段四十年来没有改变过,都是一边印钞票一边建工程。为了更好的诠释经济刺激政策,我们必须引入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
对于滞胀这个话题,货币主义认为滞胀的原因是货币的发行超过了经济的增长。也许这个观点与前面提到的马克思观点、古典经济学观点或者供给学派的观点相比并没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但它却在就业方面提出了一个观点:失业率长期来看是不变的。发行货币对经济进行刺激,在开始阶段并不会立刻传到至整个交易市场,而是先对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释放了流动性,企业增加投资降低了失业率,但当流动性弥漫至整个市场时,投资采购和消费需求的增加迫使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工人必然要求增加工资收入,进而将失业率提高到初始水平。虽然失业率没有变,但企业投资使得商品更加丰富,增长的工资水平也能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在失业率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促进了经济增长。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这也暗合和货币主义隐藏的观点。那么我们在回到滞胀的话题,为什么某些时候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呢?
经济危机是怎么来的?
中国并没有太多经济危机的经验可供借鉴,反倒是在西方自由市场上经济危机总是周期性的出现,那么经济危机是怎么来的呢?
当穷困潦倒且饥肠辘辘的人得到两个馒头时,他会感觉到非常的幸福,当在给他两个馒头时,他也许就不那么幸福了,因为他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当吃完四个馒头后,你再给他两个时,他可能会拒绝接受,因为他吃不下了。——这就是边际递减规律,当商品以一定的比率不断丰富时,人们的满足感是不断减弱的。当经济从相对贫困向不断富裕发展,人们消费的商品会有一个持续上升的过程,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边际递减规律就开始产生作用,人们消费所商品增加的速度减弱,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当物质完全丰富时会保持一个恒定不变的状态。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除了用来消费的消耗品,还有很多的商品不是用来消耗的,比如用来生产消费品的机器设备、厂房土地,至于公共基础设施,比如铁路公路桥梁水坝或者说房地产——其使用的期限会更长,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将这些生产消耗品的机器设备、房产等称为长期资产,将铁路、公路等成为公共资产,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生产长期资产的厂家保持收入利润的稳定,那么消费品的生产必须持续增长,因为消费品一旦陷入边际递减规律不再增长,那么我们也就完全不需要新增长期资产,因为社会存量的现有资产已经完全满足消耗品的生产了(假设不存在折旧)。我们再来看公共资产,当一个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候,必然要进行大量的公共投资来进行建设,而公共资产投资往往规模相当大,对钢铁水泥化工等多个行业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但公共资产投资的后果也非常严重,因为如果要维持这也工业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不变,公共资产也必须保持每年相同的投入量——尽管不需要想消费品一样保持数量上高于以往,但至少保持每年进行相同数量的建设。可是当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在需要新增公共资产的时候,其相关行业的收入利润就要减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对商品的消耗量逐渐稳定,公共资产的投资减少,边际递减规律使得长期资产生产企业陷入困境,与公共资产相关的行业也开始陆续裁员或破产,这两个原因叠加导致社会总体失业率上升和工资水平下降,失业人员的工资下降导致消耗商品的消费量和公共资产的使用量减少,消耗品的生产企业因为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减少导致收入下降而陷入困境、公共资产因为使用次数减少导致导致资产闲置,国家的投资也会随之减少,更多的长期资产和原材料工业行业开始破产,生产消耗性商品的厂家和经销商也开始出现破产潮,如此进入需求下降——供给过剩——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工资水平下降——需求下降的恶性循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通常欠发达地区能保持高速增长而发达地区只能保持经济低速增加或者保持不下降——富足的国家不太需要新增商品满足需求,完善的政府设施也不需要新增太多公共资产投资。那么恶性循环会不会一直持续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则人们也不需要往前发展了。因为当商品供应下降到一定水平是,刚性需求就开始发挥作用——不论你有没有钱,你都得填报肚子或者喝水穿衣服,人们开始尽管没有收入,人们开始动用储蓄来购买商品,因此商品消费量开始回升,消耗性商品的经销商和生产企业开始雇佣工人重新开工,社会总体失业率下降,工资水平提高,长期资产和公共资产的采购量开始复苏(统计学上通常称为PMI指数),从而进入需求上升——供给增加——失业率降低——工资提高——需求上升的良性循环。如果在经济进入下行区间是政府能给与干预,那么从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的时间会更短,而且一般来讲,由于人们刚性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提高,政府的调节能力在加强、科技不断发展,曲线产生的低点总是高于以往的低点,高点也高于以往的繁荣时期,所以经济的发展总是成曲线波动前进的。
经济是如何增长的
其实经济理论或者财政政策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要想真正的有点用处,就必须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改变。什么叫经济增长?经济体中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并使成员更多的享有这些商品,这就是经济发展。各种考核指标只是一种统计意义上的数字,如果居民享有的物质不断匮乏,那就是经济停滞甚至衰退,你把GDP吹上天也没用。在早期没用货币政策的年代里,人们总是通过提高劳动熟练度和技术水平试图创造更多的商品——一个猎人开始每天捕获一只野猪,可能够一家人填饱肚子,但当猎人枪法更加精准以后,他可以猎捕两只野猪,吃一只,剩下的一只去交换农夫的苹果,那猎人一家就可以有更加多样化的食物了,种植技术更加科学的农夫也能吃到美味的猪肉了。因此,原始经济体总是在商品更加丰富以后才会产生更多的货币去帮助商品完成交易,这种情况下不太会出现通货膨胀,而经济增长却是个体生产者自发而独立的行为,速度相当缓慢。现代生产活动高度分工、高度集团化,一方面产品类别极大丰富,交易活动异常复杂庞大;另一方面几乎每一个劳动的提供者都仅仅为一个生产的细微环节提供劳动,而不是一个完整商品的生产者,这都决定了现代经济发展不可能像原始经济体那样自发的完成产品丰富的过程。但幸运虽然不能像原始经济体那样通过自发的增加供给,但可以通过需求和货币选票来自发的引导生产,分配经济资源。当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停滞不前时,通过适度的货币投放来增加提高工资水平,增加消费需求,刺激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使生产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进而实现经济增长,这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但货币的刺激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有用的。要通过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货币的发行必须产生新的消费需求,来拉动投资需求、提高社会生产总量,如果没有增加消费总量,那经增加的货币必然通过投资消耗掉,徒增投资会让经济体陷入边际递减规律的漩涡,最终产生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另一个是社会生产力必须具有潜在的提高幅度,如果经济体中的GDP水平等于会高于GDP的实际能力,那么在多的投资也无法是GDP提高,只能毫无意义的提高CPI水平。这是时候问题就出来了,究竟如何采取货币刺激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呢?
