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个人资料
正文

和而不同强哉矫(胡适,1891~1962)

(2014-11-19 19:54:47) 下一个

和而不同强哉矫(胡适,18911962)

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           胡适

十一世纪波斯学者Omar KhayyamRubaiyat《鲁拜集》,最流行的英译本是由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Edward FitzGerald译写的,由波斯文、拉丁文、再到英文,实在很难说,到底还剩下几分原义?或更多的竟是译者的再创作?

 

 1920 年,任教于北大的胡适,译《鲁拜集》的一段,送给即将赴美国留学的罗家伦。胡适以《希望》为此诗命题:

要是天公换了卿与我,

该把这胡涂的世界一齐都打破。

再磨再炼再调和,

好依着你我的安排, 把世界重新造过。”

这一段的英语本译文是:Ah Love! could thou and I with Fate conspire To grasp this sorry Scheme of Things entire, Would not we shatter it to bits -- and then Re-mould it nearer to the Heart's Desire!”

(按,物理学家黄克孙所作的《鲁拜集》节译本,将这一则四行诗衍译成:

梦游昨夜到天池,

欲借神明剑一枝,

斩碎三千愁世界,

从头收拾旧须弥。此译文,较之英译本文,可说已是另行创作了。

 

 1917年北大的入学考,胡适批阅到罗家伦的作文试卷,给了满分;罗家伦的数学是零分,蔡元培同意破例录取之。1919年五月四日,罗家伦做为学生运动的代表撰写《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其中说: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这些语句,将五四运动的浪潮,推向了全中国。

 

1953 年元月 10 日,罗家伦在台湾发表新诗〈送给适之先生〉,其中一段:

 你永远说你心上要说的话,

可是你永不给人家困恼;

因为你任何的批评,

里面带着无限的同情。

人家说你「和易近人」,

可是在正义和主张上

你却能和人争。

请你不要骂我用古文的滥调,

真是:和而不同强哉矫!

 

 一九五七年,朱家骅被蒋介石所逼辞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原本无意接任,但担心张其昀(国民党中央委员)可能接任,为了故友「蔡元培、丁文江、傅斯年的遗业」不致为国民党所掌控,胡适只好接任。余英时以为,胡适此举是守住了「自由主义派学人的唯一学术事业」。

 

一九九八年,为了修好美中关系,柯林顿总统访中,在北京大学的一场演说有做电视实况转播,他的写作班子在讲稿中引用了胡适的名言: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

 这是相隔半世纪后,胡适这个名前缀次以一正面形象,公开的回到北大和中国大陆。 然而,胡适这段话的下一句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仍被省略去了。

 

   20105月,北大中文系以百年系庆的名义,系主任陈平原请系友黄怒波捐资设立胡适人文讲座,请来哈佛大学的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为首讲人。陈平原事先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了《讲座为何是胡适?》,他说:硬要说以胡适命名此讲座乃别有幽怀,也并非毫无道理。作为北大人,我对适之先生有一种歉疚感。翻阅上世纪50年代三联书店出版的八辑《胡适思想批判》,不难明白当年的批胡,重头戏多由北大人主唱。 就这样以讲座之名, 胡适回到了北京大学。(作者:陈健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