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博克”是个音译词,来自于英语的“ BLOG ”,是“ WEB LOG ”的缩略词。 BLOG 的意译应该是“网络日志”,不过意译往往没有音译来得神秘而富于外国风味。当汉语中没有相应的对等词的时候,音译似乎是最自然的选择。
BLOG 最早是指那些每日更新、贴子按从新到旧顺序排列的网页,写 BLOG 的人就叫 BLOGGER ,不过有人把这两个词都译作“博克”,所以在汉语里面,“博克”既可指网络日志,也可指写网络日志的人。
还有人把 BLOGGER 译作“部落格”,有点兼顾音意两方面,但似乎没有“博克”听着顺耳。其实按读音翻译的词,说不上谁的更高明,只能是碰巧谁的译文走俏了,谁就成了“正宗”,其他译法就听着不地道了,正如我们早已习惯了克林顿的女儿是“切尔西”,突然看见一个“雀儿喜”,就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由于“博克”是个音译词,从字面上就看不出它的原意来了。如果我们紧扣 LOG 这个词,很多博克文章都不在这个范围之类,因为 LOG 在这里的基本含义是 a record of performance, events, or day-to-day activities 。但“ LOG ”的含义早就被超越了,真正记录 day-to-day activities 的并不多,很多都把笔触伸向了更远更广的地方。
按博克内容来分类,文学城的博克至少可以分成:国家大事,名人佚事,凡人小事,个人私事类。
国家大事当然是指那些影响范围比较广的大事,也包括国与国之间的事。这些大事包括英国机场的液体炸弹事件,中东局势,国内的改革,政府官员的腐败等等。 文学城有不少博克是以写这些事件为主的。
名人不仅包括那些影星歌星体育之星,也包括政界名人,比如毛泽东、刘少奇、江泽民、胡锦涛等等。有人认为写政界名人比写演艺圈名人“高雅”,其实如果都是写名人的生活小事,未必能分得出高下。文学城专写名人佚事的博克不多,至少比新浪之类的少,大概是因为文学城的博克作者大多在国外,与国内名人的地理距离比较大,与所在国名人的文化距离比较大,所以热情不那么高。
凡人小事又可以再分两大类,一类是记叙性的,是朋友邻居同学同事的生活故事。说是“小事”,其实对凡人来说,一般都是比较大的事,不大就不值得一写了,只不过跟“国家大事”比起来影响范围小一些罢了。另一类不是关于某个具体的凡人的,而是关于一大群凡人的,或者是泛指所有凡人的,也就是所谓“人生智慧”“生活智慧”之类的文章。
“人生智慧”类的文章常以“女人”“男人”“一生”等词开头,比如“女人一生应做的十件事”“从星座看性格”之类。这些智慧有的很容易得到检验,比如关于烹调的文章,自己动手照着一做,就知道可行不可行了。但有些智慧就很难检验,比如从星座属相血型等看性格,只能是信者信其有,不信者信其无。
个人私事跟凡人小事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如果说凡人小事不一定是写作者自身的经历,那么个人私事就完全是写个人或者家庭成员的故事了。凡人小事有上升到理论、从个体到群体的趋势,但个人私事则十分具体,只是某个人的事,无关他人。
如果我们承认博克是“网络日志”,我们就不应该信奉“题材决定论”,也就是说不应该按题材来判定某个博克“高雅”或者“庸俗”。有人只推崇以文学创作为主的博克,很不屑那些以介绍烹调为主的博克,理由是那些东西“迟早要变成排泄物”,这实际上是把博克当成了文学园地。
我倒是很佩服那些不辞辛苦介绍中国烹饪的博克主人,大家生活在海外,衣食住行几件大事中,最欠缺的就是“食”,因为大家活到几十岁才出国,从嘴到胃都早已习惯了中国的食物,到了外国最不习惯的就是外国的吃喝,最想念的就是中国的饭菜,别的都好说,都好对付。咱虽说在国内天天骑自行车上班,但是到了美国,得天天开汽车,咱也能勉为其难,开它一开。但如果要咱天天吃汉堡包,就难免不牢骚满腹了。
出国谋生的人,很多在国内时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很少把时间精力用在做饭上。到了国外,肚子里馋虫闹腾的时候,只好亲自动手做中国饭菜,这时如果有图文并茂的烹调文章看看,尤其是有活生生的博克主人在那里回答网友的提问,自然是如获至宝。尤其是想到做这些美味,写这些帖子的人也并非特级厨师,而是跟我们一样的海外学子,自信心就成倍增长:别人能做出这等美味,难道我就不能?
