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最近我们社区有点热闹或者说有点"闹心"。起因是前几个星期,一位年已半百的亚裔华侨朋友,回到家乡与未曾谋面的四十多岁女子成婚。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更应该贺喜才对。问题是老兄的太太今年初经历了几年的癌症折磨后才去世,周边的朋友们情绪还没缓过来, 因而每次见面大家都想着安慰他。
谁知老兄这么快就翻篇了,有朋友听到他娶亲的消息都不敢相信, 有的还掉下了不解的眼泪, 大家难于接受的是这情感变化太快。倒是有些男士们反而觉得满能理解,正壮年完全可以开始新生活嘛。 有意思的是, 他的有些朋友在其太太去世时没与他谋面, 现在遇上了, 都纷纷向他表示沉痛地慰问,老兄一边深表感谢,一边又说刚刚娶了新太太, 搞的朋友们目瞪口呆, 张口结舌,不知说什么好。
说到这, 让我想起前几年发生的一个类似故事。一老外朋友也是这把年纪,太太不幸患癌. 记得当时我们还帮他回中国买过牛黄之类的补药,但最后也是没有挺过来。他们夫妇关系很好, 也很关照中国朋友, 所以我们常有机会见面相聚。当时想,他肯定会开始新生活, 但是没料到,也是在一年内, 与一年纪相当的女子结婚了。 当时琢磨虽然有点快, 但对于老外好像可以理解, 一来他们认为人去走了就上天堂,没有那么悲悲切切, 二来也许他们是“情感动物", 更需要伴侣。总之,他这么短时间再婚,朋友圈里反响不大。
这回华侨老哥的举动,让俺们大伙诧异主要是他跟我们一样,会国语彼此文化相通, 大家整天在一起耍。因而我们不免就戴上我们的眼镜来看待这桩急促的婚姻, 难免会去质询“人的情感到底有多深",“一份情感能守多久”。想来这朋友文化与生活背景与我们不同, 所以关于情感可能跟上面提到的老外也许是一个思路。他们这么快成婚,并不是之前不爱他们的妻子,也并非情感之“变心”, 反而想的是从现在到未来的生活, 确实人不能总沉浸在过去。
其实这档故事,在我们生活中也时而见到。一个朋友说, 他妈妈去世了, 下葬那天他和老爸对着墙壁哭, 多让人心酸的一幕,结果没过多久老人家又结婚。 搞笑的是, 以前他爸和她妈常常因为她妈打麻将吵架,现在他爸倒是天天接送新太太去麻将馆。
有朋友说,一般男人都比女人无情,大部分男人都会短时间内就再娶,相反女人反而孤独终老的多,原因是男人进化慢,是懒散的动物,生活离了伴侣就是不行。看看周边, 单身男子真不多见, 倒是单身女子不少。对于再婚,男女也许着重点不同,男人想的是有个陪着就行了,女人则想的是重新生活,情感理念上要求更高一些, 这样反而失去了很多机会。 再不再婚,多长时间再婚,都是个人行为, 无可指责,关键是人观念上的变化。人毕竟活在现实中,至死不渝相守的情感多在文学作品里躺着 -:)
不要把自己变成别人的重担,两人同行的时候互相扶持,离开了就彼此珍重好了!
》我看大家脑中多少有点封建余毒,认为守一段时间好得多(砖头轻拍,哈哈)
也许 -:) 需要多西化,西化...
>>男人和女人不同,特别是年纪大了以后,男人比女人更怕孤单。女人别男人更会排解孤单。
有道理 。
个人理解。
》可能就男人对女人的感情来说,“女人”更像个集体名词。
对情感,是不是男人用左脑, 女人用右脑 -:)
》嗨,换妻如换衣,情何以依?!
您这态度更明确??
》这种事我见过、听说过,国人中经常有。这和那男的是哪国人没关系。
本文没有以国别来论事,只是说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对此事的态度及接受程度可能会有差异 -:)
》我初中的数学老师病逝后,他的貌美如花的老婆两个月后就改嫁了。
反向个案,而且来得更快 -:)
》鳏夫与寡妇在再婚这个议题上是否因为性别不同而导致截然不同的表现,
从大数据来看, 还是有一定倾向性的 -:)
》女人婚前善变,男人婚后善变,彼此彼此。
男人婚前善变,男人婚后还善变 -:)
》岂料当年11月梁实秋结识了43岁的歌星韩菁清后,立马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忘年恋中,
也是个好个案 -:)
》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女生想找也没有人选的情况。
俺身边也有类似的情况 -:)
>>我有个朋友太太去世后几个月他交了女朋友, 一个和他很要好的朋友跟他吵, 打电话骂他.
人是满复杂,情感这东东就更复杂,有人出得来,有人出不来,所以站的角度不同, 态度就自然有差异,有时人想走自己的路真不容易 -:)
谢谢你的分享!
