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园 (非公开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个人资料
正文

艾米:白说婆媳关系(5)

(2009-03-18 06:25:43) 下一个

我在第三集谈到爷爷抽烟的事时说: “ 像这样只关乎个人的事情,如果当事人是个有自由意志的人,我倾向于尊重他的意志,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头上。 ”

有位网友评论说: “俺的小脑袋还没想明白的糊涂账:) … 这一句里, ‘ 像这样只关乎个人的事情 ’ 这个看似简单的限制性状语(补语?)大有研究。 ”

网友 “ 山楂精神 ” 对这个问题作了如下回答:

“ 我对你这句话的理解是:死法并不是只关乎个人的事,一个人的生命,也跟其它人有关,尤其是自己的亲人朋友。

如果我的理解没错,我认为你的观点跟艾米的观点不相矛盾。

作为生命的主人,应该想到自己的生命也跟其它人有关,你自己死去,干脆快活,但你的亲属会为你难过,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为自己,也为亲人朋友。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包括处理自己生命的意志,而不应该强求他人在处理自己生命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家人朋友的意愿。

从艾米家的情况来看,爷爷已经对黄米许诺,要少抽烟,慢慢戒,说明爷爷在处理自己生命的时候,是很考虑他人的。而艾米通过网络搜寻,知道爷爷很可能属于比较幸运的烟民一族,并决定不干涉爷爷抽烟,也让爷爷充分享受了一把自主权。

如何评价一个原则,往往要看主体是谁,客体是谁。 ”

我非常赞同 “ 山楂精神 ” 这番话,我这一集就围绕这个话题白说一下,主题不变,只是发挥一下而已,当然是白发挥。

同一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可以截然不同,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应该截然不同。

如果我是一个抽烟的人,而且知道抽烟会减少我五年的寿命,那么我不应该只考虑到自己,不应该为了享受抽烟的乐趣,悍然选择少活五年,我应该为我的家人和朋友着想,应该想到如果我死了,我的家人和朋友该是多么难过,我应该毅然决然地选择戒烟。即便戒了烟也不一定能让我多活五年,但既然我的亲人朋友都这么认为,那么我也愿意这样相信,不为别的,只为了让他们开心。

但如果抽烟的不是我,而是我们家的爷爷,我就没权利这样要求他了。他有权决定是听从家人朋友的劝告戒烟,还是享受处置自己生命的自由。就我们爷爷的情况来说,他还可以向家人朋友宣讲 “ 幸运烟民 ” 的道理,让他们不要为他担心。即便他不是 “ 幸运烟民 ” ,他也可以向亲人朋友宣讲 “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 的道理,让他们认识到他虽然减少五年生命,但他享受了自由,比压抑地多活五年更幸福。

对别人,我们不应该要求太多,只要他不违法乱纪,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就不应该干涉他的活法。我们可以给他建议,但一定要是在充分收集信息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建议,而不要仗着自己是他的亲人,是一片好心,就主观臆断,提些一知半解的建议,还逼着人家接受,不接受就要恼羞成怒,指责人家不虚心接受意见,不理解你的一片好心。

真正的好心要顾及效果

上面说的 “ 不违法乱纪,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 ,就是做人的 “ 合格线 ” 。在这条合格线上,还可以有一条线,那就是 “ 完美线 ” 。对人,我们只能要求他达到合格线;对己,我们首先要达到合格线,但可以要求自己向完美线努力。

有人看到这里会说:这不就是 “ 宽于待人,严于待己 ” 吗?

我认为不是。

“ 宽于待人,严于待己 ” 只是一个空口号,没有可操作性,因为没有具体界定什么是 “ 宽 ” ,什么是 “ 严 ” ,不同的人可以对 “ 宽 ” 与 “ 严 ” 有不同的定义,那么就没法统一,也就没法执行。

而我提出的,是具体的 “ 合格线 ” ,是有公认的定义的,有法律做保障的。不仅如此,我也不认为对自己必须比对别人严格,对人对己完全可以使用同一个标准,达到合格线就行。

如果我们把 “ 合格线 ” 称为 “ 低标准 ” ,把 “ 完美线 ” 称为 “ 高标准 ” ,那么我们可以把人分成几大类:

1. 对人对己都高标准,都要求达到完美线

2. 对人对己都低标准,达到合格线就行了

3. 对人高标准,对己低标准

4. 对人低标准,对己高标准

跟第一类人在一起,也许会充分发挥你的潜力,使你获得成功,但也会很累很累,因为他总在要求你做得更好,做到完美,而你还没办法抱怨,因为他自己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就像一个每天早上七点钟就上班的老板一样,你也只好跟着七点上班。

如果第一类人能正确估计你的潜能,只在你可能成功的情况下才督促你,鞭策你,那将是你的良师诤友。但如果他空有完美的愿望,却没有知人之智,你身高一米六他还在督促你向国家篮球队努力,那么他盲目的鼓励鞭策会让你苦不堪言。

我不是第一类人,我也不喜欢跟第一类人一起生活,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完美却是无限远的,只能靠近,不可抵达。无论你做什么,一旦你希望完美,你就会发现总有这里那里不完美,你会活得很累很累。

很久以前,我听黄颜说他学琴棋书画,都只当做业余爱好学学,学到能自娱就行了,没想过在某方面成名成家,如果把业余爱好搞得跟专业职业一样那么认真,就失去业余爱好的乐趣了。他说他生活也没什么大目标,没想过一定要干成什么事业,只是体验人生。

他这些话很对我的胃口,说明他是第二类人,而我也属于第二类人。他不要求自己完美或者出人头地,而他的父母也没逼着他完美或者出人头地,说明他父母也是第二类人。我喜欢这样的人,喜欢这样的公婆。

我对人要求不高,只要他不违法乱纪,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我就不干涉他的活法。我在公众论坛不对别人的文章评头品足,我在别人的博克也不发表负面意见。他写得狗屁不通也好,写得平淡无奇也好,写得满嘴愚民言论也好,都不关我的事,我不会去批评指出。

对自己,我要求也不高,达到合格线,能混碗饭吃就行了。至于什么做个好学校培养好丈夫啊,把儿女培养成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啊,或者自己出个名啊,发个财啊,提高自身修养之类的,我都没什么兴趣。多累啊!

第三类人是最不好相处的一类人,因为他对自己要求很低,违法乱纪的事都敢干,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更不在话下,但他对别人却要求很高:你得海纳百川,你得谦虚谨慎,你得厚道善良,你得忠贞不二。如果找了这种人做丈夫,不累死也得气死。如果有这种人做婆婆,再配上个愚孝的丈夫,事事向着婆婆,你如果不离婚,十有八九会憋闷出癌症来。

第四类人比较好相处,只要你不违法乱纪,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他们就不会干涉你,你想吃什么穿什么,上进不上进,浪费不浪费你的才华,都是你的自由。而他们自己却兢兢业业地提高自己,争取做到更好。

我们家爷爷当然是第四类人,他知道我们担心他抽烟影响健康,就会克制自己,“ 少抽点,慢慢戒 ” 。

有人可能没这么幸运,遇上一个公公就是不管家人担心不担心,坚持要抽烟,那我们做媳妇的,只能把相关信息提供给他,把抽烟的利弊讲给他听,如果他还是要抽,我们也只好放开些,只要他不在屋子里抽,就别干涉他了。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68)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