我的博克帖子如果按题材分,应该算是凡人小事一类,因为我从来不写国家大事或者名人佚事。一是主观上我不太关心这些大事,二是客观上我没有可靠的消息来源。我不是记者,对于国家大事和名人佚事,我无法得到第一手资料,要写也只能是做二道贩子,从网上找来的,或者从报上杂志上看来的。这种新闻类的东西,如果不是第一手资料,我就没劲头写了。
我也很少写当前正在发生的凡人小事或个人私事,我写的都是真正的“故事”,是“故旧”的事,过去了的事,而且往往是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事。
这要怪米爸,因为他曾说过:“故事,故事,就是故旧的事嘛,一个故事,只有到它完结了的时候,才好写出来。没有成为过去,怎么算得上故事呢?”
所以我不想现在动笔写米的故事,怕写早了会不吉利 :)
不过米爸自己老早就蠢蠢欲动,杂七杂八地写了一点米的故事,但没贴出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我不想太早把米的事公之于众,怕“唱”得太早会出问题。按我的原意,是要等到把米抱在手里之后才会在网上“唱”出来的。但米爸熬不住了,虽然奉旨不“唱”,他也就是没在网上“唱”,在网下早就唱开了,且反反复复地“唱”,颇有“祥林嫂”之风 :)
米爸没把米的故事贴出来的另一个原因是文学城里的“爸爸博克”甚少,令他不敢轻举妄动。看看众多博克,似乎广大男博友都在关心国家大事,至少是关心名人佚事,再不济也要将凡人小事总结归纳,升华为人生智慧之类,如果他在那里宣讲老婆怀孕儿子撅屁股之类的个人私事,岂不是鸡立鹤群?
文学城里有很多妈妈博克,专写自己的孩子,浓厚的母爱,幽默的笔触,很是感人。我们看到妈妈博克,心里都是充满敬意的,连鄙薄烹调博克的人也不敢鄙薄妈妈博克,因为母爱这个主题不容鄙薄。
但文学城的爸爸博克似乎不多,到底是爸爸们太忙,还是爸爸们更关心国家大事,或者是爸爸们大多粗线条,抑或是爸爸们脸皮薄,不好意思在网上挥洒自己的父爱,就不知道了。
要说爸爸们都忙到没时间关心自己的孩子了,那是不正确的。从很多妈妈博克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爸爸是很爱孩子的,一听说妻子怀了孕,就从懒汉变成勤快人的大有人在,但亲自动笔写孩子的爸爸却大大少于动笔的妈妈。
也许这跟中国的传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慈母严父”。一句“养不教,父之过”,搞得父亲们自觉责任重如山,似乎父亲的责任重在“教”而不是“养”,而传统的“教”是有点趋向于“棍棒底下出好人”的。责打孩子的事,大多由父亲出面来干,唱红脸唱白脸的时候,父亲总是唱白脸的那一个,所以父亲总得板着脸才像样。即便是“慈父”也不当着孩子的面显示自己的“慈”,不然就有可能被贬为"婆婆妈妈" 。
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过人们历来把重点放在前一句上,赞鲁迅也多是赞他的“横眉冷对”部分,而他的“俯首甘为”往往被忽略了。
米爸自己已经很久不写博了,他自己的园子一直荒芜在那里,只在网友询问批评的时候跑去整理一下,让往日的旧贴沉渣泛起,聊以充数。但米爸因为要替艾园偷文,经常在网上游走,到各位网友的博克去逛荡。自从文学城开通“日记”界面以来,米爸的网上游变得方便易行了,只需每日从“日记”处进去,一路流览下去,众博克当日发表的贴子就尽收眼底了。
于是米爸发现网上也有几位“俯首甘为”的爸爸,专为孩子开博写博。
