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部分"黄颜知己"还没写完, 这部分也没校对,因为要出去一下, 先贴出来,呆会再来写完.)
今天是母亲节,艾米也来凑个热闹,写写自己的母亲。
不知道“闺密”究竟是十马意思,按艾米的理解,就是“闺中密友”,再按艾米乱扣字眼的习惯一理解,就成了能讲“闺中秘密”的朋友,最后按艾米往“歪处”想的习惯一理解,就成了能讲“黄色”秘密的朋友了。
这里的“闺密妈妈”不是“闺密的妈妈”,而是艾米的妈妈,也是艾米的“闺密”。
两面三刀
艾米很少用“母亲”这样的大词来称呼自己的母亲,多半是乱叫一通,好在母亲没“牌气”,随艾米怎么叫。
艾米在网上泡了这一段时间,学了不少网络切口,最近一直是以“素芳同学”称呼母亲大人。素芳同学也 PLAY ALONG ,叫女儿“艾米同学”。
艾米很小的时候就偷看了父母的情书,所以不时地拿出来打趣他们两个,不知道艾米那么小的年纪,怎么就那样爱开与情情爱爱有关的玩笑。可能那时只是觉得他俩被打趣时的表情怪好玩的,有种被艾米拿捏住了的尴尬,所以艾米很爱打趣他们两个。
那时艾米如果要找妈妈,就问老爸:“爸爸,你的‘芳,亲爱的芳’到哪里去了?”
爸爸通常是有点尴尬地说:“你妈到菜场去了 --- ”
而艾米对老妈就更随便,动辄就是:“这是不是‘你的民’说的?” “妈妈,‘你的民’在找你。”
不管是芳还是亲爱的芳,在这一点上对艾米没有别的要求,只求艾米能做到“两面三刀”:在家里你叫我们什么都行,但在外面不能乱叫,更不能乱叫别人。
艾米对这一点是心领神会的,好像天生就懂得如何做“两面派”一样,在家里时就信口雌黄地乱叫,但到了外面,就规矩了,好像还从来没有在外面失过口,外人从来不知道英文系的秦大教授是“芳,亲爱的芳”,更不知道比较文学系的艾大教授是“你的民”。
舍生取“黄”
艾米长大一点了,认了几个字,用奶奶的话说,就是“识得几个狗脚迹”了,就萌发了对知识的渴求,翻箱倒柜地找那个印象中曾看过的父母的情书,但却找不到了,后来发现父母把一些书和信放到书架的最高一层去了。
艾米踮着脚,站老远的看见书架顶层上有些书,还有装鞋的盒子,无师自通地认为那些书一定是有“看头”的,而鞋盒子里一定装着“芳,亲爱的芳”之类的信件。艾米小时候做事,大半是被好奇心驱动,所以一天不看顶层上那些书信,就一天不得安生。
于是艾米就搬了桌子凳子的去拿那些书信,结果摔了一跤,摔得不重,因为还没爬到桌子上放的那个凳子上面的小凳子上去,就摔下来了。
艾米在这些事上是很诚实的,大概是因为知道自己不会挨揍,所以马上老老实实告诉了父母,详细描述自己是怎样摔下来的,是为何摔下来的,细节翔实,脉络清晰,估计抗美援朝英雄作报告也不可能比艾米讲得更生动了。
父母大概是被艾米“舍生取黄”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打动了,怕女儿为了看那些东西摔死了,就把那些东西从顶层拿下来,放到下面几层柜子里。
父母的信的确是装在一个鞋盒子里的,“你的民”很狡猾地对艾米说:“你想看这个盒子里的东西,没问题,你拿去看,看一篇,写一份心得体会交给我。”
艾米大呼冤枉,什么破玩意,看了还要写体会?凡是要艾米写体会的东西,艾米就恨之入骨,打死也不愿看。好像后来就没怎么仔细看过那些信件,也可能看了,但没印象了,因为象“你的民”这样的人,肯定是“做得说不得”的那种,他写的信,能有什么“看头”?
艾米很早就看过 << 十日谈 >> 之类的东西,可以大言不惭地说,静秋十八岁才从老三那里听来的故事,艾米可能八岁时就读过了,当然领会得没有老三那样深刻。
值得素芳同学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艾米既没因为看黄色书刊而导致性犯罪,也没从桌子上的凳子上的凳子上摔下来成残废。
一句话,艾米取了黄,但没舍生,好赚啊 !
