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园 (非公开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个人资料
正文

丛中笑:至真、至善、至纯、至美的爱情绝唱

(2007-10-09 05:06:45) 下一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铙歌十八曲》之一《上邪》



前引 只要与你相爱就是我一千个春天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山楂树之恋》是一个发生在中国特定时期的平凡爱情故事,处在文革后期,并未有惊涛骇浪的特大历史背景,有的只是在农村一对普通的青年男女邂逅相遇、相知、相爱。在今天看来之所以感天动地、刻骨铭心是因为今天的这个时代中大多数青年男女之间的感情很难再去寻找这种纯真的感觉,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都无法复原或者是复制女主人公静秋的心路历程:爱就是爱了,从不抱怨,绝无反悔。相处的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是弥足珍贵。男女之间的存在就是互为对方的一千个春天。

可贵的是在这种平淡生活中自然而生的恋情,它致真、致善、致纯、致美以至于让30年后静秋刻骨铭心。这是她的初恋也是终恋。老三走了,她的心也随着走了。不是说她往后的生活不会幸福(事实上她后来的生活如同老三希望那样也很幸福),但是心中留给老三的空间无处不在,老三的一切已经融入静秋的精神世界,注定要伴随她走过漫长的一生。

所谓的男女之间一见钟情100%不是爱情,严格来说最开始就是那种最亲密的友情,而这种“熟悉的感觉”通常是接触了很长时间才会有,如果是一见面就有这种感觉,两个人发展成恋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贾宝玉见第一眼林妹妹也只是说:“眼前分明外来客,心里却是旧时友”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两个门当户对,可能事情的发展也就落入了世俗的套路。偏偏故事中两个人除了志趣相投,家庭背景又那么的悬殊,往下的发展一般人们会想到双方父母家庭的反对。然而偏偏这个不是这段感情的阻力,静秋作为家中的大女儿,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家庭的重担和希望,在那样一个对男女关系看的比天还大、女孩子的贞操比命还重要的时代,她必须完成从学生到“公家人”的彻底转变之后,才有可能谈婚论嫁,在今天的时代观点看来,这一切的一切似乎是这样可笑而不能理解,然而在当时这的的确确是一种痛苦的真实,于是老三耐心来等,他说:“等得来,只要你让我等,只要我等你不会让你不高兴,我等一辈子都行---”

这一等,等出了最后的悲情结局。

 

老三——爱上你彻骨的温柔

多少人感动于这部小说,是因为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再也无法从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体会到老三那种彻骨的温柔:老三可以为静秋做一切事,只要爱人需要,他可以为她在冰冷的河水下漂洗来例假被污染的床单,可以为秋深夜去买来例假的卫生纸,可以悄悄地站在静秋学校门口看着她打球,可以悄悄跟在静秋身后观察色迷迷的包工头,随时准备冲上来教训他,可以在静秋拒绝去医院看脚不惜自伤来换取静秋就医的行为,可以心疼地捧住爱人的脚为她擦洗涂药,他所做的这一切没有丁点的做作,没有丝毫的忸捏,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在世俗的观念中,男人是应该粗放的、豪迈的,胸怀大志的家天下,应该是闯荡江湖而置爱人于不顾的。然而老三确是细心的、缜密的,为了和静秋在一起,想尽办法也要调进K市。连最后的善意的谎言都设计得天衣无缝,他爱她没有前提,没有任何条件,为了静秋,可以忍一切不能忍之事,可以等一辈子,哪怕这中间面对爱人发火、误解、与埋怨,他所有的反应最多只是被抢白后的语塞,永远不会针锋相对、不会强言申辩。

不管你做什么说什么,不管你怎么冷落我,我都不会生你的气、不理你的,因为我相信不管你做什么,都是有你的苦衷,有你的道理的。”在静秋面前讲话永远是温柔而平静的,心疼她、痛惜她,在身患不治之症之后强忍住自己的痛苦而成全爱人,恋雪说“有一种爱叫做成全”是的,他不仅是爱,而且是尊重,不是惧畏世俗的风气,而是纯是为了爱人今后的生活和未来着想。人们说:爱情是自私的,老三的爱重新诠释了这种“自私”。

读后总是感叹:也许女人天性都是爱浪漫,问世间这样的男人还能有几何?