从时间上讲,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当社会存在未满足的需求时,在任何时候给与货币支持都可以促进需求总量,重点是如何通过需求增长实现生产力增长和充分就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理想的状态是通过政府转移支付或提高社会福利待遇,促进了社会需求,社会对商品需求的增加促进生产者投资扩大再生产,生产者扩大再生产提高工资吸纳就业使社会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提高了总体工资收入保持或提高社会总体需求。这样通过货币的刺激实现了经济循环发展、失业率不断,而通货膨胀并没有变化,所以理想状态的经济增长是最具有效率的。不过,就像所有人文科学一样,理想状态通常不存在,事实上,通过释放流动性在现实生活中要么因为福利过度导致失业率升高伴随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停滞,要么因为着盲目投资伴随着产能过剩、消费需求相对萎缩,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失业率升高和通货膨胀。这就由一个问题变化为两个问题,及时什么时间释放流动性?对谁释放流动性?
如果我们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并列来看,就会发现失业率是个关键性的指标,货币刺激政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降低了失业率。因此,当社会存在迫切需要就业的人群,而现有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具有效率时,货币刺激的有效时间区间就形成了。社会存在迫切需要就业的人群比较容易理解,为何还要要求现有供应商具有效率呢?萨缪尔森曾经举过一个大炮与黄油的例子,当多生产一升黄油不得不降低大炮产量时,经济发展就是具有效率的。因此供应商新增生产能力必须要吸纳新的员工时,刺激经济才有提高就业率的可能。如果供应商内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那么供应商完全可以通过调节内部生产方式来实现生产率的增长。
剩下的问题就是对谁刺激——无非是消费者、生产者,但是如果仅对消费者进行刺激,那么增加的社会福利反而会让人厌恶繁忙的工作,失业率升高供给反而不足,很多高福利国家吃过这样的苦头。如果对生产者进行刺激,那么必然会导致消费不足,因为对生产者释放的流动性在,有多少可以分配给工人尚不确定,没有新增需求的引导,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也很难说,一旦形成产能过剩,国家将不得不用新的投资来拉动消耗过剩产能,最终陷入崩溃的陷阱。因此,要用货币刺激流动性,必须先提高社会福利来增加有效需求,然后调整货币政策刺激企业投资,企业投资降低失业率增加工资总体水平,然后政府缓慢的进行资金回收,降低社会福利,使社会商品总产量提高。
印钞机下的另一种效率
萨缪尔森先生对于效率的解读也是经典的含义,但是如果具体到货币刺激这一范畴,我们就不得不提出另一种效率的概念。我们发行的货币并不必然伴随着商品的丰富和经济的增长。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政府向中央银行出售国债获得现金,投放到市场以后,生产商那它修了一条公路,完工后因为公路建设不合理,又把公路拆毁了,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投放到市场的货币没有带来任何的新增的商品,反而把货币输送到了上游供应商那里,进而流入市场中,遗憾的是货币不但没能带来新增商品,反而拉高了社会总体价格水平,这种价格的上升并非有效需求的拉动,而是无效需求的拉动,如果供应商因此而提高产量,必然会导致产能过剩,如果供应商仅仅将货币由于金融投资,那么社会流动性必然泛滥,资产价格快速提高,而无论哪种情况的发生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伤害。
具体到中国的实际情况,究竟有多少工程建了拆,拆了建,这事虽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但是很难统计,但细心的公民却能够发现,最近莫名其妙的出了很多炒起来的东西,房地产我们以后再说,但是大蒜、生姜、猪肉这些生活必需品,莫名其妙的会出现价格的猛涨猛跌,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麻核桃、黄花梨木、红色玉石等东西,价格突然蹿升,如果将这些事情稍加总结,我们就会感到热钱如同洪流一般在四处的躁动。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货币刺激没有实现供给和消费增加,反而导致了流动性泛滥。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情况,每个公民都能感觉的到的,那么从统计数据上看,我们又能有什么佐证呢?
