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说了“中国传统的精神”,现在我们来说说“中国传统的品德”。
我个人觉得“中国传统的品德”这个说法不妥,因为“品德”多指个人的品行和德性,比如我们经常听说“这个人品德不好”或者“那个人品德良好”,但很少听说“中国的品德很好”或者“中国的品德不好”的。
也许网友“随便说说”指的是“中国传统美德”,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仍然不妥,因为美德就是美好的品德,所以还是指个人的品行和德性,不过是好的品行和德性而已。
我们的确听到有人说“中国传统美德”,但他们实际上指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严格说来,民族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也不能具备某种品行或德性,所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的大多数个人都具备的、而且是世世代代中国人中的大多数都具备的品行和德性,不然就不能代表“中华民族”,也不能叫做“传统”。
这样一说就麻烦了,“大多数人”?多少人算“大多数”?如果真的讲究起来,总得要个百分之八九十才算“大多数”吧?但谁做过这种统计呢?一代一代都统计过?估计谁也没做过,就那么随口一说的。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当我们想描绘一个人的品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可说的东西;当我们要总结两个人共同的品德时,可说的就少了很多。甲有的,乙不一定有;乙有的,甲不一定有。如果扩展到三个人,四个人,共同的品德就越来越少了。
所以有人说“两个个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别”,我很赞成这种说法, 因为要找到一个民族的共同特点,就得不断抽象,把那些具体的东西层层抽掉,才能找到共同的东西。比如对于一个美国人,你可以说出他很多的特点,亚裔,黄种人,女性,学生,等等,但对于整个美国民族来说,你不能说美国民族都是亚裔,都是黄种人,都是女性,都是学生。这些具体的因素都得抽象掉,不然就不能囊括整个美国民族,到最后大概可以说“美国人是地球人”,那么对于中国人也一样,中国人也是地球人,所以中美两个民族的差异远远小于张三和李四之间的差异。
但我们的确经常听到两个民族之间的比较,比如说美国人爱冒险,中国人则比较安分守己,或者说美国人自信,中国人谦虚,等等。其实这都是一种“脸谱”,英语叫做 STEREOTYPE ,在这里指对某个民族或某类人公式化模式化的描写。
所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也是一种公式化模式化的脸谱,谁也不知道历代中国人究竟有多少具备那种美德,加之经过层层抽象,大多没有什么具体意义。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勤劳勇敢”这四个字。“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曾经是 ( 仍然是?) 个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词儿,提到“中华民族的美德”,大家莫不想到“勤劳勇敢”上去。但仔细想想,却真不知道在说什么,属于“说了等于没说”一类的词。说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就像说中华民族“四肢健全”一样,没有什么实际的表彰意义或者区别意义。
什么叫“勤劳”?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人拉肩扛就叫“勤劳”?机械化生产就不叫“勤劳”?用手洗碗、用手洗衣、以步当车就叫“勤劳”?用洗碗机洗碗、洗衣机洗衣、骑自行车、开汽车就不叫“勤劳”?可见不同的年代对“勤劳”有不同的概念,很难传而统之。
联系到静秋,她受苦受累打零工,并不是因为她爱打零工,而是被生活所迫,如果不打零工她家就能生活下去,她就不会去打零工,这算不算勤劳?如果被生活所迫去挣钱养家是勤劳,哪个民族不勤劳?
什么叫“勇敢”?是一个人上山打老虎叫勇敢,还是半夜起来到坟地走一圈叫勇敢?静秋半夜走到山楂树附近会吓得毛骨悚然,那么她算不算勇敢?也许当我们谈到中华民族的勇敢时,大多指的是在战场上不怕死,但静秋从来没机会上战场,所以也无从测试她勇敢还是不勇敢。
可能有人要说,“美德”指的是“礼义仁智信”那样的品质,但那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认为每个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如果“中国传统的品德”是指“中国传统的道德”,那就比前两种解释复杂了。
我们总听说“道德”“道德”,究竟什么是道德?有人说道德是法律的延伸,有人说道德是统治者制定的、用来约束人民的行为准则,有人说道德是人民自己约定俗成的辨别好与坏的法则。这些说法都有道理,道德就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以下四种特性:
1 、规范性: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
2 、渗透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不是仅限于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地区
3 、稳定性:一种道德观念形成之后,可能上百年、上千年不改变
4 、自律性:也就是前面说过的“法律的延伸”。遵守法律,是强制性的,违反法律就会有执法机构来干涉处理,但道德是靠每个人自己遵守的,如有违反,可能会受到批评谴责,即所谓“拉上道德法庭”,也可能被罚款,但没达到判刑的地步。
道德按其规范的区域可分为三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与家庭道德,但中国传统道德一般是把这三类混在一起谈的。
所谓“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一般是指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道德观念,因为千百年来儒术都是受到统治者推崇的,所以道德往往是统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活学活用”儒家学说的结果。有人把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传统道德概括为五个字:“礼义仁智信”,有的概括为八个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历代统治者加减删改,但大致就是这些内容。
