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褒贬不一。我们毕竟距离高层太远,真假内幕,虚实政治,难以分辨。但是,那个历史转折时期在我个人的生活中也非常重要,愿意将真实的记忆与大家分享。——
1980年,学校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学生论文大赛,我也参加了。
当时王蒙有一篇短篇小说《春之声》,内容都记不清了。只是其中写道,透过车窗主人公看见月亮是方方的。我和一位男同学合作的关于王蒙的新写作手法的论文题目就是《方方的月亮》。论文得了二等奖,在发布的海报上,有人恶作剧地把题目《方方的月亮》改成了《我的月亮》。
可恶的文科生啊!
那位男同学也结婚了,两口子都是上海知青。我们平时关系都不错。对此暧昧的捉弄也就一笑了之。如今,他在国内已是小有名气的文艺评论家。
可是,有的文章就无法笑过去了。77级和78级当时都分别成立了文学社,定期在划定的报栏里出自己的板报。有个77级同学在文学社的板报上发表了一首长诗,抨击1979年的大型访日代表团“中日友好之船”上都是达官显贵及其子女。
一时间气氛紧张,校系领导都一脸凝重来看这张板报。自然,这成了当年学校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典型事件。好在经历了文革,那种把人整到无路可走的时代毕竟过去了。
但是毕业时这位同学的分配还是受到影响,虽说理由冠冕堂皇:“哪儿来哪儿去”,他回到原来高考前的工作单位黑龙江的一个小县城。我们系主任爱才,为他四处奔波,终于留在了哈尔滨,在省卫生厅办一张健康小报。对他而言,实在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后来,他去了深圳,在深圳青年报当副总,“六四”到美国,继续“拿起笔做刀枪”。
在他众多火药味浓烈、咄咄逼人的文章里,他还写过一篇回忆大学老师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感激和温情。我想,那是真实情感的流露。
• 在美国写什么文章怎么写就太容易了 -花似鹿葱- ♀ (0 bytes) (6 reads) 09/27/2014 postreply 16:33:38
• 怎么个继续法? 报告美国TG进来有一亿推挡。 -hfhfndt- ♂ (36 bytes) (12 reads) 09/27/2014 postreply 16:37:21
• 这位运运也不容易。记得约在10来年前, -吾道悠悠- ♀ (409 bytes) (48 reads) 09/27/2014 postreply 22:40:46
• 那个哥儿们也许年岁大了觉得到底把饭吃好一点更重要了呢。 -滚子刀肉- ♂ (0 bytes) (5 reads) 09/28/2014 postreply 09:34:16
• 那时的《收获》每期都好看, -聂耳- ♂ (0 bytes) (4 reads) 09/27/2014 postreply 16:13:49
• 我一直加我亲戚寄《收获》,《当代》,《十月》,《上海文学》等给我。 -数字证- ♂ (0 bytes) (3 reads) 09/27/2014 postreply 16:48:24
• 那时还真有一些好作品,而且有些有深度的作品。 -hfhfndt- ♂ (209 bytes) (16 reads) 09/27/2014 postreply 16:48:31
• 王蒙的《春之声》当年很喜欢读,记得主要是描写主人翁从欧洲出访回国后, -吾道悠悠- ♀ (318 bytes) (46 reads) 09/27/2014 postreply 19:53:44
• 王蒙总是在探索一些新的表现手法,他还写过坚硬的稀粥,很少用标点符号的。 -花似鹿葱- ♀ (0 bytes) (2 reads) 09/27/2014 postreply 20:13:18
• 所以早上还是吃泡饭最舒服。 -数字证- ♂ (0 bytes) (1 reads) 09/27/2014 postreply 20: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