首先是M2,也就是广义货币。这个数据有人民银行完美的数据基础,不需要调整什么,但GDP就不一样了。举个例子,您的妻子由于家务劳累,您给她捏了捏背,但捏背是有偿的,您收您妻子50元。后来您工作劳累,妻子帮您捏了捏背,也收您50元。从您家庭整体来看,既没新的货币收支,也没有拉动商品的生产,但国家的GDP统计却多了100元。而目前中国的现状是,大量工程建筑建设没几年就成了烂尾或者被拆除,大量公司为了完成所谓的指标进行内部关联交易,可以说中国的GDP是虚高的。因此,中国目前M2与GDP的比值是被低估的,然而即使被低估,两者之间也比例也高达200%。如果从绝对值看还不够直观的话,2013年中国M2的增长率为13.6%,而GDP的增长率只有7.5%。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每发行1元人民币,仅仅拉动了0.5元的GDP增长,因此货币发行对GDP的贡献只有50%,新增货币对GDP的贡献还在以44%的速度下降。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发行的货币相当没有效率。中国目前货币超发是不争的事实,既然有一半的货币没有形成新产品,没有新的就业,那钱去了哪里呢?
首先,公共资产和房地产的投资都需要钱,也就是必须要有不断的流动性释放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这里我们需要再次提到前面关于天量货币发行的问题,其实关键不在于货币发行了多少,而是发行的货币做出了多少贡献。前文说,中国每一块钱只能贡献0.5元的GDP,那剩余的钱去了哪里呢?由于目前的投资都是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主导的,而且中国商场上有特别注重人脉关系,因此,投资过程中即便是毫无效率,资金也会流入与国企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口袋,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政府采购一批水泥,结果因为管理混乱,水泥被雨淋湿,不能用了,虽然没有效率,但水泥厂的老板却一个铜板也没少赚。所以,资金使用没有效率的结果就是,市场上商品没见增加多少,而是身边的某些人却越来越富裕了。而且富裕的多数是人脉关系广博、或者掌握实际权力的腐败官员,又或者是大型国有企业、收入高额利息差的银行职员。总之,富裕起来的人不算大多数,但是也不像美国那样极少数。统计意义上的例证是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到后来,由于数据太过恐怖,干脆不再公布基尼系数了。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时候,中国政府曾经想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全局共同富裕,但是在经济领域内,没有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因此我们必须仔细考虑一个问题——
经济是如何增长的
其实经济理论或者财政政策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要想真正的有点用处,就必须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改变。什么叫经济增长?经济体中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并使成员更多的享有这些商品,这就是经济发展。各种考核指标只是一种统计意义上的数字,如果居民享有的物质不断匮乏,那就是经济停滞甚至衰退,你把GDP吹上天也没用。在早期没用货币政策的年代里,人们总是通过提高劳动熟练度和技术水平试图创造更多的商品——一个猎人开始每天捕获一只野猪,可能够一家人填饱肚子,但当猎人枪法更加精准以后,他可以猎捕两只野猪,吃一只,剩下的一只去交换农夫的苹果,那猎人一家就可以有更加多样化的食物了,种植技术更加科学的农夫也能吃到美味的猪肉了。因此,原始经济体总是在商品更加丰富以后才会产生更多的货币去帮助商品完成交易,这种情况下不太会出现通货膨胀,而经济增长却是个体生产者自发而独立的行为,速度相当缓慢。现代生产活动高度分工、高度集团化,一方面产品类别极大丰富,交易活动异常复杂庞大;另一方面几乎每一个劳动的提供者都仅仅为一个生产的细微环节提供劳动,而不是一个完整商品的生产者,这都决定了现代经济发展不可能像原始经济体那样自发的完成产品丰富的过程。但幸运虽然不能像原始经济体那样通过自发的增加供给,但可以通过需求和货币选票来自发的引导生产,分配经济资源。当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停滞不前时,通过适度的货币投放来增加提高工资水平,增加消费需求,刺激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使生产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进而实现经济增长,这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但货币的刺激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有用的。要通过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货币的发行必须产生新的消费需求,来拉动投资需求、提高社会生产总量,如果没有增加消费总量,那经增加的货币必然通过投资消耗掉,徒增投资会让经济体陷入边际递减规律的漩涡,最终产生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另一个是社会生产力必须具有潜在的提高幅度,如果经济体中的GDP水平等于会高于GDP的实际能力,那么在多的投资也无法是GDP提高,只能毫无意义的提高CPI水平。这是时候问题就出来了,究竟如何采取货币刺激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呢?
从时间上讲,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当社会存在未满足的需求时,在任何时候给与货币支持都可以促进需求总量,重点是如何通过需求增长实现生产力增长和充分就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理想的状态是通过政府转移支付或提高社会福利待遇,促进了社会需求,社会对商品需求的增加促进生产者投资扩大再生产,生产者扩大再生产提高工资吸纳就业使社会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提高了总体工资收入保持或提高社会总体需求。这样通过货币的刺激实现了经济循环发展、失业率不断,而通货膨胀并没有变化,所以理想状态的经济增长是最具有效率的。不过,就像所有人文科学一样,理想状态通常不存在,事实上,通过释放流动性在现实生活中要么因为福利过度导致失业率升高伴随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停滞,要么因为着盲目投资伴随着产能过剩、消费需求相对萎缩,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失业率升高和通货膨胀。这就由一个问题变化为两个问题,及时什么时间释放流动性?对谁释放流动性?
