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庭院

生在沈阳,长在朝阳;求学青岛,定居澳洲;爱好园艺,喜欢探险;痴迷足球,业余摄影;崇尚艺术,欣赏美食;讨厌冗赘,主张精简。
个人资料
我的庭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回国杂记 (二) 故乡朝阳

(2016-11-21 05:18:55) 下一个

我虽生在沈阳,但其实是在辽西的山区朝阳长大的。六岁时父亲工作的工厂由省城迁往三线朝阳,在辽宁最落后的朝阳地区一个叫半拉山的地方建厂,一呆就是30年。我父母、兄弟姐妹们直到1992年才被落实政策,重新回到沈阳。

我是在朝阳启蒙,念小学,读高中,上大学,后来又从朝阳出国。朝阳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在国内呆得最长的地方。出国30多年了,一直没有机会回朝阳看看,这次利用假期,带老母亲一起,回朝阳故地重游,看当年老居,访儿时学堂。弹指一挥间,往事如云烟。

记得小时候对朝阳的印象颇深,那时有句顺口溜“朝阳有三怪,大饼子赛锅盖;柏油马路粘车带;草坯房子篱笆寨”。大饼子,又叫干面子,是一种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贴在热铁锅壁上,烤/蒸熟的食品,是当年朝阳人的主食。小时候特别不喜欢吃,现在想吃吃不上,全变成健康食品了。朝阳气候炎热,一到夏天,太阳能把柏油路晒得变软发粘。那时我们周边农村的房子都是用黄泥加草制成的草坯房,虽简陋,但冬暖夏凉。

半拉山,一个地地道道的偏远农村,境内多丘陵,大凌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半拉山离朝阳市内不足20公里,小时候觉得那是非常遥远的距离,就更不用提远在百公里外的省城沈阳了。那时在半拉山有5家国营企业,电力修造厂,农科所,农校,结核医院和面粉厂, 个个都是响应备战备荒的号召,从当时的城市迁往农村的,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十分罕见。后来的闻名全国的朝阳农学院就是由农科所,农校合并而演变出来的。由于父亲所在的电力修造厂规模最大,由修造厂牵头建立了厂半中学,负责5家企业职工的子女就学。那时的半拉山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学校、商店、医院、邮局、铁路一应俱全。后来朝农红极一时,每天来半拉山参观学习的人川流不息,小小半拉山着实是火了一把。半拉山因附近的一座小山而得名,除了半拉山,我们厂的职工宿舍则背靠桃山,据说它曾经满山坡长满桃树。桃山的旁边是鹰嘴山,它的下面就是当年朝阳农学院主楼。想当年,“誓叫农大变共大”的标语赫然耸立在鹰嘴山上,十分醒目。

(当年的朝阳农学院,山上的标语历历在目)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四人帮”倒台后,朝农也被时代大潮迅速淹没。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回城潮,没几年光景,原来的5家企业先后搬离半拉山,昔日热闹繁忙的景象再也没能重现。真是人去楼空景依旧,昙花一现三十年啊!

这次回朝阳,先是住在市内,这里是我高中读书,考学的地方。原来老旧的城区已经不复存在,被一个现代、繁华的城市而取代。凌河两岸,高楼林立,双塔之下,商贸昌盛。朝阳古时叫龙城,源于西晋末年北方鲜卑慕容氏族所建前燕之都城。后来又称柳城,源于唐朝时期的柳城郡,为“安史之乱”中安禄山之驻地。城里原有的三座古塔,清朝时被称作”三座塔”。乾隆年间,改“三座塔”为朝阳,取《诗经》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诗句。三塔中的东塔毁于清末,现存南、北两塔也已被修茸一新。尤以北塔最为古老,它源于北魏时期的木塔,唐朝在木塔外包砖而成砖塔。辽代重修后保留至今。

次日回半拉山,印象中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 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故地重游,感慨万千。我们原来职工宿舍已不见了踪影,变成了一个养猪场,唯一欣慰的是在我家原来的位置上,是养殖户盖的新住房。我重登鹰嘴山,眺望半拉山全景,昔日的厂房、商店、学校仍依稀可见,大凌河水依旧流淌,鹰嘴山上的松树依旧浓郁,可今非昔比,兴衰已定。我还象小时候那样,徒步把半拉山丈量了一遍。 不知是挂念, 还是怀旧,我专程回到已荒废了多年的学校旧地,教室还在,但已变成仓库,操场还在,但已变成枣园。曾几何时,我们曾在此打闹嘻笑,也曾在此朗朗读书,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这正是:“离别三十年,今回半拉山。老宅已不见,荒草遮校园。惟有儿时趣,依稀在眼前。人生宛如梦,弹指一挥间。兴旺与衰败,责任全在天。”

(当年朝阳农学院的主楼,山上的标语已经荡然无存)

(当年的职工宿舍,我在那里生活了20年)

(荒废了的厂区)

(现存的半拉山)

(厂区,前方的小山即为半拉山)

(鹰嘴山)

(鹰嘴山下的学校教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我的庭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ubin' 的评论 :
惭愧,我咋没发现呢。
fubin 回复 悄悄话 那地场真出美女。见过一个来自于朝阳的女访问学者,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后来有话无话地打听,她说她家姊妹六个,她做不好看。她们屯子那嘎达,净是美女,她是中等。
我的庭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家宴' 的评论 :
能到的地方是远方,能回的地方是故乡。
家宴 回复 悄悄话 重返儿时故地,回首往事,真好!
我的庭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如斯' 的评论 :
看来你也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朝农红的时候,何止是记者,连老外都有到过。我还真见过张铁生,听过他的报告,还是满生动的。
我的庭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农家苦' 的评论 :
哈哈,农兄,我提美女这岔了吗?
我的庭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iserman' 的评论 :
现在看还真是风水不错。捐款,现在中国人比我有钱。
我的庭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岛水鸟' 的评论 : 朝阳也算是老城了。
我的庭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ach1960' 的评论 :
对,北票原来是朝阳地区下属的一个县。其实张铁生跟朝阳农学院没有直接联系,他是在铁岭农学院。
我的庭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彩烟游士' 的评论 :
我为了看日出起的早(5点),那天气温寒冷,街上基本上没什么人。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朝阳农学院,教学楼十分眼熟,从前在报纸山见过。当年全国闻名的时候是不是记者蜂拥而至、也带来繁荣?有幸见过张铁生否?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庭院兄,朝阳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女啊?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有山有水,确系风水宝地。。。
你有没有给你小、中、大母校捐款了吗?
南岛水鸟 回复 悄悄话 没去过朝阳应是另一个世界。但见那些建筑物又很熟识,看古塔图还以为西安的大雁塔。黑白照很好很有喜感。谢谢分享!
coach1960 回复 悄悄话 朝阳农学院是当年白卷张铁生上的学校吧?在锦州呆过一段时间,同事里有朝阳北票那旮瘩的人。。。
彩烟游士 回复 悄悄话 我以为朝阳是沈阳的一个区呢!原来是个城市。市容挺整齐啊!为什么街上没有什么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