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英雄纪念碑

(2014-12-18 18:06:58) 下一个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最后一天,选举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再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通过了在北京天安门外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和毛泽东起草的碑文。
         当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宣读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
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纪念碑正面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是将毛泽东的手书,重新编排而成。碑文则是由周恩来题写。为何要说:”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1840)年,从那时起” 呢?这要从鸦片战争和林则徐说起。

    1989年八月,江泽民接任中共总书记之后第一次来到清华大学。在主楼会议室和师生代表面谈,他对学生说:「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读一点近代史,特别是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要好好了解。」并念了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汪道涵、江泽民、温家宝在不同场合都引用过,以为爱国者当如是。

     清朝中叶,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大量销往欧洲,英国希望中国能更开放通商,但清政府不积极响应。长期下来,英国方面形成庞大的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人藉由在印度等殖民地大量种植鸦片,再走私到中国。鸦片大量的流入中国,对民众健康的危害,以及中国白银的流失,逐渐形成动摇国本的大难。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开设私塾的教书先生。林则徐自幼随父入塾读书,十四岁中秀才。1804年,参加乡试,中举人。1805年,入京会试落第。回福州开设“补梅书屋”授徒。之后,至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处理商贩洋船往来的文书记录,开始了解鸦片走私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受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为幕僚。1812年中进士,之后在京供职七年,做过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撰文官、乡试考官等工作。再外放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1832年授江苏巡抚。1838年,林则徐在湖广总督任上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粤查禁鸦片。开始了与英人的鸦片斗争。

     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并整顿海防备战,数败英军。英军转而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再前进天津海口。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议定草约,承诺割让香港。清政府怒而对英宣战,战事失利,尝到了西洋船坚炮利之可怕,被迫签定《南京条约》,开了五口(上海、宁波、广州、厦门、福州五个口岸城市)通商。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优惠国待遇等特权。美、法各国也接着威迫清政府一样签订下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形成瓜分中国之势。

     鸦片战争后,道光皇帝惊恐求和,归咎于林则徐,将他革职并充军伊犁。林则徐于西安途中有诗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给家人,其中有句: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自言年老力薄,恐怕难再承担重任,但只要有利于国家,仍将不计祸福全力以赴。

他到新疆协助兴修水利,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呼吁警惕帝俄威胁。林则徐如是说:“英夷何足深虑,其志不过鸦片及奇巧之物劫取中国钱帛而已!余观俄国势力强大,所规划布置,志实不小……俄夷则包我边疆,南可由滇入,陆路相通,防不胜防,将来必为大患。”1843年,林则徐作《除夕书怀诗》:“谪居本与世缘睽,青鸟东飞客在西。宦味直随残腊尽,病株敢望及春荑。朝元旧忆趋丹阙,赐福频叨湿紫泥。新岁傥闻宽大诏,玉关走马报金鸡。” 表达了希望再被起用及思归之情。因在新疆建设有功,1845年,林则徐在哈密奉旨释放,起程赴京,途中在玉门关接旨,以六十高龄署理陕甘总督。

   听到林则徐再被起用,友人作诗:“最难西域生还,喜听东山复起。”因邓廷桢在陕西巡抚任内逝世,遂令林则徐接任。邱景湘因案被遣戍出关,过陕西相见,林则徐写联「偶然风雨惊花落,再起楼台待月明。」赠之。这可说是历经困境,自励励人之语。他痛心整个民族面临惊世变局,社稷动摇,预感将来风雨过后,唯有重整根基,发展出新的文化,来指引其前途,民族才有复兴之望。

    1850年春﹐因病辞职回乡。林则徐在自滇返闽途中,因胡林翼之引见,于长沙湘江邀晤左宗棠,这是两人一生中唯一的相会。林则徐将在新疆所积地图资料交付左宗棠。此时,林则徐年已65岁,左宗棠时年37岁。不久,道光皇帝卒,咸丰帝继位。36年之后(光绪甲申) ,左宗棠至闽,受邀为《林文忠公政书》作序,犹有” 展卷数行,犹彷佛湘江夜话时也” 之语,当时林则徐告以:“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

林则徐回到故乡,仍领导福州的士绅与英人周旋。当时广西天地会﹐洪秀全等组织的拜上帝会也逐渐活动。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军务前往镇压。林则徐抱病起程,逝于途中。左宗棠悼之曰: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逆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