如果我们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并列来看,就会发现失业率是个关键性的指标,货币刺激政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降低了失业率。因此,当社会存在迫切需要就业的人群,而现有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具有效率时,货币刺激的有效时间区间就形成了。社会存在迫切需要就业的人群比较容易理解,为何还要要求现有供应商具有效率呢?萨缪尔森曾经举过一个大炮与黄油的例子,当多生产一升黄油不得不降低大炮产量时,经济发展就是具有效率的。因此供应商新增生产能力必须要吸纳新的员工时,刺激经济才有提高就业率的可能。如果供应商内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那么供应商完全可以通过调节内部生产方式来实现生产率的增长。
剩下的问题就是对谁刺激——无非是消费者、生产者,但是如果仅对消费者进行刺激,那么增加的社会福利反而会让人厌恶繁忙的工作,失业率升高供给反而不足,很多高福利国家吃过这样的苦头。如果对生产者进行刺激,那么必然会导致消费不足,因为对生产者释放的流动性在,有多少可以分配给工人尚不确定,没有新增需求的引导,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也很难说,一旦形成产能过剩,国家将不得不用新的投资来拉动消耗过剩产能,最终陷入崩溃的陷阱。因此,要用货币刺激流动性,必须先提高社会福利来增加有效需求,然后调整货币政策刺激企业投资,企业投资降低失业率增加工资总体水平,然后政府缓慢的进行资金回收,降低社会福利,使社会商品总产量提高。
印钞机下的另一种效率
萨缪尔森先生对于效率的解读也是经典的含义,但是如果具体到货币刺激这一范畴,我们就不得不提出另一种效率的概念。我们发行的货币并不必然伴随着商品的丰富和经济的增长。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政府向中央银行出售国债获得现金,投放到市场以后,生产商那它修了一条公路,完工后因为公路建设不合理,又把公路拆毁了,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投放到市场的货币没有带来任何的新增的商品,反而把货币输送到了上游供应商那里,进而流入市场中,遗憾的是货币不但没能带来新增商品,反而拉高了社会总体价格水平,这种价格的上升并非有效需求的拉动,而是无效需求的拉动,如果供应商因此而提高产量,必然会导致产能过剩,如果供应商仅仅将货币由于金融投资,那么社会流动性必然泛滥,资产价格快速提高,而无论哪种情况的发生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伤害。
具体到中国的实际情况,究竟有多少工程建了拆,拆了建,这事虽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但是很难统计,但细心的公民却能够发现,最近莫名其妙的出了很多炒起来的东西,房地产我们以后再说,但是大蒜、生姜、猪肉这些生活必需品,莫名其妙的会出现价格的猛涨猛跌,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麻核桃、黄花梨木、红色玉石等东西,价格突然蹿升,如果将这些事情稍加总结,我们就会感到热钱如同洪流一般在四处的躁动。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货币刺激没有实现供给和消费增加,反而导致了流动性泛滥。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情况,每个公民都能感觉的到的,那么从统计数据上看,我们又能有什么佐证呢?
首先是M2,也就是广义货币。这个数据有人民银行完美的数据基础,不需要调整什么,但GDP就不一样了。举个例子,您的妻子由于家务劳累,您给她捏了捏背,但捏背是有偿的,您收您妻子50元。后来您工作劳累,妻子帮您捏了捏背,也收您50元。从您家庭整体来看,既没新的货币收支,也没有拉动商品的生产,但国家的GDP统计却多了100元。而目前中国的现状是,大量工程建筑建设没几年就成了烂尾或者被拆除,大量公司为了完成所谓的指标进行内部关联交易,可以说中国的GDP是虚高的。因此,中国目前M2与GDP的比值是被低估的,然而即使被低估,两者之间也比例也高达200%。如果从绝对值看还不够直观的话,2013年中国M2的增长率为13.6%,而GDP的增长率只有7.5%。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每发行1元人民币,仅仅拉动了0.5元的GDP增长,因此货币发行对GDP的贡献只有50%,新增货币对GDP的贡献还在以44%的速度下降。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发行的货币相当没有效率。中国目前货币超发是不争的事实,既然有一半的货币没有形成新产品,没有新的就业,那钱去了哪里呢?
首先,公共资产和房地产的投资都需要钱,也就是必须要有不断的流动性释放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这里我们需要再次提到前面关于天量货币发行的问题,其实关键不在于货币发行了多少,而是发行的货币做出了多少贡献。前文说,中国每一块钱只能贡献0.5元的GDP,那剩余的钱去了哪里呢?由于目前的投资都是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主导的,而且中国商场上有特别注重人脉关系,因此,投资过程中即便是毫无效率,资金也会流入与国企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口袋,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政府采购一批水泥,结果因为管理混乱,水泥被雨淋湿,不能用了,虽然没有效率,但水泥厂的老板却一个铜板也没少赚。所以,资金使用没有效率的结果就是,市场上商品没见增加多少,而是身边的某些人却越来越富裕了。而且富裕的多数是人脉关系广博、或者掌握实际权力的腐败官员,又或者是大型国有企业、收入高额利息差的银行职员。总之,富裕起来的人不算大多数,但是也不像美国那样极少数。统计意义上的例证是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到后来,由于数据太过恐怖,干脆不再公布基尼系数了。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时候,中国政府曾经想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全局共同富裕,但是在经济领域内,没有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因此我们必须仔细考虑一个问题——
富裕群体是否真能带动共同富裕?