一位当然是艾园读者熟悉的“海鸥飞处”(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9807),这个爸爸不管是自己写贴,还是跟贴,都透露出浓烈的父爱,令一众女读者无比羡慕那只雌海鸥。
另一位是“ P 的爸爸”(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3535),他的博克题目是:“给孩子的 16 岁生日礼物”,博克的题词:“ 其实爸爸也是能够写成长笔记的。况且 P 一口咬定他跟我是双胞胎,这更给了我无限动力。 ”
这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幽默感的父亲,博克开得比较早 ,为儿子写的文章已经有上百篇了。
还有一个是新近加入的 A_mao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12574),博克的题辞是:“留住孩子们成长的快乐时光。” 他的博克专门为孩子开了两个分类: “育儿育女乐”和“子女教育心得”。除此之外,他的其他栏目也多是跟妻儿相关的。
另一个为孩子写博克的叫“一毛钱十一个”(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12868,也是新近加入的, 博克的题目就很动人:“幸福 = 跟宝宝在一起”。现摘录一篇“爸爸想宝宝”了:
“宝宝,没有你的家,爸爸总觉得空落落的,下班了, 也不愿意回去 ------
你的笑总是那么迷人。爸爸再累, 再辛苦,只要看到你的眼睛、看到你脸上天真烂漫的小,爸爸就忘了这些累。 一笑解忧愁,你真的是爸爸妈妈的开心果。看不到你的笑容,爸爸真想插上翅膀,立马飞到你身边。爸爸最喜欢的, 就是看到你做梦时候笑的样子。
你爱哭, 有时候真的觉得很讨厌,可你哭得样子也很可爱。有时候还弄得你老爸束手无策,面红耳赤,然后想尽办法哄你开心; 我的好宝宝有总是那么体贴爸爸, 即使自己委屈了,为了不让爸爸不开心,而自己忍着眼泪不留出来,那个样子, 让爸爸好心疼。这几天,听到不到你的哭声,爸爸就像丢了魂似的。
亲爱的宝宝,昨晚你睡得好吗?今天玩得开心吗?想爸爸的时候, 就让妈妈带你看看月亮吧, 因为, 爱你的爸爸也在看着月亮,月亮会给你也给我眨眼睛, 月亮是告诉你, 爸爸永远爱你。
亲爱的宝宝 ,爸爸想你了。”
无情未必真豪杰,这些感情细腻的爸爸们一定也是早就完成了学业且事业有成的人,不然也没时间和能力养家糊口传宗接代了。不写未必真无情, 关心孩子与关心国家大事并不矛盾,有些以写“国家大事”为主的博克也为自己的孩子开有专门的分类。想必爸爸们只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不习惯把自己的亲子念子之情公开表露出来。
我是个眼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一向避免写重大题材,也避免写这类 CATEGORIZATION 的东西,因为分类虽然能帮助自己高屋建瓴地掌握某事某现象,但很容易挂一漏万。象这样以题材为博克分类,就难免会有些博克无类可归,或者脚踏两只船,可以归在好几类里。
今天居然动笔码这么一篇,主要是因为这几天停工待产,在家闲得无聊,刚好有一位叫"铭"的网友建议说:"在宝宝出生之前,抽空再贴几贴吧。主题无所谓的,相信大家都赞成。" 于是临时凑出这么一篇, 也算是为米爸鸣锣开道, 让米爸放开胆子,大大方方写他的儿子。
先把这些爸爸博克拉出来遛遛,等米爸为孺子当牛做马写博克的时候,大家就不会酸掉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