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城,必须要有古建筑,而一个伟大的古城,则必须要有伟大的古建筑。埃及的开罗有金字塔,意大利的罗马有万神殿和斗兽场,而支撑起伊斯坦布尔这座古城的伟大建筑则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位列伟大的建筑,既是因为悠久的历史,也是因为宏大而独特的结构。公元532年,东罗马拜占庭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平息了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尼卡骚乱后,决定在骚乱毁坏的大教堂原址上重建一座更加宏伟的大教堂。查士丁尼的想法是,新的大教堂要以罗马建成于公元125年的万神殿为蓝本,但又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此他聘请了力学家建筑师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共同主持这一工程。
工程进度堪称神速,五年之后的公元537年12月27日,大教堂落成并成为东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大教堂。但是十来年之后,公元553年及557年前后两次大地震毁坏了大教堂的大穹顶。此时原来的建筑师伊西多尔已经离世,其侄子伊西多拉受聘重建大穹顶。伊西多拉总结了以前的经验,穹顶增高6.27米后成为完美的半球形,穹顶底座因此只存在垂直方向的受力。修重工程前后持续了五年,公元562年12日23日大教堂举行了重新落成典礼。此后至今一千四百多年,大教堂历经数次大地震而巍然耸立,堪称力学和建筑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圣索菲亚大教堂借鉴了罗马万神殿的圆顶设计,但又有独特的创新。万神殿穹顶呈半球形,而底座是圆柱形立墙,穹顶底面和立墙顶部可以做到无缝连接。而圣索菲亚也有半球形穹顶,但底座却是四个大小相同的立拱围成的四边形。穹顶的底面是水平方向的圆形,而四个立拱则是垂直方向的圆弧,穹顶只和立拱顶点有接触。穹顶底面和相邻两个立拱之间的三角形曲面,数学上极为复杂,但设计者求解出答案并且修建得也完美,可见当年的科技并不是文艺复兴人士所说的只有黑暗了。
圣索菲亚大教堂屹立千年而不毁损,建筑方法是另一个因素。大教堂和穹顶初看只是普通的砖石結构,但其实和现在的砖石结构很不一样。现代的砖石结构中砖石是主要材料,砖与砖之间的泥灰很簿,只起粘结的作用。而圣索菲亚的立墙和穹顶,砖块很薄很长,之间石灰和砂粒形成的混凝土远厚于砖块。所以严格的说,圣索菲亚立墙和穹顶不是砖石结构,而是砖块增強的混凝土质地,整体性特別好,所以才历经千年而巍然耸立。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古代建筑奇迹,其盛名早已仰慕很多年了,但直到现在才得以亲临其境。早晨起来后,我们俩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去大教堂,要亲眼见证教堂朝日辉映的美景。看谷歌地图,圣索菲圣大教堂在东南方向。途中路过一道城墙的入口,值岗的门卫告知说是托普卡帕老皇宫过去花园的正门。花园正门过去不远有一条上坡的小巷,坡上小巷外面左边是老皇宫正门,右边即是大教堂。时值早晨七点过,还没到老皇宫及大教堂开门的时间,售票处也还没开始售票。
我们继续往南,看谷歌地图,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南边的蓝色清真寺之间有一个广场,很宽大,应该可以看到大教堂的全貌。广场上的视野没让我们失望,宏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从东到西全一览无余。东边金色的朝阳跨越广阔的空间,投射到大教堂和周围的林木上,光线所及,原本的色彩上再添上了一抹熠熠的金辉。当然我们也没错过这一美好的光景,拿着手机横幅竖幅,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下了朝阳中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然后我们回酒店吃早餐,等我们再问到大教堂的入口时已经上午9点半还过了。入口前早已排成了长队,有几十米长,无奈,只有跟着排了。幸好速度还算很快,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就进了索菲亚大教堂。也不知是何缘由,沒让我们进底层主厅,只能上二楼。底层当时也没人,也沒见人做祈祷,但却不让进去,是这次的一个遗憾。
其实二楼柱廊这种设计很独特,左右两侧和大殿后方三面环绕,世界上其它大教堂也少见。进了教堂里面,大教堂的设计看得清楚多了。教堂大厅正中最高处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穹顶底座一圈是41个窗户,既是釆光,又可以減轻穹顶重量。大厅呈正方形,四边是巨大立拱支承着中央的巨形穹顶。支拱下面墙体的设计也颇俱巧思,东西端顶部是半圆拱,半圆拱下部又是三个小的半圆拱,看着很优美。南北两面则是半圆形的墙,墙上开着大小不同的半圆窗,既整齐又富于变化。