当初改革开放,一部分人首先经商获利后,带动了很多人的积极性,甚至引发了下海潮。从西方经济学上,如果社会要发展,必须要有资本家投入的资金、劳动者投入的劳动力和国家投入的土地、政策等基础性资源,土地和政策每个国家都有,而适当的资本集中和劳动力闲置会刺激资本家投资设立企业,雇佣工人,共同创造财富以后,国家拿到税收、工人拿到工资、资本家拿到利润,大家分享取得的收益。但这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富裕人群在潜在需求巨大的情况下投资生产商品。如果富裕的人群不是资本的投入者,或者不在有兴趣对实体经济感兴趣,那么富裕人群的存在只会降低商品消费水平。我们前面在叙述中国经济陷入危机的时候层多次提及社会消费能力的下降,除了边际递减规律以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巨大的贫富差距。因为富裕人群的存在提高了商品价格同时,拥有了更多获取信息和优惠的的特权。就如目前中国的现状,当商品消费增长乏力是,富裕人群及可以透过投资拉高资产价格,玩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也可以金融借贷,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最终结果就是富裕人群通过资本优势不断抽取实体经济的血液,工人即便是能够维持恒定的工资收入,他们会发现身边部分行业和特殊群体的人却越来越富裕,资产和产品价格越来越高,收入理所当然的不断贬值,最终社会消费不断萎缩。那么,少部分富裕群体能能否拉动消费,抵消贫困人群降低的消费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木桶的短板效应,目前中国对日常用品的价格监测是十分严格的,就是因为中国大部分的人口仍然贫困,一旦价格提高对于他们将是致命的打击,甚至无法维持生存。所以,尽管社会平均收入较高,但是价格的水平仍然维持在低收入群体所能接受的范围内,不然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动荡。而对于本来就富裕的群体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早已得到满足,更加的财富只会促使他们购置国际名牌奢侈品,选择高端的国际消费,对国内消费的提升效应十分有限。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这与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程度极不相符,中国量化宽松的结果一部分拉动了投资,一部分仅仅造就了一些富豪而已。
货币刺激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率,的情况下,要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就会非常困难。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国家四万亿资金注入市场以后,什么时候退出的却不知道。我们的货币发行不想美国量化宽松那样明白,什么时候释放,什么时候退出,金额是多少,时间有多长都清清楚楚,我们虽然没有发现四万亿退出的痕迹,但08年过后没多久,市场上又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钢铁行业,2010年,就在08温州信贷危机刚刚过去没多久,钢铁行业突然陷入困境,钢铁价格开始一路走低,很多钢铁企业陷入困难,2011年底,煤炭价格开始下跌,到2012年下半年情势急转直下,煤炭价格暴跌近40%,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结束的如此之快,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形容。2012年底,银行莫名其妙的突然出现一波资金短缺,同业拆借利率突破30%,其资金紧张的程度让人瞠目结舌。2013年,一个并不起眼的余额宝横空出世,其用户很快超过千万,利息率在6%以上,让习惯了老大排场的银行猝不及防。2014年,房地产市场上阴云密布,其价格犹如一艘失去动力的巨轮,缓缓停住。网络媒体上看空房地产经济的人越来越多。就如同前面说到的,房地产只是一种商品,其交易和定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任何一个流派的经济学都没有把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项目区分析解读。只不过,银行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利益太大了,以至于地方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流血强拆也要给房地产让路,房地产对中央政府的关联太多了,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下游行业对其严重依赖,政府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也严重依赖房地产也,银行关于万千居民利益,也不能受到影响。这所有的一切纵然使中央意识到房地产的危机,但也没有谁胆量样痛下杀手,只能将这个定时炸弹传递下去。但是房价越维持,就还有资金进入这个行业火中取栗,在没有实体需求支撑的情况下将价格强行固定在高位,只会让供给继续增加,下游产业就会继续盲目投资,而一旦泡沫破裂,危机也越严重,就像一块石头,举得越高,砸脚越疼。
无法回头的单行道
让我们在回头看一下08年的美国债务危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同样火爆,当买房就能赚钱成为共识的时候,很多房地产抵押公司开始对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而银行是不会傻到当贷款者的债权人的,他们将住房贷款印制成债务凭证向社会公众兜售,各个房地产抵押公司有从银行购入这些债券,继续倒卖,房地产危机就轻而易举的从银行转移到了社会公众那里。但当房地产市场需求饱和,无论是出售还是出租,房地产都无法获利的时候,贷款购房者没有理由在承担毫无意义的按揭利息,纷纷将住房抛给银行一走了之,银行取得房屋拍卖卖不了多少钱,根本不够住房贷款债券的本金,反而拉低了房地产价格,住房贷款债券纷纷贬值,雷曼兄弟、房利美这些公司开始无法支付利息费用,持有资产的却无法卖出去,最终招致破产,并引发了债务危机。这种前车之鉴是否应该避免呢?我想,如果可以避免,中国政府必然采取措施防止重蹈美国的覆辙。