据说孙中山提倡“八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而蒋介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倡“新生活运动”,将“礼义廉耻”定为“国之四维”,与孙中山的“八德”并称“四维八德”,并为礼义廉耻下了个定义:
“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楚楚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
在抗日战争时期再度改为“礼是严严整整的纪律,义是慷慷慨慨的牺牲,廉是实实在在的节约,耻是轰轰烈烈的奋斗”
看来老蒋为了凑足四个字,把句子弄得“四平八稳”,不得不委屈一下中国文字,把通常不做四字重复的词语也弄成四字重复词语了,什么“慷慷慨慨”,完全是凑字数。而且他下的定义等于没下,什么样的“规矩”?为谁“牺牲”?都没回答。至于把“耻”解释为“轰轰烈烈的奋斗”,也实在叫人怀疑老蒋的中文水平。
国民党统治大陆期间,四大家族带头贪污腐化,各级官员无不跟风自肥,不仅使国民党失去民心,失去政权,也让它提倡的八德四维跟着遭了殃,经常用作反讽。据说有人送给国民党一位显要人物的挽联就是这么两句:
上联:忠孝仁爱礼义廉
下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含义是:无耻,忘八。
中国传统道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问青红皂白,不管对错是非,一切由地位和尊卑关系来决定,基本都可以加个“盲”或“愚”在前面修饰。忠是愚忠,是不问君主对还是不对的,只要你是臣民,你就得忠于君主,不然就不是好臣民。孝是愚孝,不问父母对还是不对的,你都得服从,不服从就是不孝。
解放之后,就很少有人谈“传统道德”了,这个很好理解,按照两个凡是的理论,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既然国民党是鼓吹传统道德的,共产党当然没有理由继承过来,跟着鼓吹,代之而起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的最基本特征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由于“集体”和“人民”一向是两个很模糊的概念,所以这个道德法则基本属于“解释权在中央”那一类。
根据列宁的定义,共产主义道德分三个阶段,在夺取政权的阶段只表现在先进阶级即无产阶级身上,夺取政权之后,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则成为全体人民的道德。
静秋是所谓“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即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后”的阶段,应该是“共产主义道德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从她出生起,就没有谁提倡过“中国传统的道德”,只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到了文革初期,更是盛行“破四旧,立四新”,五四时期没破完的,文革接着破,庙宇被砸了,古迹被毁坏了,封资修的一套被踩在脚下了,只要沾个“传统”的边的,都朝不保夕,时刻面临被打倒的危险。传统戏剧被批判了,传统手艺被束之高阁了,传统节日似乎还没停掉,但庆祝方法改变了,舞龙灯舞狮子划龙船都被“破”掉了,谁还敢提“中国传统的道德”几个字?
当然有人要说,在静秋的年代,“中国传统的道德”是被批倒了,但是她的父母呢?总还是受了“中国传统的道德”的影响的吧?难道他们没有影响静秋?
静秋的父母都出生于上世纪的二十年代,那个年代受五四运动影响,是有点趋向于“全盘西化”的,国门大开,外国的东西引进来,中国的留学生走出去。那时很热门的两个词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民主”与“科学”。从文学方面来讲,则是大量引进外国文学,大肆鼓吹外国文学,大力模仿外国文学,你随便数一下,就会发现那些有名的文人们,如鲁迅,巴金,老舍,徐志摩,郁达夫,钱钟书等,都留过洋,都是深受外国文学文化影响的人。
静秋的父母都是在解放前读书上学的,静秋的父亲毕业于相当有名的一个艺术学院,学的是西洋乐器提琴与钢琴,兼学西洋绘画,懂几国外语,深受欧美人文主义影响,因厌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向往民主自由,而投奔到当时的解放区,希望像聂耳、冼星海等进步音乐家一样,用音乐为革命服务,救国救民。
静秋的外祖父早年投身革命,具有相当开明的婚姻观和子女教育观,所以静秋的母亲摆脱了旧时女子的悲惨命运,能够出来读书,当上老师,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静秋父母的恋爱婚姻都是相当反传统的,他们是师生,而静秋的父亲在乡下老家还有两个包办的媳妇。静秋的父亲“经过了千辛万苦才把乡下的两个媳妇离掉了,跟她妈妈结了婚。妈妈等了他很久,等到快三十了才结婚,这在那个年代,可以说已经快到做婆婆的年纪了。”
静秋父母婚后的爱恋方式也是反传统的:
“她爸爸和妈妈一直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她爸爸隔一两个星期就回来一次,即便是经常回来,他跟她妈妈还要写信。文革当中她妈妈在八中被批斗的时候,写信的事还被拿出来批判过,说她父母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静秋的奶奶代表的则是所谓传统婚恋观:
“她奶奶是那种老思想,总觉得是她妈妈把她爸爸的魂勾走了,才搞得她爸爸跟两个乡下媳妇离婚的。。。。在她奶奶心目当中,只有原配才是合理合法的夫妻,离婚再娶的都是不正当的。所以她奶奶最见不得儿子跟媳妇缠绵。。。”
可以说,在爱情方面,静秋深受父母的影响和熏陶。她父母言传身教的,并不是中国传统的婚恋观,而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是“小资产阶级情调”,也就是欧美文学中描绘歌颂的那一套。
静秋本人阅读过的欧美文学作品, << 山楂树之恋 >> 已经有很多描述,比如老三借给静秋的第一本书是 << 约翰 - 克里斯朵夫 >> ,静秋试图从对老三的迷恋里拔脚出来时,想到的榜样是简爱,他们在山上谈到的是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
有人大概出于爱国的原因,非常希望能从老三静秋的爱情之中找到一些中国传统的影响,但遗憾的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许你想从任何中国人的动人爱情之中找到中国传统的影响都是不可能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凡是追求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的故事,都是反传统的,因为中国传统要么不谈爱情,要么反爱情,鼓吹的是男尊女卑,包办婚姻,从一而终,门当户对那一套,除非你对“传统”下一个新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