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6日凌晨,诗人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你还记得汪国真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的诗歌风靡全中国,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在北京出生长大,父亲在教育部工作,家里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但是汪国真没上过高中,初中毕业后,他进了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成为开铣床的工人。工厂里有个说法叫“车钳铣,没法比”,说是车工钳工铣工,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种。在1971年到1977年的六年多时间里,汪国真做着一份在当时算很不错的工作,没有像初中的大部分同学一样上山下乡,他觉得很幸运。不过工厂里三班倒的生活对少年汪国真来说依然不轻松,他最怕上夜班,因为总忍不住打瞌睡,还必须戴着大眼镜保护眼睛——铣床开动,火红的铁屑乱飞,不戴眼镜的话很容易烫伤。
就这样等到了恢复高考,汪国真的兴趣是去学理工科,家里也希望他将来往技术型人才方面发展。但是汪国真仔细衡量了一下自己的水平,觉得没上过高中,报考理工科肯定吃亏,而文科相对来说把握更大。“我小时候看三国、水浒,读唐诗宋词,总算是看过一点书。”汪国真说,学文不是自己最初的志向,某种意义上说是迫不得已。
迫不得已选择文科的汪国真,考上了刚刚复办的广东暨南大学中文系。这是一所华侨学校,硬件设施比当时大部分高校都要好,汪国真觉得在这里读书挺舒服。大学时代的汪国真属于各方面都不显山不露水的那种,以至于老师和同学对汪国真后来的走红都大跌眼镜。去年暨南大学百年校庆,广东电视台采访了汪国真的一位老师,老师说,没想到这个学生会出名,他也就是个中等成绩,很难让人注意。汪国真说自己只有两点与众不同,一是写字速度奇快,考试时永远是第一个交卷;二是阅读杂志奇多,他每天都跑到阅览室去翻阅各种报刊,目的很简单,就是投稿。汪国真抄录了很多报纸杂志的通讯地址,并且细心揣摩它们的文字风格,然后挨个投稿。那也是汪国真遭遇退稿最多的几年,退回来的稿子就换一家再投,如此循环,乐此不疲。“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可能就是觉得发表文章很光荣吧。”那个年代学校里创作风气都很浓,汪国真就这样开始试着写诗。
1979年4月13号,汪国真对这个日期记得很牢。那天在食堂吃饭时,一个同学告诉汪国真:“《中国青年报》发表你的诗了。”汪国真第一反应是“你蒙我呢”,自己没往中国青年报投过稿啊。同学说真的,好像是写学校生活的一组小诗,汪国真半信半疑地跑去女生宿舍借报纸。学校给男生宿舍订的是《南方日报》,《中国青年报》只有女生宿舍有。汪国真看到4月12号的中国青年报上确实发表了自己的诗,一时狂喜,可还是摸不着头脑。过了一礼拜,中国青年报记者梁平给汪国真来了一封信,信中说汪国真同学你好,我在你们学校的刊物上选了你的诗发表,现寄上稿费两元,希望你以后继续给我们报纸投稿。这封信和稿费给汪国真“莫大的鼓舞”,两块钱够他请同学们下一次馆子了。最重要的是,自己没主动投稿,居然能被大报选中,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汪国真觉得自己“还行”。那是汪国真的诗第一次公开发表, 从此他就一发而不可收。
我叹世事多变化
世事望我却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