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

观察内心,观察世界
正文

这样的言论客观还是不客观?

(2014-11-12 17:49:11) 下一个

顾屏山美国百人会前副会长、新美国传媒网前主任

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于本月10日访华。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书写历史的机会,要是真能有所建树,也算是对得起当年草率颁给他的那个诺贝尔和平奖。

奥巴马将出席年度亚太经济合作(APEC)峰会。此外,本月12日他还将以私人会谈的形式得到中国主席习近平的接见。奥巴马若想修复中美双边关系,为后任留下长期和平的政治遗产,此次访问可能是他最好的机会——也许是最后的机会了。

截至目前为止,奥巴马政府不但未能如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所愿减少暴力冲突,全世界的人为暴行反而呈爆炸式增长:

从北到南,我们见证了:

乌克兰对抗东部分裂势力,俄罗斯坚定反对乌克兰的西方盟友;

美国军队、军事顾问和雇佣兵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越陷越深,难以撤离;

伊斯兰国使叙利亚和整个中东危在旦夕;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解黯淡无光;

埃及和利比亚未能尝到民主果实,北方的流血暴力使这些国家内部动荡遭到忽视。

此外,全球还面临埃博拉病毒爆发的威胁。

面对这一连串悲剧,奥巴马当自问,是否应继续对中国保持紧张关系和虚假的“战略模糊”?尽管中美两国都宣称双边关系正在转暖,但它更接近于前进一步倒退一步,甚至倒退两步。

最近的例子便是:一方面五角大楼以红地毯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官员,而另一方面司法部起诉五名解放军军官网络窃密。

美国年度国防预算加上老兵服务支出共计约9000亿美元。加上国债高筑,每年须还本付息4000多亿美元。这两笔开支约占美国全年GDP的30%。在令人生畏的联邦预算赤字面前,为对抗或遏制中国而设计的“亚洲核心战略”必将进一步加重美国的债务负担,奥巴马真能为这样的战略辩护吗?

奥巴马应该了解,抨击中国仅是末流政客为赢得选票惯用的手段。作为总统,他应该最清楚,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在太平洋彼岸赢得一个朋友,而不是树立一个对手,他也有能力在这个问题上积极作为。他不应再去迎合那些没有大局观的人。

奥巴马需要政治勇气,方能从无到有建立六点对华新思路

1. 不要期待中国按照美国的想法出牌。尊重中国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处事方法。

2. 停止公开表述两国分歧,而应私下坦诚交流意见。两国领导人和办事官员已经建立起定期的双边会谈机制。应建设性地利用这些机制。

3. 承认中国在周边建立影响力辐射圈的意图,为表示善意,美国应停止向中国周边派遣飞机进行监视侦察。让中国与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妥善处理双边关系问题,美国不应成为“房间里的大象”。

4. 停止单方面拟定行为准则,例如宣称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网络监控为合法,而中国的网络监控为非法。双方需要坐下来分享最佳解决方案,共同商议划定各自的底线。然后再邀请其他国家加入网络安全讨论。

5. 美国必须承认恐怖分子就是恐怖分子。只要美国将中国的恐怖分子看作潜在的自由战士,就会造成极大的问题。只有在反恐问题上达成共识,中美两个大国才会共同遏制疯狂的伊斯兰圣战。

6. 美国应牢记冷战已经结束。中国不是苏联的替身。

以上是建设全新中美双边关系的六条纲领。美国必须坚定地认清:中美是经济伙伴关系,有时是竞争关系,但不是敌对关系。批评者或许认为上述新思路流于天真,但这种天真如果能够成功,将使美国免遭不幸。当年美国人闯入伊拉克,天真地以为当地人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种天真给美国造成了巨大损失,最近的统计显示,伊拉克战争让美国付出了超过1万亿美元和伤亡近40000人的惨重代价。

朝鲜问题是中美共同的难题。奥巴马至少可以从表达善意的立场出发,令人信服地提出的化解朝鲜灾难的方案。

布什和奥巴马都在朝鲜去核问题上花费了许多精力,然而最终一无所成。毫无进展的美国沮丧地举手放弃,宣称只有中国才能影响朝鲜的行为。

然而现实中,朝鲜也让中国感到同样沮丧。中国唯一的杠杆是切断朝鲜的经济命脉。但中国不能让朝鲜崩溃,因为《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将允许美军开到中朝边境。

如果奥巴马要在中美之间真正建立互信,便应许诺一旦朝韩统一,就将美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这样朝鲜半岛局势将完全不同。

中国将把美国看作全球事务中的合作伙伴。朝鲜只要清楚中国不再受到美军渡过鸭绿江的威胁,便会更加顺从地加入六方会谈,协商以放弃核武器换取安全保障。

韩国应当欢迎一个不那么好战的朝鲜,以开放的态度争取朝韩和解,换取终止美韩军事同盟。《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签署于1953年,韩国对条约适用性的质疑起码可以追溯到2006年。

美国将成为最大的赢家。这样,奥巴马既可以达成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又建立了不断前进的对华关系;还能从年度预算中削减30000名驻韩美军的开支。

如果真有那一天,奥巴马将至少使世界的这一地区更加安全,世界也会感谢他的政治遗产。他也将无愧于诺贝尔和平奖的头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