 

静秋——自强自立的少女版简爱

静秋的承担令人叹服!18岁还应该是一个花季的少女,已经担负起家庭经济的重任。为生病的母亲、为年幼的妹妹、为在乡下插队的哥哥、为身受迫害的爸爸,柔弱的双肩担负起这大一家子的艰难生活时候不曾有半点的犹豫,不曾叫半声的抱怨。打工吃苦成了一种习惯,但是面对世俗的势力从不低头,坚韧与温柔并存,美貌但不自傲,心高但不浮躁,老三爱上是就是她身上的这种独有的竹子般的气质。

总感觉女主人公身上的气质似曾相识,想起了那句N多年前曾经回响耳际的自尊宣言(简爱对罗彻斯特的爱情表白):“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

简爱与静秋的生活背景、人物性格、年龄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却都体现了逆境中的女人那种与生俱来的坚忍不拔的气质与个性,也正是这种个性强烈吸引着她们各自的爱人,冲破一切世俗的阻力也要结合在一起。当然相比之下,年轻的静秋个性上更加单纯而开朗。但那种自尊自强的气质是如此的相通,也始终贯穿了这段致真、致善、致纯、致美的爱情绝唱。

 

点评小说中的经典语句

1.   静秋,静秋,其实你也能一生一世爱一个人的,你只是不相信别人会那样爱你,你以为自己一无是处,其实你---你很聪明,很漂亮,很善良,很可爱--------我肯定不是第一个----爱上你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不过我相信我是最爱你的那一个----

静秋在老三的面前多多少少是有自卑情结的,尤其是知道了老三的高干出身后,老三的心都是明晓的,聪明的他用这种方式来鼓励她,用温柔的爱树立静秋的自信,这段话与其说是老三的爱情表白,不如说是他洞察静秋自卑心理的写照。

 

2.   老三今晚冻死了,那他就是为她死的了,她一定要跟随他去。想到死,她并不害怕,因为那样一来,他们俩就永远在一起了,她再也不用担心他出尔反尔了,再也不用担心他爱上别人了,他就永远都是爱她的了。

静秋作为涉世未深的女孩心理单纯可见一斑,但同时也说明她是多么的在意他、思念他。对于静秋,爱一个人最直接最坦荡的反应就是“生死相随”,这决心下的如此自然,甚至没点对生的半点犹豫和留恋,是绝爱。


3
。傻瓜,我怎么会不理你?不管你做什么说什么,不管你怎么冷落我,我都不会生你的气、不理你的,因为我相信不管你做什么,都是有你的苦衷,有你的道理的。你说的话,我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所以你千万不要说言不由衷的话,因为我都当真的。

前些年大家开玩笑说某“妻管严”时候似乎有上面的类似的话来形容,但是这确是老三的真心话,才知道原来台湾琼阿姨的作品那些的温柔台词其实是存在真实的原版的,只是说的太多,加上演员演的太假让我们倒了胃口而已。倒是有一点点好奇:如果改编成电影,这句话会不会被删节?如果保留,老大会以怎样的方式、语态来说这段台词?他会不会以自己的方式来改这段听起来有点。。。怎么形容呢?我知道这段话放到现在,可能谈恋爱的女孩第一个反应就是“少来!”可老三说出这段话是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环境下,没有觉得有丝毫的作做,剩下就是唯一的真实了。

 

4. 是我喜欢‘静秋’这个名字。听到这个名字,即便我一只脚踏进坟墓了,我也会拔回脚来看看你----

老三已经知道自己患上不治之症,去日无多的他已经预知了自己最终死亡的命运,但他平和而宁静,他在以这种的方式向爱人做最后的道别。是一份心中的苦情,对生和爱都充满眷恋。

