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黑泽明的电影《青春无悔》和京都大学

(2015-01-10 17:04:38) 下一个
颜真卿的《勤礼碑》集字:京都大学



黑泽明的电影《青春无悔》和京都大学

      1968年夏天起,东京大学校内爆发纷争,骚动持续了半年多,文部省宣布中止1969年的东大入学考试。原本要报考东京大学的森重文,只好去报考京都大学,进入数学系就读。1990年,森重文获颁菲尔兹奖(Fields Prize),接受朝日新闻访问时,笑说:「当年如果进了东大,今天也许就无缘拿到菲尔兹奖了。」

        2001年,野依良治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记者请问,到那时为止,所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福井谦一、利根川进,加上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广中平佑、森重文;除江崎于玲奈(京都三高毕业,再上东京大学) 之外,为何都是京都大学毕业的?野依良治说,这可归因于京大的两大传统:基础重视、反骨精神。即尊重学术研究的自主性和思想的独立性,不随顺官僚和流俗。

  1931年,九一八沈阳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气焰高涨,对外增兵,对内加强思想统一的工作,斗争的矛头也指向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人士。1933年,京大法学部的泷川幸辰教授,在著作中对于「通奸罪」只适用于妻子一方的法律提出批评,因此受到攻击,被指为是共产主义的学说。文部大臣要求校方将泷川免职,校长不从;泷川被迫停职,法学部全体教授提出辞任抗议;校长换人,接着泷川和一些教授被免职,学生的抗议活动也随之爆发。这就是泷川事件,京大师生为了学问的自由和大学的自治,与官僚体系激烈抗争,展现学风士格的一段历史,也称为京大事件。二十年之后,泷川幸辰成为京大第十五任校长。

     黑泽明战后的首部名作《青春无悔》即以此为背景。八木原教授之女幸枝与父亲的学生同游于吉田山,学生们欢唱着「自由的摇篮、学问的圣地」,幸枝与两位学生的波折恋情于焉展开。京大事件导致教授辞职;一位学生因对自由主义的信仰,投入抗争活动被捕入狱,获释后仍不改其志;另一学生则和现实妥协,考上检察官。幸枝几经转折,找到所爱;接着灾祸横来,幸枝失去爱人,仍无悔地坚持信念。全片反映,为了自由理念而与国家集权体制对抗,个人所承受的牺牲与挣扎,这是驻日联军最高司令总部(GHQ)奖励的一部民主主义电影。

    长久以来,一直有京都大学的留学生向校方表示,毕业证书之外,希望还另有一具记念性的信物可带走。为响应此请求,2008年,京都大学特别请人设计以京都特产的绢制成「学位纪念肩带」,在毕业典礼的研究生学位授予式送给学生,上面印有英文和汉字的京都大学字样,汉字的字体是取自唐朝颜真卿的《勤礼碑》集字而成,以颜真卿「守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风骨,来彰显京都大学传统的信念和反骨精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