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孩子们往死路上推:华人父母请警醒
(2015-01-25 06:24:06)
下一个
凌晨早醒,刷微信,见朋友圈中在北加州湾区做心理咨询师的好友发来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今早又一Palo Alto Gunn High 12年级男生自杀......so sad......”又一个过早凋零的生命!
从她的post下面的留言知道这个孩子是华人后代。记得在不是很久以前(应该不出半年)也是这样看到这位好友发布的类似不幸消息。注意这个“又”字,这所高中近来频发学生自杀事件。学区为此请了包括我好友在内的懂得华人心理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商讨过对策,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发生在又一个华人家庭。“是啊,这个学校自杀率真的高,周四还在与学区的护士开会商议在学区介绍中文的正念养育课程” 朋友写道。
我不了解湾区的学校,但是不用Google,我就可以颇有把握地推测出Palo Alto Gunn High这所学校是所华裔云集的好学校。竞争激烈,孩子压力大。印象中还经常看到其它地方华裔孩子自杀的报道。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当然每个这样的悲剧都是有其独特而复杂的背景情况的。但是同样是华裔,甚至是同一所学校,这背后不能没有共性。当孩子出了问题,父母难辞其责。我们这些习惯做推爸推妈的华人父母要警醒,莫把孩子们往死路上推呀!
反思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被教育得要强,读书至上,要拼,要出人头地,要为父母争气。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也难跳出这个框框。我们想把最好的给他们,想让他们有个好将来。而在我们的意识中,要有好将来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即便飘洋过海来到了有多元选择的美国。我们把人生视作竞技场,满脑子是竞争!孩子尚小时,就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名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实则是揠苗助长。再加上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我们喜欢攀比,看别人家的孩子这样,我家的孩子就要怎样,甚至要超过别人家。到孩子大点,我们就千方百计让孩子们上最好的学校,然后爬藤(进常春藤名校)。我们的孩子们承载了太多来自父母的额外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空间受到压缩。
教育这二字中我们华人家长重于教而轻于育。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观念和生活经验种种灌输给孩子们。而西人父母则更重于育,给孩子创造环境激励他们自主地学。我们到了美国,要多学习当地的文化和理念。到底我们的孩子们是要生活在这片新大陆,要融入当地社会的主流。我们的孩子们受到当地文化和来自父母的中国文化的双重影响,有时这两种文化和家长体系发生冲突,让我们的孩子们难以适从。我们要好好想想,是不是我们应当更加入乡随俗,放下一些我们背负的过去?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美国人在讨论是否人人适合上大学或上大学是否值得的问题,财富(Fortune)杂志上有篇文章说25%的大学毕业生可能不上大学更好(至少从经济上来看)。有很多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也能挣到不错的薪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大学,更不要说爬藤。去年底美国亿万富翁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 建议某些高中生考虑当水管工“forget college, become a plumber instead"。
不管怎样,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大学。社会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我们在美国的华人父母没必要逼孩子一定要上大学,爬藤。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们要放下我们的面子和包袱,不要拿它们来压迫我们的孩子们。让我们的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融入美国社会。防孩子自杀不能单方面做孩子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和教育我们这些华人父母。
那位印度牛妞至少还能力超群。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的同学就不要选AP了,自寻烦恼。
===================================================================================
那位印度牛妞之所以选这么多AP课,就是为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以便爬上大藤呗。所以她一旦得知被哈佛录取后就公开宣布这学期她不参加AP考试了。
说不定这些孩子们都埋在那里!?
那位印度牛妞之所以选这么多AP课,就是为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以便爬上大藤呗。所以她一旦得知被哈佛录取后就公开宣布这学期她不参加AP考试了。
===================================================================================
有多少孩子纯粹是出于兴趣和能力去选那些AP课的?还不是因为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被逼着去的。况且还有不少好的高中规定学生必须选四门以上的AP课才准毕业。
我女儿高一届的同学中有个印度牛人,还是个女孩,曾有一年选了八门AP课,门门五分。四年来她总共学了十七八门AP课。年底被哈佛提前录取。她现在宣布这最后一年的AP课只学不考了。
“高中规定学生必须选四门以上的AP课才准毕业”。这个规定就不好了。你说的那个印度牛女孩子看来是很有能力的,那么多AP课,门门5分。那人家选就木有问题。有些孩子没那个能力和兴趣,被逼着选,弄不好就跟自己过不去。
===================================================================================
有多少孩子纯粹是出于兴趣和能力去选那些AP课的?还不是因为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被逼着去的。况且还有不少好的高中规定学生必须选四门以上的AP课才准毕业。
我女儿高一届的同学中有个印度牛人,还是个女孩,曾有一年选了八门AP课,门门五分。四年来她总共学了十七八门AP课。年底被哈佛提前录取。她现在宣布这最后一年的AP课只学不考了。
我女儿高一届的同学中有个印度牛人,还是个女孩,曾有一年选了八门AP课,门门五分。四年来她总共学了十七八门AP课。年底被哈佛提前录取。她现在宣布这最后一年的AP课只学不考了。
--------------------------------------------------------------------------
这个课程就是给那些有兴趣有能力的孩子准备的。孩子自己喜欢有兴趣也愿意拿时间钻研,就让孩子去选吧。
这个课程就是给那些有兴趣有能力的孩子准备的。孩子自己喜欢有兴趣也愿意拿时间钻研,就让孩子去选吧。但是老中们为了让孩子爬藤,即使孩子没那个兴趣也没那个本事,也被压力逼着去学,能不累么。
高中AP课程设置挺好。让那些有兴趣有能力的孩子多个选择。
==================================================================================
“我很不喜欢美国现行的高中AP课程设置。在这种机制下很多孩子们疲于奔命,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不利于身心健康。”
入乡随俗.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发展。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别逼太多了.
朋友的朋友的儿子在学校犯错误,并被学校suspended,父母觉得丢脸 一味批评儿子.儿子觉得自己是失败者,从学校到家庭没有人接受他,自杀了.
家长面子比儿子的生命更重要吗?悲剧啊...
很多华人家长把孩子时间安排得很满,学会的技巧不少,但孩子变得很木讷。
支持你对这个事情的关注以及你的观点。华人父母对人生的理解常常太单一太狭隘,“应当更加入乡随俗,放下一些我们背负的过去”。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每个个体人的未来人生都属于自己,并不属于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