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沈舟側畔千帆過:管惟炎、方励之

(2014-12-13 00:07:52) 下一个
沈舟侧畔千帆过
 
1980年代,温元凯在《中国传统文化潜结构的改造》指出,中国社会中有“枪打出头鸟”的危机。对于自己“话是不是讲得太尖锐了?”或“勇气来自那里?”他自答:“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但为了祖国的改革大业,他引用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明自愿做改革的前行者,明知前有险阻,只要能摸索出正确方向,供后来者跟进,即使本身遭风浪打击而停摆,也在所不惜。期望将来改革开放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梨花开”。
 
2003年,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唯一定居台湾的院士,管惟炎教授因车祸在台中过世。
 
  管惟炎、方励之担任正、副校长时期,在安徽合肥的科大曾被中央领导肯定为“民主办学走在全国最前列”。一九八六年底,因地方选举事件,在科大引发学生上街游行,学潮立即漫延至北京、上海的高等院校,中共中央采取强势压制。八七年初管惟炎、方励之都被免职,胡耀邦也以“违反党的集体领导”被要求检讨,辞去总书记。
         
     曾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说过,许多搞学生运动出身的中共干部,多荒废了学业;在打下天下后,还能重下苦功学习,“从红小鬼变成大知识分子”如胡耀邦者实属少数。因抗日和痛恨国民党腐败,管惟炎少年就投身共产党的学生运动,抗战时主编过地下刊物《寒星》,因年年战乱,高中都没能毕业,后来留学苏俄成了物理博士,在中科院工作多年后,接掌科技大学,可说是又红又专的高干。六四事件,眼看许多新中国培养出的年轻一代蒙难,对他是一种理想的破灭。他利用机会辗转来到台湾,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取得中华民国身分证。
   
       若无管惟炎的包容和担当,当年在科大的方励之、温元凯都不可能那样名动全中国。当年温元凯在大会上对学生们说:
 
”你们中间存在着头脑发热的年青人把好事办砸的可能性,有帮倒忙的可能性。”
 
学潮还是发生,埋下八九学运的种子,胡耀邦、赵紫阳相继下台,中国大陆的政经发展因此而发生大转折。历史发展的潜规则和社会变化的动力所在,或许一时不易为当时人所察知;将来在改革的千帆过尽之后,人们或许会再想起管惟炎这样的人,在人生和社会风雨中不幸触礁的先行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