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

观察内心,观察世界
正文

解决用人问题才是反腐中更具深意的课题-----二傻乱弹

(2015-11-10 07:19:14) 下一个
南方某人在中直机关搞科技,工作从未与农业搭边。挂职东北某县任书记,金秋下乡访农,问某老汉,你这是早稻还是晚稻?老汉嫌其不解二五,答曰,你说早就早,你说晚就晚,反正就这个稻。此人悻悻然,后果然调走了之。
 
故事的真假已不重要,这类事情已经多得不能再多,人们麻痹都不想多提它。假如上面的书记并未离开科技口,不管是去哪里挂职,参与科技管理又何尝不是很好的选择,但是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中的错配乱搭,为用人而用人的轻率庸懒,何止是给当事人带来挫折感,更大的危害在于用人不当对社会带来的信任伤害,所谓用错一个人是“戳了百姓的眼,丢了共党的脸。”
 
近年来,央视主持人跳槽成了社会热门的话题。我无力揣测他们各自离职的原因,但即便是因为政治倾向我想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毛泽东说沙漠里都有左中右,何况央视。其实无论是在央视还是在乡镇广播站,说到底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来去自便。只是想到央视主持人的社会影响,问题自然不那么简单。这里,我宁愿怀疑更多的是和他的工作氛围有关。某年过节,央视大马路上追着问你幸福不?这种只适合在焚香磕头的庙宇道观里的问题,这种形上玄乎的哲学问题居然可以是见人就问的问题,观此盛况,我岂止是醉了,我是真正的傻过去了,我无比歹毒的暗想,这是无脑的设计还是恶意的盘算,吊诡如此,真让人脑洞大开。
 
习马会直播好好的,忽然就能掐了马英九的谈话,你说既然敢见面就不敢直播,你说怎样的领导才能想出这样的馊主意?习近平想要的中国故事拿不出来,不想要的小鼻子小眼却是忽隐忽现。庸官之庸乍看就像那些洋相百出的各级政府发言人,其庸庸在不学无术在胸无点墨,在于瞻前顾后左支右拙,其实更深之处在于他们内心缺少硬碰硬的理论勇气-------这一切绝不仅是书本上的东西,如果百姓的每一次疑问都凝固成历史悬案,那么离开人民的意愿也就离开了真实,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的大忌。
 
人不可貌相你是否真是个人物,要看你的经历看你的思想-----要看你有没有真正值得敲打的东西。陆定一走在北京马路上人们或以为他是个修表的补鞋的,深度眼镜高颧骨,不值一瞥。刘奇葆之类的面相倒是好,但从政多年又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记忆?我毫不怀疑这类人在团中央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领导,但我深刻怀疑驾御一个高强度政策理论环境与现实又紧密关联的文化宣传部门,其是否胜任?回到央视,既然只是一份工作,那就自然有人事倾轧,遑论你再碰上那么多的庸官,甭说主持人出走,美工电工出走不也很正常吗?
 
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无数贪官被抓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佐证。其实庸官的危害又何止于贪官,而无数庸官的出丑现眼必然让“吏治腐败”的内涵放射出更大的纵深。买官卖官是极端的一种,失察,失职的背后是糊弄,忽悠,得过且过才是中共吏治最该检视的部分,否则何以解释如此大量庸官的现实存在?塌方式腐败的地基是塌方式的庸懒,以反腐为引领的政治改革,如果在组织制度上回避这样的总体把握,刷新政治的宏伟图景必将残破不全。当舆论不断升高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谴责时,党内目光必然向产生庸官的机制转移,我相信,面对腐败庸懒的层出不穷,如何解决用人问题才是反腐中更具深意的课题。
 
 
 
无聊斋
 
2015,11,0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