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哪管东师入沈阳(九一八事变,1931 )

(2014-11-23 16:07:01) 下一个

哪管东师入沈阳(一八事变,1931 )

悲伤中原一身是血,生生地被割去了这一条胳膀!”       臧克家

 

 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取得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的控制权,关东军以护路为名驻扎在铁路沿线。1906年,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曾任台湾民政长官的后藤新平,被调任为首任总裁,以满铁公司的名义实行其殖民经略,大量移入军民,对满洲进行全面开发。日本实质控制了南满铁路治线重要地区,满铁有如日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

1931917日,美国飞行家林白,抵福冈。原定18日飞抵南京,因天候不佳,南京各界候机不至,才知已改为19日抵南京。然而919日,南京各界欢迎林白之时,却惊闻一个更大的消息。

9/20申报的标题:

日军大举侵略东三省林白飞机过沪飞京李、吴、张三中委电劝粤方取消敌对形势一致救国日军无端寻衅,自行炸毁南满路,捏称系我国所为因东北的局势, 李石曾、吴铁城、张继等要求两广方面不要再和中央对抗。张学良在北平电令马占山任黑龙江省代省主席兼军事总指挥。国民党元老、北平民国大学校长马君武发表《哀沈阳》诗:
   “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919日胡适的日记有:今早知道昨夜十点,日本军队袭攻沈阳,占领全城。中国军队不曾抵抗。午刻见《晨报》号外,证实此事。此事之来,久在意中。八月初与在君都顾虑到此一着。中日战后,至今快四十年了,仍然是这一个国家,事事落在人后,怎得不受人侵略!蔡元培在致鲁迅的诗,也责问:「养兵千日知何用?大敌当前暗不声!」九一八事变,使蒋介石的剿共行动备受批评。要求停止内战的呼吁,尤其是来自两广军人的压力,造成蒋介石短暂的第二次下野。

 

1932年,一月,先是锦州失陷,张学良军队以保存实力为由,退居山海关之内。1932年,218日,日本安排 “独立宣言”,脱离国民政府,以“王道乐土、五族协和” 为口号,三月一日,又发出满洲国建国宣言。日本军部又宣称热河为「满洲国」领域,决定进兵。39日,日本操弄「满洲国」成立,溥仪在新京(长春)就任“执政”1932昭和7515日,日本首相犬养毅在总理官邸被海军军官刺杀,是为五一五事件。日本军部更为扩张。日本占领东北,深痛刺激了北平教育界人士,19325月创刊了《独立评论》。胡适、丁文江、翁文灏、蒋廷黻等人具名的发刊词说因为我们都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的精神。不依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人的言论来发表我们各人思考的结果,这是独立的精神。

 

19321月,以李顿为首,五国代表参加的国联调查团成立。918日,国联公布了调查报告的内容。1933218日、宋子文、张学良自北平到承德,誓言保卫热河。当时的张学良职务是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223日,正当国际联盟开会期间,热河战役爆发。在224日国际联盟大会,基于李顿报告书,以42票对1票,声明不承认满洲国,要求日本退出满洲。日本随之宣布退出国联。东北军节节败退,34日承德失守,热河最后遭日军占领。汤玉麟主政热河多年,暴政虐民和腐败,又不战而逃。以致于民怨沸腾,欢迎日满联军。

    1933年,3丁文江在《独立评论》发表《给张学良将军的一封公开的信》,说若是还要保全所谓实力所谓地盘,坐等着您的政敌纷纷起来攻击您,惹起极大的内争,摇动全国的政局,使中央帮您的朋友一个个受累,这是最下的下策。奉劝张学良引咎辞职。41日,章太炎、马相伯、沈孚恩发表宣言说:“全国人民,今日应急一致奋起,以政府以有力之督促,务使东北半壁河山,不至自我沦亡,黑山白水,不至就此变其颜色。

胡适也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去年夏间曾劝先生辞职,当时蒙复书表示决心去职。不幸后来此志未得实行,就有今日更大的耻辱。然先生今日倘能毅然自责求去,从容交卸,使闾阎不惊,部伍不乱,华北全部交中央负责,如此则尚有自赎之功,尚有可以自解于国人世人之道。若不趁蒋、何、黄诸公在此之时决心求去,若再恋栈以自陷于更不可自拔之地位,则将来必有最不荣誉的下场,百年事业,两世英名,恐将尽付流水了。行政院决议汤玉麟免职查办。张学良终于辞职以赴欧洲治疗托辞出国。

1934年, 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1936年,日本发生226事件,青年军官杀害政府要员,广田弘毅组阁,提出五百万人移民满洲的计划。1937年,启动满洲开发五年计划,在满洲国任次长的岸信介负责产业工作,致力重工业开发,满洲成为日本战时的补给基地。

战后岸信介成为战犯,其后被释放,再登上首相之位。岸信介、椎名悦三郎等有满洲经验的人士在日本战后的财经界扮演重大角色。岸信介又利用濑岛龙三、笹川良一等反共右翼人士和韩国、台湾的政权来往,组成世界反共连盟。岸信介被称为昭和怪物 ,其弟佐藤荣作、外孙安倍晋三都当过日本首相。

(作者:陈健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