教堂底层和二楼的圆拱形柱廊,立柱和墙面都是紫色的大理石,颇有一种皇家的气派。上面的半圆拱在拜占庭时期,曾经装饰着用彩色马赛克拼成的各种圣像。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论沦陷后,新的统治者穆罕默德二世不仅将城市改名,同时也把大教堂改成了他的皇家清真寺。按照穆斯林的戒律,清真寺里不能出现偶像,之前教堂里的那些马赛克圣像全部用墙壁涂料给覆盖了。
上世纪初1923年10月,土耳其著名的将领凯穆尔领导成立共和国之后,圣索菲亚于1935年改为博物馆,以前涂料覆盖的马赛克镶拼圣像又重见天日。但现任总统埃尔多安2014年上台后,改变国父凯穆尔制定的世俗化国策,重新开始伊斯兰化,并于2020年将当时的圣索菲亚博物馆改回为清真寺。不过改为清真寺后,教堂大厅里面的圣像没有像以前那样用涂料覆盖,而是用几条悬垂的白布帘遮挡视线。但上方三角曲面四个天使的拼画仍旧保留着,说天使不是世间人物,不算是偶像。
二楼回廊还有几幅马赛克圣像可以看见,解释是回廊不算是祈祷场所,画像看成是墙上的装饰,不算崇拜的偶像。幸好有这种适度的宽容,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这些千年前的镶拼圣像。一幅是耶穌,圣母马莉亚和施洗约翰的三圣像,另一幅是耶稣圣像,背景金碧辉煌,全是金底的透明水晶镶嵌而成的。
离开圣索菲亚大教堂,已经是上午11点半。站在大教堂南边的广场上回首北望,正午明熙的阳光之下,圣索菲亚大教堂看起来很像一座硕大的城堡。自从公元537年大教堂落成以来,历代不少拜占庭的皇帝和奥斯曼王朝的苏丹都想在这座宏伟的建筑上留下自己的印迹。他们加建了各种附属建筑,楼上盖楼拱上加拱,层层叠叠,所以到今天大教堂又似一座古老的城堡了。
下一步的安排,就是参观广场南面的艾哈迈德苏丹蓝色清真寺。蓝色清真寺是第14任奥斯曼苏丹艾哈迈德1609年主持动工的,并于八年后的1617年落成开幕。落成后,蓝色清真寺即成为艾哈迈德的御用清真寺,上世纪土耳其共和化后大清真寺又是共和国的国家清真寺。
不过等我们从面向西面的入口进了清真寺的方院后,才知道正好赶上穆斯林信徒们的祈祷时间,我们这些非信徒访客要等到下午一点以后才能入內,于是我们去附近街上打点午餐。然后等到下午一点,我们才得以进入清真寺。进入前,来访者都要脱鞋,放在门边指定的地方。女士的头发也不能外露,我家太座没有头巾,就临时用围巾遮头发。
蓝色清真寺,几个穹顶都是蓝色,我以为里面应该也是蓝色的。但入内后很出乎意料,里面的颜色除了浅黄就是金色,地板上铺的也是大红色的地毯,都和蓝色不沾边。也许这些色彩看起来富丽堂煌,但不够深沉,和这一祈祷场所的身份不是很相配,所以观感不是太满意。
下午剩下的时间,就是看地下水宫 Basilica Cistern。看谷歌地图,地下水宫就在圣索菲亚西边,过了大街就是。我们找寻了几个来回,最后才在街角附近看了一个像是售票处样的平房。到近处一打听,是水宫的出口,而入口在旁边大街上。到入口一看,原来就是那里呀。中午吃午餐时,我们来来回回路过了两次。当时我们心里一直犯疑,附近又没明显的景点标志,为啥又有人排队。排队的年轻人多,所以我们还以为里面有啥子演出呢。
地下水宫,应该算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个古建筑奇迹。这个地下水宫有140米长,70米宽,比一个田径场还大,可蓄存十万吨水。水宫是查士丁尼大帝时期建的,基本上和圣索菲亚同一时期,当时地上是一座柱廊式教堂,所以这个地下水库才得名为地下水宫。
地下水宫名为地下宫殿,而实际看起来也像是一座宫殿。里面有12行336根石柱,每根都有精工雕刻,98根是科林斯立柱,其余都是多立克柱式,立柱之上是圆弧形拱顶,历经千年而无毁损,可见设计之精巧施工之卓绝了。水宫里面还有两根立柱,底座是希腊神话女妖梅杜莎的头像雕刻。神话传说和女妖对视后,视者会石化,所以石雕头像只能倒放或侧放。
晚上的晚餐,没有预先商议,我们两人都同意去圣索菲亚西边大街上那家土耳其餐馆。中午路过餐馆时,那个穿着好像是中欧哪个国家的民族服装的高个头女子很热情的和我们搭话,当时时间太紧,我们说晚上可以考虑。另外,里面还有一位身穿当地服装包着白色头巾的土耳其妇女正在摊薄饼,那个画面颇有异域风情,也是我们选这家餐馆的另一个缘由。
餐馆里面土耳其风情十足,就餐席地而坐,座位是土耳其花纹的靠垫,矮桌铺着土耳其绣花台布,浓浓的土耳其情调。点餐时我点是土耳其牛肉烧锅,太座她要了门口现烤的土耳其薄饼。餐馆店主是一个壮壮实实的中年男子,看像貌不像是当地土耳其人,倒有些和维吾尔族挂像。上菜时,他特的为我们摊开土豆泥,然后浇上烧牛肉。他一边做一边对我们说,他是特地为我们做的。感动之余我们不知说啥好,以握手言谢。
其实他也要感谢我们。我们进去前只有一家食客,我们进去后又选择了靠窗的座位,无形中增添了人气。不少人路过时看到里面的我们,都住脚拍照。很快更多的食客进来了,当然不免也要拍照留念。大家来土耳其,当然就是想体会当地的风情,越浓越好。这种土耳其风情的餐馆,当然吸引人。等我们晚餐后离开时,餐馆已经满座了。
晚上,我们又回到圣索菲亚和蓝色清真寺之间的綠地。这是一个晴朗的秋夜,下弦月挂在南边的天空上,姣洁而明朗。广场上,往北是东罗马拜占庭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往南是奥斯曼王朝的蓝色清真寺,西边的广场中央则是古埃及新王朝的方尖碑。三个古老的文明汇集一处,良辰美景,夫复何求。
老兄去过摩洛哥么?casablanc 安全么?
端个小板凳坐下,继续读错过的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