 

5.“我---其实不怕死,我只是----不想死,想天天跟你在一起---

她安慰他说:“我们会在一起的,我不会让你一个人
---去的,我会跟你一起去的---,不管在哪个世界里,我都跟你在一起,你不要怕---

他愣了:“你在说些什么呀?你不要瞎说。我一直不敢告诉你实情,就是怕你这样---瞎搞,乱来。我不要你---跟我去。你活着,我就不会死;但是如果你---死了,我就---真正地----死了。你懂不懂?你听见没有?”

她说:“我懂,‘你死了,我就真正的死了’,所以我要跟你去。”

    还是静秋,她的“生死相随”如此自然的表白出来,认真而直白,甚至不带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就像在说一件别人要做的事情。着实吓坏了老三,他劝慰她、说服她,他要爱人好好地活,但是看到静秋认真的神情,他知道她一定做的出来,这也为后来老三的说谎隐瞒、不辞而别埋下伏笔。他只有这样做才能让静秋安心,让她重新恢复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是一种为爱的人无私的奉献,把走向死亡的最后残忍时光独自留给自己。

  

6.别让她知道,就让她这么无忧无虑地生活

这是老三留给世界上最后一句话,通过他弟弟传达给了静秋,我可以深切感受到在那一时刻静秋的痛彻心肺的懊悔:为什么就那么傻傻地等在那里而没有早去寻找爱人的踪迹,然而我们设想一种可能静秋早找到又能怎样,陪着老三一点点地看到他被疾病折磨,一起感受死神逐渐降临的那种生离死别?不,这绝对不是老三希望的事情,所以他精心安排,用巧妙的谎言换取爱人的心灵的宁静与平和。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我的内心只有感动,感动得稀里哗啦。欲哭的冲动几次将眼眶湿润,但是我忍住了,老三——是一个真正的完美情人。希望日后看到先生演绎这部作品时候能让我这个曾经的“静秋”的最后一滴眼泪滚滚而下。

 

7.她不停地对他说:“我是静秋!我是静秋!”她怕他听不见,就移到他头跟前,在他耳边对他说:“我是静秋!我是静秋!”她觉得他能听见她,只不过被一片白雾笼罩,他需要一点时间,凭她的那个胎记来验证是不是她。她听见一片压抑着的哭声,但她没有哭,仍然坚持对他说:“我是静秋!我是静秋!”

戏剧总是在高潮中结束,《山楂树》也不例外。决别这一段文字不长,区区数百字而已,多少人看到前面忍而又忍,看到这段却禁不住放声痛哭。

对于静秋,一段无悔的爱情随着爱人肉体的消失不是永远结束而是在精神上铭记终身。静秋内心世界的描绘全文始终没有使用很华丽的词汇,平实的言语却产生深刻的魅力。静秋为什么没有哭?因为她不相信老三会死,因为他们是有约定的:听到这个名字,即便我一只脚踏进坟墓了,我也会拔回脚来看看你。所以她不停地呼唤他,他会听见回头看她。她要让他记住她的名字在奈河桥上也不会喝下孟婆汤的。

爱情的绝响不以生命的终止而结束,《山楂树之恋》和我们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它的凄美就在于它的悲情,明明是两心相悦,明明是天设地造,地位悬殊却没有来自人们惯常设想的家庭的阻力,他们最后才有了渴望已久的肌肤相亲却最终没有夫妻之实,本可以成为最恩爱的情侣。却是命运弄人,没有惯常的历尽波折的大团圆,打破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承诺,这段爱情绝唱让多少读者感慨万千、欲罢不能,我们不禁要问语苍天:现实世界中还能不能找寻这样一份感天动地的情怀?还能不能邂逅这样一颗纯净无私的心灵?