可问题是中国的房地产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际居住需求,鬼城遍地,高楼林立却一个人影都没有,有的银行的贷款——不但是居民贷款,还有房地产公司的贷款。既然无法回头,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像美国一样,把风险甩给社会投资公众,因为银行牵扯万千忠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旦存款化为乌有,储户必然不惜一切代价。因此宁可让核武器爆炸也不能让银行破产。而社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甚至直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坏账剥离——政府出钱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然后购买银行不良资产,这样,所有的资产都在资产管理公司挂账,国家出资多少,资产管理公司就做多少账面亏损——更为直接。看起来万事大吉了,可是房地产熄火导致相关行业的倒退无法避免,即使银行储户或者社会公众不必直接为房地产的疯狂买单,也会记在所有 纳税人的账上。在消费本来就不断萎缩的当下,长期资产和公共资产投资的突然停止,两者效应的叠加将迅速摧毁中国各大企业,企业因为社会产能无法消化导致破产,失业率高速上升使产品销售和生产企业破产加剧,是中国经济走向衰退的循环。
我们在开始的时候留下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与经济学理论上的投资并没有差异,那么为什么中国的投资就成为经济崩溃的原因呢?——那就是虽然定义上没有区别,但实质上中国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没有消费基础,也就是不以其实际市场的使用和交换为目的,是没有实际价值的。通常,由于长期资产存和公共资产都存在折旧,尤其是公共资产,建成后还要不断维护。因此即便实在发展程度很高的国家里,投资在GDP中仍占有10%-20%的份额。由于经济周期的规律,当商品消费增长乏力,经济开始下行时,政府就会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拉动消费回到正常的水平线上,削平经济周期的峰谷。具体措施是一方面提高社会公众福利,增加居民的安全感和现金收入,增加假期鼓励消费,另一方面收购企业,确保企业工资收入的情况下降低被收购企业的生产,降低社会供给,使供给从新回到与需求向匹配的水平上。因此成熟国家的调控非常谨慎,即便是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时,美国政府也是成立各种各样的救助机构,增加居民收入,同时不惜将商品直接抛弃来降低供给水平。时至今日,至少我还没有注意到,哪个成熟国家经济陷入下降区间时,是采用投资拉动的方式来复苏的。因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商品用来消费,只有带来新增商品能增加总体消费水平的时候投资才变得有意义。而没有消费支撑,为了经济增长而进行的投资是没有基础和实际意义的,没有意义的投资存在多少,经济规律就注定要摧毁多少,因为它不会没消费,就是说它是没有用处的,它存在除了资源浪费以外毫无意义。而目前中国投资究竟有多少是真正为消费提供支持的?按照发达国家10%-20%的投资/GDP比例,恐怕绝大多数投资都没有价值。但是中国对投资的依赖却如同吸食大麻一样使人上瘾中。国GDP中有超过百分之七十有投资拉动,一旦投资停止,中国近半数的经济总量将被摧毁,考虑到失业率对消费的影响,中国很有可能陷入经济建设完全崩溃的境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公共资产,其对经济的绑架作用不容小觑。
可以说,成瘾的投资冲动和毫无效率的生产已经让将中国经济拖入不可回头的绝路,从88年到98年,再到08年,中国经济起起伏伏,始终没有走出依货币发行、投资拉动的困局,只不过中国的基础设施太过薄弱,中国经济在出现问题是,总是可以通过拉动投资来快速调节经济发展状态。但是中国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科技和日常消费方面与国际社会相差无几,持续三十多年投资已经使中国公共资产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极致,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已经不太可能再次加大公共资产的投资力度了。至于消费,也许中国未满足的潜在消费仍然存在,但是与巨额的投资拉动的多是基础性的大型工业行业,与日常消费的关联度有限,而且在GDP里面那点可怜的消费比重能其多大的作用,没有谁敢肯定。
通过对中国经济的解读,我们已经非常明确的了解了中国目前的滞胀,发行货币没有带来新的商品,当然会导致通货膨胀,而投资的不可持续性注定让中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通过投资拉动经济注定不可持续,是因为投资也要遵从边际递减规律,作为一种长期使用的资产,消费需求已经耗尽,而没有交易或使用的支撑,个人投资目的的购置需求也越来越失去意义,即便是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注入资金,更多的资金的流向最终会发生改变。2011年开始陆续出现的钢铁行业危机、煤炭行业危机就是佐证。而银行业的资金紧张也对此提供了最后的证明。当大量的银行资金都成了一个穷途行业的抵押贷款,中古经济已经走上了无法回头的单行道。
当初改革开放,一部分人首先经商获利后,带动了很多人的积极性,甚至引发了下海潮。从西方经济学上,如果社会要发展,必须要有资本家投入的资金、劳动者投入的劳动力和国家投入的土地、政策等基础性资源,土地和政策每个国家都有,而适当的资本集中和劳动力闲置会刺激资本家投资设立企业,雇佣工人,共同创造财富以后,国家拿到税收、工人拿到工资、资本家拿到利润,大家分享取得的收益。但这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富裕人群在潜在需求巨大的情况下投资生产商品。如果富裕的人群不是资本的投入者,或者不在有兴趣对实体经济感兴趣,那么富裕人群的存在只会降低商品消费水平。我们前面在叙述中国经济陷入危机的时候层多次提及社会消费能力的下降,除了边际递减规律以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巨大的贫富差距。因为富裕人群的存在提高了商品价格同时,拥有了更多获取信息和优惠的的特权。