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又是万圣节

(2015-11-01 02:45:17) 下一个

 


澳农
 
朋友带着孩子正在中国度假,今天在微信上传了好多张她女儿在中国幼儿园与小孩子们一起扮巫婆、僵尸、鬼怪的万圣节照片,看上去孩子们都非常的高兴和兴奋,正在做着各种对于他们来说很好玩,很有趣游戏。因为是照片没有语音,我想他们追逐,玩耍时的尖叫和笑声一定很随性,忘我的欢乐,很有童趣。不仅仅是孩子们玩得开心,坐在一旁观看的父母们也应是幸福满满的感觉。
 
在看到另有几位朋友们也上传了万圣节的照片后,忽然感觉到万圣节已然在中国流行,在已有的舶来西方节日外又多了一个拿来节日,虽然它并没有定为休假日。
 
当今中国所展开的与国际社会接轨思潮是全面,全方位的涉及到除了政治体制外的所有领域,包裹流行文化和各式各种的节日,几乎所有的西方节日都曾经或正在中国流行有圣诞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看着这一串节日的名称就可以知道这些节目应该比较受年轻人的喜好才得以流行。
 
其实好些所谓的节日在西方也并不是公共假日,并且也越来越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成为一种商业促销行为,万圣节似乎也是这样一个节日。
 
在中国,真正从国外引进而来并成为国定假日应该是,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和六一儿童节。这些节日多多少少都带有浓厚的共产国际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意识形态理念。
 
在过去好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认为万圣节是源自于苏格兰的一个习俗,其实它也是一个宗教节日。在西方几乎所有的节日习俗都带有宗教的色彩,与基督教,圣经有关。早期在那儿居住的凯尔特人像所有农牧民族一样,根据一年四季中节气变化而确定播种和收获时间的同时也自我创造出了许多应时节的庆典活动并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演化成为一种习俗。各地各民族独特的习俗有些依然局限于某一地区,保持着原有的风俗风貌,而另一些则随着移民的迁移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的节日,比如春节,世界各地的人们应该都知道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对“恭喜发财”祝福语有些大为不解或是照葫芦画瓢学说一番。
 
凯尔特认为10月的最后一天是夏季正式结束的日子,而漫长寒冷,昼短夜长的冬季会在第二天开始。人们相信故人的灵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并在活人身上找寻寄托生灵,借以还生。这与中国许多民间故事中亡魂借活人身躯还魂申冤相似,但并没有提到还魂的目的是什么。无论如何活着的人大多惧怕鬼魂附体,于是就在这一天熄掉屋子里的炉火、烛光以期鬼魂无法寻找到他/她们,(鬼魂需要借助光才能夜行吗?)为壮胆也为驱鬼人们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摸样来警示和惊吓鬼魂不可靠近。这应该是现在万圣节小孩们都以古灵精怪,恶魔残躯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吧。
 
 
万圣节虽然在北美国家非常流行且有着广泛而久远的,但是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这个节日似乎在澳洲影响甚微,并不像别的节日那么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这种状况正在发生着转变,越来越多的孩子,甚至大人们加入到这一庆祝活动中来。
 
每年的万圣节,家里总会提前准备一些糖果。敲门讨要糖果的孩子们通常是在太阳落山以后的傍晚才开始活动,此刻或许是早早地孩子们会身着化妆服饰,戴上面具,三三两两的一批批地挨家挨户敲门收集糖果。为方便孩子们进出院子,屋前和边上车庫的灯都会在这一夜晚一直开着。有时会站在二楼的窗前看着街上孩子们走近时就赶紧下楼准备,不等他们按门铃就拿着糖果开门等候,像是自己过节一般有趣。
 
今年不知为什么等到了很晚才只来了一批小孩,妻子想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他们,小孩却有趣的说够了,够了,每人只接受一把糖果,然后又高髙兴兴地去敲隔壁邻居家的门。
 
打开报纸看了一下有关万圣节的报道,文章中总会提到一些关于孩子们安全提示,诸如警惕性犯罪者,不要和陌生人多说话因为他们可能是恋童犯,在让孩子吃糖果前家长要检查一下包装是否完好等等。当这些语句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和社交媒体上时,家长们对让孩子沿街敲门讨要糖果的游戏越来越持谨慎的态度便应该可以理解了。
 
以前单位里从来都没有提及过要庆祝万圣节,但自从来了几位从英国移民来的IT职员后,她们便提议大家都要打扮一番来上班,而那年的万圣节正好是星期五,通常的着便装日。大概是每年看着孩子们过万圣节挺眼馋的吧,已经是做父母的人自己也想参与一回的原因,居然大家表示同意,而年轻人则自然是更为兴高采烈。看看大家都兴致很髙的样子,自己也不能不参与,扫了大家的兴。打扮得太过怪异似乎也不太习惯,于是便去店里买了一副惨白的面具第二天带着上班。
 
平日里穿着西装领带,正装外套的男女同事或是穿着奇装异服,或是带着假面具在办公室里走来行去,看似有些滑稽可笑地体验了一回万圣节。但毕竟都是成年人,而且又是在办公室这一特定的场合,大家还都是很保留地玩了一次儿童游戏。童心,童趣的展露也是分场合,有些快乐只能和家人和朋友们分享。
 
万圣节一直流行着这样一个令孩子们觉得好玩的口号 "Not 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蛋”。在印象中自己的家有过一次这样被报复的经历。那是多年前,因为前来敲门收集糖果的孩子特别多,准备的糖果看似有些不够分,又不想出门去超市再买些回来,于是便给了后来的孩子每人二三颗而不是每人一把糖,虽说当时看到孩子有些失望的情绪,但也没太在意。第二天早上出门时发现车道上散落着好些乱枝枯叶,想了想一定是孩子们的杰作,看来少给或是给的不满意与没给等同,只能是又好气又好笑,自认倒霉。
 
其实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曾淘气过,都曾犯过在大人们看来淘气,捣乱,恶作剧等坏事,被邻居上门告状而受到大人们训斥的经历。现在的孩子从某些方面来说与我们那时相比要规矩,听话许多,他们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化在玩电子游戏和网络中而少有户外与小大伙们玩耍,打闹的时候。
 
无论如何,让孩子们过早地心智成熟而失去童年的快乐与自由的梦想空间,对于他们的未来并不是件益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