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给某报记者

(2015-03-03 16:21:47) 下一个
某兄,
 
看了你在微信上的一组发言,本来只想旁观的,还是忍不住,写下几点自己的想法。
 
你在微信中一再提到的笹井芳树因为小保方晴子自杀的事情,隐含了一个命题:造假者应对作假负责-即便以生命为代价。我的一朋友友恰好熟知笹井,并和他有过很多交流。我朋友从和笹井多年的交往中看,认为他是一名很勤勉,很真诚的学者,小保方晴子的作假,以我好友的判断,应该他很可能是不知情的,并对他的死亡,深表叹息。
 
    
我自己,对笹井的死亡,并不认同-即便是他在科学上有造假的行为。因为生命的价值,在我看来,是比学术造假需要付出的代价要高。他的死亡,更多的原因,应该来自于日本文化。再请你设想一下,假设笹井的亲人能够读到你的话,他们会有多伤心,有多么不同意你的观点。
 
    
你真正的论点,如果我理解地不错的话,是“应该对造假者追责,并追问其动机”。前半部分,我有保留地同意;后半部分,却让我很担心。“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前例尚不远,今人需警之。一则动机的东西,在人心,谁又敢说能洞悉别人的内心?多年同床夫妻尚且未必做得到,更别说通过公共媒体所获得的部分信息去判断一事一人,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作为媒体人,兄应该比我了解地更多。二则追问动机,容易使得问题中心发生偏移。而一个理性的讨论,应该是缩小问题焦点,找到真正不同,在不同点上大家来看是数据上的问题,逻辑上的问题,还是结论的问题。三则追问动机的动机,有可能是邪恶的,且以追问动机为名,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压制不同声音,也可能是文革种种,这正是我觉得担心的最主要原因。
 
“应该对造假者追责”,我部分同意,是因为我不确定追责的尺度是什么?学术的问题,追责的方式应该也是学术的,比如杂志发表声明,宣布某篇文章造假被取消,比如取消造假者因为造假所获得的名誉和利益。如果是一名是医生造假,造成患者死亡,坐牢并取消其行医的资格也是合乎逻辑的。对于小保方晴子,取消其博士学历或研究员职位,收回其发表论文,在我看来,已经足矣,再多走一步,可能就是悲剧,就是谬误。
 
所以,我更倾向于“就事论事,不问动机”。如果柴的观点有问题,数据不可靠,指出这些有问题部分
即可。理性的人群,自然会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而如果反过来,因为人去判断事情,很多时候,可能会出问题。比如慈禧,兴办过女学,鼓励女性放足,这件事情上,不能因为她是慈禧,就说她做得不对。
 
愚之拙见,奉上,求斧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