就如目前中国的现状,当商品消费增长乏力是,富裕人群及可以透过投资拉高资产价格,玩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也可以金融借贷,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最终结果就是富裕人群通过资本优势不断抽取实体经济的血液,工人即便是能够维持恒定的工资收入,他们会发现身边部分行业和特殊群体的人却越来越富裕,资产和产品价格越来越高,收入理所当然的不断贬值,最终社会消费不断萎缩。那么,少部分富裕群体能能否拉动消费,抵消贫困人群降低的消费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木桶的短板效应,目前中国对日常用品的价格监测是十分严格的,就是因为中国大部分的人口仍然贫困,一旦价格提高对于他们将是致命的打击,甚至无法维持生存。所以,尽管社会平均收入较高,但是价格的水平仍然维持在低收入群体所能接受的范围内,不然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动荡。而对于本来就富裕的群体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早已得到满足,更加的财富只会促使他们购置国际名牌奢侈品,选择高端的国际消费,对国内消费的提升效应十分有限。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这与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程度极不相符,中国量化宽松的结果一部分拉动了投资,一部分仅仅造就了一些富豪而已。
货币刺激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率,的情况下,要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就会非常困难。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国家四万亿资金注入市场以后,什么时候退出的却不知道。我们的货币发行不想美国量化宽松那样明白,什么时候释放,什么时候退出,金额是多少,时间有多长都清清楚楚,我们虽然没有发现四万亿退出的痕迹,但08年过后没多久,市场上又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钢铁行业,2010年,就在08温州信贷危机刚刚过去没多久,钢铁行业突然陷入困境,钢铁价格开始一路走低,很多钢铁企业陷入困难,2011年底,煤炭价格开始下跌,到2012年下半年情势急转直下,煤炭价格暴跌近40%,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结束的如此之快,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形容。2012年底,银行莫名其妙的突然出现一波资金短缺,同业拆借利率突破30%,其资金紧张的程度让人瞠目结舌。2013年,一个并不起眼的余额宝横空出世,其用户很快超过千万,利息率在6%以上,让习惯了老大排场的银行猝不及防。2014年,房地产市场上阴云密布,其价格犹如一艘失去动力的巨轮,缓缓停住。网络媒体上看空房地产经济的人越来越多。就如同前面说到的,房地产只是一种商品,其交易和定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任何一个流派的经济学都没有把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项目区分析解读。只不过,银行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利益太大了,以至于地方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流血强拆也要给房地产让路,房地产对中央政府的关联太多了,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下游行业对其严重依赖,政府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也严重依赖房地产也,银行关于万千居民利益,也不能受到影响。这所有的一切纵然使中央意识到房地产的危机,但也没有谁胆量样痛下杀手,只能将这个定时炸弹传递下去。但是房价越维持,就还有资金进入这个行业火中取栗,在没有实体需求支撑的情况下将价格强行固定在高位,只会让供给继续增加,下游产业就会继续盲目投资,而一旦泡沫破裂,危机也越严重,就像一块石头,举得越高,砸脚越疼。
无法回头的单行道
让我们在回头看一下08年的美国债务危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同样火爆,当买房就能赚钱成为共识的时候,很多房地产抵押公司开始对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而银行是不会傻到当贷款者的债权人的,他们将住房贷款印制成债务凭证向社会公众兜售,各个房地产抵押公司有从银行购入这些债券,继续倒卖,房地产危机就轻而易举的从银行转移到了社会公众那里。但当房地产市场需求饱和,无论是出售还是出租,房地产都无法获利的时候,贷款购房者没有理由在承担毫无意义的按揭利息,纷纷将住房抛给银行一走了之,银行取得房屋拍卖卖不了多少钱,根本不够住房贷款债券的本金,反而拉低了房地产价格,住房贷款债券纷纷贬值,雷曼兄弟、房利美这些公司开始无法支付利息费用,持有资产的却无法卖出去,最终招致破产,并引发了债务危机。这种前车之鉴是否应该避免呢?我想,如果可以避免,中国政府必然采取措施防止重蹈美国的覆辙。可问题是中国的房地产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际居住需求,鬼城遍地,高楼林立却一个人影都没有,有的银行的贷款——不但是居民贷款,还有房地产公司的贷款。既然无法回头,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像美国一样,把风险甩给社会投资公众,因为银行牵扯万千忠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旦存款化为乌有,储户必然不惜一切代价。因此宁可让核武器爆炸也不能让银行破产。而社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甚至直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坏账剥离——政府出钱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然后购买银行不良资产,这样,所有的资产都在资产管理公司挂账,国家出资多少,资产管理公司就做多少账面亏损——更为直接。看起来万事大吉了,可是房地产熄火导致相关行业的倒退无法避免,即使银行储户或者社会公众不必直接为房地产的疯狂买单,也会记在所有 纳税人的账上。在消费本来就不断萎缩的当下,长期资产和公共资产投资的突然停止,两者效应的叠加将迅速摧毁中国各大企业,企业因为社会产能无法消化导致破产,失业率高速上升使产品销售和生产企业破产加剧,是中国经济走向衰退的循环。