你说的有些真实性,但轻重、难易还是有分别的。 因为 “灯坏了,马桶堵了,需要搬点重物...” 这类事情不是每天发生的。 尤其是男女更趋平等的新家庭,那么女人对昔日视为粗活或者技术性的工作,如维修电灯,也都要接过手去了。 而且许多 多数由男人担任的工作都可以由工人解决,正因为它们不是天天发生的。 古人说妇女 “操劳井臼”,现代的男人不一定都能 “操掌水电”。 我认识许多家庭,房屋内外修补性质的工作一概委托一个熟识的 handyman 解决,非但做得快而好,而且不需要烦恼 搜寻零件、缺乏工具的问题。 年轻的男人可能自己检查汽车的电路,甚或爬到车底去自己换机油。 到了丧偶之年,多半年事已高,不大可能再亲自做这类事,多半是把车开到可信赖的修车厂去,让机械师去处理,所以这方面问题的应付在男女之间几乎没有大的分别。 至于搬移重物,丧偶之人多半已经到了中年甚至以后,无论男女都已经不能肆无忌惮的使力逞强,否则就要担忧是不是会造成腰椎的损伤。
在一个传统意味的家庭里,主妇是家中日常事务的总管,无分巨细,都由她们作决定,有些由她们去执行。 除去日日主中馈以外,生活上许多的细节都需有人看顾,这人往往是这个家庭的主妇。 有一样是男子比妇女明显逊色的,这便是子女的养育。 在育儿的问题上,男人往往顾及 长时间、宏观的得失,却不大注意生活细节上的完善。 所以,分担养育孩子的重任 是许多男人续弦再娶的理由,是否确实达到了目的是另一回事。
--------------------
实在觉得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误解。独身老女人的生活,绝不比独身老男人的生活更容易,更有条理。所谓持家,杂事,也包括很多女人不大擅长的事情,比如灯坏了,马桶堵了,比如需要搬点重物,并不只是洗衣服和做菜。反过来,独身男人在外面吃餐馆根本不是问题。小东西丢三落四,男女根本没有区别。
1) 每一桩婚姻都有明明暗暗的生活脉络,使得生前死后,回感各自不同。当事人的个别感受,在决定是否再婚上,可能超过性别之间的差异。
2)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两个亲兄弟如果都遭遇到丧偶之痛,对是否短期内再婚,都会作出不同的决定,何况是两个毫无关系的男人与女人之间去作比较。
3) 当事人的切身环境也有极大的比重。 一个男人有可能在丧偶之前不善于持家,全靠贤妻打理一应杂事。一旦丧偶,就如房屋的支柱开始动摇,屋中住户难免朝夕惶惶,要急切地寻求新的栋梁来支撑。 这一点上,大多数女性的确有后天的优势,她们知道如何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但是反之,如果有些事务她们的亡夫在生前替她们处理得妥妥贴贴,那么她们一样会感到失落无已,要寻求新的屏蔽。
4) 科学史上著名的女科学家,法国的居里夫人,在 1906年丧夫之后就曾经与一个已婚男子有婚外之恋。她的丈夫是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的(被马车撞死)。五年之后,居里夫人第二次得到诺贝尔奖,同时在巴黎也传出她的婚外恋。有人说,她在丈夫死后,失去了工作与私生活的双重伴侣,所以在寻求工作的新伙伴时,也同时陷入了感情的迷路。 无论这传言是否属实,都说明了许多人的看法; 一个在生活的其他内容上寻求新领域的人,无论男女,可能也同时会在情感上去填补空白。 作画时刻意留白,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观点之一。在生活中略为留白,或许也是比较中国色彩的恬淡的生活观吧。
身边就有几个同样的女生大姐们。
他很难受, 打电话和我诉苦, 我其实挺理解他的.
他说的很对, 他太太不会希望他天天痛苦忧郁, 他爱她并不表示他不能开始人生新的篇章.
》去发展中国家给自己老年找一个医护保姆。到最后是所有纳税人帮他善后。
说实话,老哥不是这情况.....
》男性快速再婚,说明刚刚逝去的妻子是个好女人,好妻子
同意, 像我提到的 ” 太太临终前也希望他以后能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再婚越快,恰恰说明夫妻关系越好,
一种新的解读 -:) 不过他们夫妻关系,根据我们过去的接触,应该是不错的。
》很正常,他太太已经患癌症几年了,这几年他的日子也很辛苦。体力心力都会很疲惫。
他确实有这种感觉, 太太临终前也希望他以后能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不知道结过几次婚的人丧身何处?与先夫,先妻,还是后夫,后妻?
你想得很远 -:)
》可以理解,还是宽容些吧。
说得没错, 按文中说的“不再婚,多长时间再婚,都是个人行为, 无可指责,关键是人观念上的变化”, 多多宽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