有人说:真正的爱,是生命藏在举手投足之间的一种本能,是水到渠成的一种惯性,正如人的呼吸,只是自然的吐纳,无需思索,不用考虑。曾经的沧海变成桑田,山楂树下埋葬的不仅仅是老三的遗骨,也是静秋那一代人爱情的精髓与信念。

后记:电影改编之我见

    故事从1974年的春天到1976年的四月,跨越两年,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爱,到最后的离别、老三最后的故去,从小说作者的娓娓道来的叙述中,一幅发生在文革后期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在人们眼前,在那个时代人们熟悉的《山楂树》的旋律中,一段荡气回肠的情感故事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一棵开红花的村口山楂树成为贯穿整个故事的主线,它不仅仅是男女主人公两人爱情的见证,其实也因为契合小说中的某种情节:两人深爱的同时,房东家的小儿子确实也爱上了涉世未深的静秋。但这个情节是作为增加故事情节的副线存在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往往会对小说中主要的组织架构做深化处理,首先要体现文革后期大背景下一个人们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时代,是一个传统观念还深深左右世俗力量的社会背景,今天的人们来反映那个时代的故事,又是那个老话题:如何出新?反映那个的时代近些年并不在少数,精品不多,毕竟已经过去了30年,尘封已久的记忆之窗一旦打开,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别样的滋味,也就是有龙友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老三”的“静秋”,按照原著的记叙,静秋应该在18-20岁之间,老三在24-26岁之间,如果老大来演老三,我丝毫不怀疑先生的纯熟的演技对人物的演绎肯定是炉火纯青的、驾轻就熟的,老三这个人物不仅在内在气质上与老大个人十分的吻合,在外形处理上也很“贴”这个人物,小说中对老三出场形象是这样的:“因为他脸庞不是黑红的,而是白皙的;他的身材不是壮得“象座黑铁塔”,而是偏瘦的;他的眉毛倒是比较浓,但不象宣传画上那样,象两把剑,从眉心向两边朝上飞去。他的眉毛浓虽浓,但一点不剑拔弩张。一句话,他不符合无产阶级对“英俊”的定义。”

老三出身高干,身上却没有高干子弟的浮躁与优越感,个性也是开朗活泼的,这点从两人一见面那段《山楂树》的演奏就可以看的出来,唯一的忧虑是怎样表现出这个人物青春活力与开朗的魅力气质,不知道为什么,先生的戏给我的感觉品到最后总带有一点忧郁和伤感。含蓄一点说:内在心态、气质、外在演技与制作都不会有问题,只是以先生不惑的年龄来说是个绝对的挑战。尤其是在观众已经对安在天、钱之江内敛而镇定自若的形象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今天,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带给演员的是观众的厚爱与赞赏,但是同时也是个自己未来的角色塑造创造了重重“障碍”,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淡化这种形象的先入为主是对演员功力的考验,相信先生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卷。

 

附件:《山楂树》歌词:

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水面上,
暮色中的工厂在远处闪着光,
列车飞快地奔驰,
车窗的灯火辉煌。
两个青年等我在山楂树两旁。
哦那茂密的山楂树白花开满枝头,
哦你可爱的山楂树为何要发愁?
当那嘹亮的汽笛声刚刚停息,
我就沿着小路向树下走去。
轻风吹拂不停,
在茂密的山楂树下,
吹乱了青年钳工和锻工的头发。
哦那茂密的山楂树白花开满枝头,
哦你可爱的山楂树为何要发愁?
他们谁更适合于我的心愿?
我却没法分辨我终日不安。
他们勇敢更可爱呀全都一个样,
亲爱的山楂树呀要请你帮个忙!
哦,最勇敢最可爱呀到底是哪一个?

哦,最勇敢最可爱呀到底是哪一个?
哦,我亲爱的山楂树请你告诉我。
啊,最勇敢最可爱呀到底是哪一个?
哦,我亲爱的山楂树请你告诉我。
哦,我亲爱的山楂树请你告诉我。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