我们在开始的时候留下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与经济学理论上的投资并没有差异,那么为什么中国的投资就成为经济崩溃的原因呢?——那就是虽然定义上没有区别,但实质上中国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没有消费基础,也就是不以其实际市场的使用和交换为目的,是没有实际价值的。通常,由于长期资产存和公共资产都存在折旧,尤其是公共资产,建成后还要不断维护。因此即便实在发展程度很高的国家里,投资在GDP中仍占有10%-20%的份额。由于经济周期的规律,当商品消费增长乏力,经济开始下行时,政府就会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拉动消费回到正常的水平线上,削平经济周期的峰谷。具体措施是一方面提高社会公众福利,增加居民的安全感和现金收入,增加假期鼓励消费,另一方面收购企业,确保企业工资收入的情况下降低被收购企业的生产,降低社会供给,使供给从新回到与需求向匹配的水平上。因此成熟国家的调控非常谨慎,即便是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时,美国政府也是成立各种各样的救助机构,增加居民收入,同时不惜将商品直接抛弃来降低供给水平。时至今日,至少我还没有注意到,哪个成熟国家经济陷入下降区间时,是采用投资拉动的方式来复苏的。因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商品用来消费,只有带来新增商品能增加总体消费水平的时候投资才变得有意义。而没有消费支撑,为了经济增长而进行的投资是没有基础和实际意义的,没有意义的投资存在多少,经济规律就注定要摧毁多少,因为它不会没消费,就是说它是没有用处的,它存在除了资源浪费以外毫无意义。而目前中国投资究竟有多少是真正为消费提供支持的?按照发达国家10%-20%的投资/GDP比例,恐怕绝大多数投资都没有价值。但是中国对投资的依赖却如同吸食大麻一样使人上瘾中。国GDP中有超过百分之七十有投资拉动,一旦投资停止,中国近半数的经济总量将被摧毁,考虑到失业率对消费的影响,中国很有可能陷入经济建设完全崩溃的境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公共资产,其对经济的绑架作用不容小觑。
可以说,成瘾的投资冲动和毫无效率的生产已经让将中国经济拖入不可回头的绝路,从88年到98年,再到08年,中国经济起起伏伏,始终没有走出依货币发行、投资拉动的困局,只不过中国的基础设施太过薄弱,中国经济在出现问题是,总是可以通过拉动投资来快速调节经济发展状态。但是中国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科技和日常消费方面与国际社会相差无几,持续三十多年投资已经使中国公共资产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极致,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已经不太可能再次加大公共资产的投资力度了。至于消费,也许中国未满足的潜在消费仍然存在,但是与巨额的投资拉动的多是基础性的大型工业行业,与日常消费的关联度有限,而且在GDP里面那点可怜的消费比重能其多大的作用,没有谁敢肯定。
通过对中国经济的解读,我们已经非常明确的了解了中国目前的滞胀,发行货币没有带来新的商品,当然会导致通货膨胀,而投资的不可持续性注定让中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通过投资拉动经济注定不可持续,是因为投资也要遵从边际递减规律,作为一种长期使用的资产,消费需求已经耗尽,而没有交易或使用的支撑,个人投资目的的购置需求也越来越失去意义,即便是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注入资金,更多的资金的流向最终会发生改变。2011年开始陆续出现的钢铁行业危机、煤炭行业危机就是佐证。而银行业的资金紧张也对此提供了最后的证明。当大量的银行资金都成了一个穷途行业的抵押贷款,中古经济已经走上了无法回头的单行道。
毁灭的结局
其实说到这里,中国经济的情势依然明了,但是中国这次经济危机不同于以往,因为中国从经济开放一开,人口一直是增长的。不断增长的人口和辽阔的疆域不但是政府投资的公共资产总能发挥点作用,还是得社会消费总体水平可以不断提高——尽管单个消费下降了,但是人多了。不过必须要注意的是,就在中国经济走向危局的时刻,中国持续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在错误的时间发回了错误的作用。计划生育这个问题属于社会或者政治问题,原本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做了足够的阐述,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当危机发生以后,我们要多久才能在经济危机中复苏呢?计划生育给我们的答案是,也许得一百年。
三十多年钱,中国政府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强行推行计划生育的结果控制了人口总量的增加,是人口替代料下降到了1.2左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种灭绝的风险。其实当前中国人孔老龄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状况,将来三分之一的人是老人。我们避开政治和人权概念,仅仅从经济角度上分析,社会之所以进步,是因为每个人所创造的价值都大于他所消耗掉的。作为社会活动中作为活跃的中青年群体,他们是社会商品和社会服务消费的主体人群,以中青年为主的人口缩减将是中国整体消费总量不短下降,公共资产的使用率也会不断下降——毕竟作为社会一切资源的基础,人在不断下降。因此,当经济危机遇到人口缩减,不管你是促进消费还是提高公共资产投资,都显得非常乏力,至于经济复苏,那是近期不必考虑的事情,因为伴随着人口减少的必然是一切经济指标的下降,中国年轻人普遍背负房屋贷款,也不太能指望他们去动用储蓄来逆转经济下行的走势,毫不客气的说,这次经济危机是中国经济开发近四十年来的集中爆发,他将会持续下行,即便在某个困难的时期可以触底,也不会反弹,因为中国的新生力量越来越少,在毁灭性的人口政策面前,中国经济将长期的徘徊在经济大萧条的泥沼中。
中国在缅甸的地缘战略(地图)
200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