孝顺妈妈
素芳同学在居住的那一片和亲戚朋友当中,“弱爱”孩子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说艾米长大了肯定不孝顺。幸好他们只说了“不孝顺”,对这个预言,艾米可以轻而易举地就打翻掉。如果他们说的是艾米肯定当不了美国总统,那艾米就被他们量死了,永远翻不了案了。
其实按素芳同学的“两面三刀”做法,她在外人面前并没有怎么娇惯艾米,听说那时对素芳娇惯孩子最看不惯的,就是艾米的舅妈,而最典型的娇惯例子就是每次在舅妈家玩了要回家的时候,艾米的父母就会问:“艾米,时间不早了,我们现在回去好吗?”
如果艾米不愿走,父母就会分析走的好处,不走的坏处, 企图说服艾米。这时舅妈就很看不下去,说:“你们做父母的,觉得该走就走,怎么什么都听个孩子的呢?她叫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
据说“你的民”那个书呆子总是“文妥妥”地说:“孩子也应该参与意见嘛 --- ”
舅妈就说:“这哪是参与?明明是把她当个祖宗供着,什么都要按她的意愿办。我看你们这样娇惯她,迟早把她惯坏,她长大了,肯定不孝顺你们。”
照说艾米的父母把艾米当祖宗还是当孩子,应该不损害舅妈的任何利益,但人就是这样,对那些跟自己活法不一样的人,忍不住就要批评几句。信奉“不干涉别人活法”的父母遇到了“好为人师”的舅妈,除了讪讪地对舅妈唯唯诺诺,也没有什么别的招了。
那时艾米看到这一幕,就总是躲在一边翻白眼,心里恨恨地想:“你说我长大不孝顺,我偏要孝顺。气死你。”
到目前为止,艾米还没找到多少机会展现自己的孝顺,古人曰:“父母在,不远游”,但艾米没做到,游到西半球来了。有时艾米心血来潮,假仁假义地对父母惭愧一番,说不该跑这么远的。
素芳同学说:“古人说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只要你只做到后面一部分就行了。”。
按艾米的理解,这就是说只要艾米同学没把自己搞失踪,随时报告一下自己游到哪里去了, 素芳同学大概都是不会责怪女儿不孝的。她并不要求女儿一定要呆在她身边,只要女儿过得开心,跟她在不在一起都行。
所以素芳同学送艾米出国就没流泪,跟艾米打电话也从来不说那些“想你想到我心痛”的话,总是乐呵呵地说:“这有什么?又不是以前那种交通和通讯不方便的时候,现在随时可以打电话,发电邮,传照片,飞到美国来看你,这不就跟你在我身边一样吗?”
有时艾米打电话诉说在国外生活 BORING ,素芳同学总是说,那个谁谁谁,办签证办了不知多少次,老签不到,如何如何羡慕那些出了国的人。听素芳同学讲这些事,艾米又有了“生在福中”的感觉,美国生活也就不那么 BORING 了。
当然,当艾米决定回国的时候,素芳同学的理论又变了,说国内现在生活好得很,像你这样在外面拿了英美文学博士的人,在国内可以做出很多成绩来。你回来了,住的地方也有,我们专门给你留了一间房,里面的布置跟以前一模一样。
过几天,艾米又决定不回国了,素芳同学还是有 SUPPORTING FACTS ,说你现在的年薪比你在国内能挣的多多了,而且又能“想生多少生多少”,那多好啊。素芳同学马上就 OFFER 以后到美国来帮忙带孩子,并且摩拳擦掌地要从现在起就开始学开车,免得来了美国帮不上忙。
艾米开玩笑说:“素芳同学,怎么你的理论一天一变?”
素芳同学振振有辞:“世界上的事情嘛,都是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的,都是有利有弊的,这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了。”
“那你究竟是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呢?到底是呆在中国好,还是呆在美国好?”
“那还不都是看你的吗?你愿意呆在哪里,我就认为呆在哪里好,我充分相信我女儿的判断能力。”
用香港那边的话说,素芳同学真是一个“二十四孝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