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园 (非公开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个人资料
正文

小既:鼓励vs.惩罚

(2006-05-22 07:07:40) 下一个

想起这个话题,源于艾园贴出的一个“在加拿大不能随便打小孩PP”的文章。自己就是一个小时候不留神老闯祸而且不长记性,时不时被老爸打PP的角色,对PP的委屈深有体会。(郁闷ING,为什么当初没有移民加拿大!)

看文章之后,除了举双手双脚赞同之外,另一个反应就是,呼吁停止打孩子不光是文化原因,在北美禁止,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我,觉得那是一种基于威慑和惩罚的,不明智的教育方式。

听过两个训练小动物的故事,很有意思。

一是训练鸽子,饲养员想让它从地上飞到屋顶一个有脚踏板的喂食器,最终鸽子用右脚按一下踏板,触发匣子里面的食物自动滚出来。听上去难度还挺高,在偌大的房间里要飞越对角线,对准一个几乎和鸽身差不多小的食物容器,然后用细细的爪子,足够的力道,像人操作机器一样,压动触发手柄。

如果把鸽子放了,在屋里乱飞,直到它RANDOMLY触到踏板,“啪”!食物滚出来,完全靠运气的话,保不准鸽子飞到饿死,也不能达标。当然,饲养员不会这么傻了,也不会TAKE让鸽子饿死的CHANCES。

开始饲养员只是在屋子中间,靠近鸽笼的地方牵了一根白线,鸽子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乱飞一气,如果一不留神飞越了白线,食物就“啪”地弹出来,作为奖赏。

慢慢地,鸽子几乎每次都能飞过白线,目标明确。然后逐渐把白线向靠近踏板的方向挪动,鸽子随着白线迁移,飞的远度和高度都在提高。

直到白线到达踏板,鸽子终于在一天无意中碰到了期待已久的踏板,饲养员欢欣鼓舞地给出食物。到了这一步,离最后的成功已经指日可待了,可以想象,鸽子在胡乱用翅膀扇,用脚踏,吃到食物一段时间之后,最后变成,只有用右脚按踏板的时候,才能得到可口的食物。重复数次之后,鸽子就掌握了自动喂食器的使用方法,但凡饿了的时候,无需惊动饲养员,就可以自己动手,按需足食。

Isn't it wonderful! 据说,用这种方法,一只鸽子从毫无章法四处乱飞的状态到“有意识”的飞向喂食器,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与此同时,又听了另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家刚买了一只小狗,首要任务就是训练它上厕所要固定地方,不能随地大小便。

小狗一来,似乎特别喜欢在家里的厨房随地“如厕"。每次主人见了,都是气不打一处来,吃饭做饭的地方怎能被小狗一再污染?于是小狗一排泄,作为惩罚,主人就怒不可遏地把小狗从厨房的窗户扔出去,想告诉小狗“想上厕所就要去YARD,不能在家里随便拉撒”。

无奈小狗不通人语,可能始终都不大明白主人的意图。在重复地被抛出窗外,踉跄几乎摔断腿之后,小狗最终建立了条件反射。上厕所的时候,心急火燎地把秽物拉到厨房地板上,然后飞快地“嗖”地一下跃出窗外!它尽忠的方式,就是用实际行动向主人表达“不劳您大驾动手了,我知道上完厕所该去哪里!”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想想小狗真是冤枉透顶,没有达到目的的主人,恐怕即使不是气愤至极,至少也是哭笑不得的。

转念一想,这难道不是Exactly what you get from punishment吗?不管是当事人的意图不明,还是表达的方式不够奏效,惩罚通常传达的,是一个“不能做什么”的信息,并且逐渐加强这个“条件反射”,至于该怎么做,如何达到EXPECATION,仍然有着很大的模糊空间。

特别是和训鸽子的方法一比,似乎就更明显了。前一种,是建立在“鼓励”的机制上,让复杂的步骤化解成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步都伴随着食物,这个最有效的奖赏。不断强化“正面”而不是“负面”的反射和刺激,在进步中最终达到目标。

假如训练鸽子的饲养员也采取基于“惩罚”的方案,比如说,在鸽笼通向喂食器的通道周围放上电网,鸽子除非直接飞向高高的喂食器,否则就会遭到电击,恐怕来来去去几回,鸽子不光飞不到目标,根本就不愿意再飞了,没准儿饿死前还在惶惑:“主人啊!不是你不让我飞的吗?不然我怎么一飞就被打?”

如果训练小动物都有如此不同的结局,同样的原理,用鼓励来引导,而不是用诸如打PP的惩罚来纠正,用到小孩子,甚至是成人的身上,怕是效果一样显著。究其竟,人有着和动物十分相似的天性,哪怕是大人。只不过天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而已。

正因此,才要在如何引导上动脑筋。引导离不开鼓励,鼓励,再鼓励!想方设法找到可以APPRECIATE的地方,一开始可能只是Approximately right, 但是没有关系,鼓励让人feel good about herself/himself,从而想不断重复这样的良好感觉,越来越好,而不必等到Perfect performance出现的时候。因为等不到那时候,对方,恐怕已经像那个被期望一次飞达食物器的鸽子一样,中途饿死了。

当然鼓励并不是一味地纵容,只不过批评也得讲求方式方法。想起小时候,我犯了什么严重错误,老爸打我的那一部分,早就被忘在后脑勺了。当时的印象,除了得出“爸爸脾气暴躁,会MAD AT ME,千万不要惹他”的结论,似乎从来不会因为挨了打就后悔自己做错了事,多半连自己错在什么地方都不服气,一心只想着,这次被发现了,下次能不能瞒住?

相反,每次妈妈很同情地看我受罚之后,总会找我“谈心”,和颜悦色地指出我哪里做错了,然后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说,“好孩子,都过去了,爸爸妈妈都喜欢你呢,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每次听到这一席话,我都会泪如泉涌,好像在这一刻,才真正开始后悔自己的行为。

童年的场面至今仍然记忆由心。妈妈的解释和拥抱,让我觉得错误的仅仅是行为,否定的并不是我这个女儿本身。爸爸妈妈的爱仍然在那里,而我,还是他们喜欢和重视的孩子。

长大以后,听到不知是谁说的,People are not bahaviors only。They're human creatures who manage our own behaviors,大有戚戚焉。 人们不单单是表现出来的或好或坏的行为,而还有在background上面运行的林林总总的情感,动机,愿望,和自律。所以才有对事不对人之说。在遇到了令人失望甚至厌恶的行为时,在反对行为的同时,也许仍然需要肯定他/她的价值。不必因为一次,几次,或者好几次不好的行为,就完完全全地否定一个人。

我自己很早就走入了婚姻,对处理爱人之间的CONFLICT,很自然地,都是凭着“感觉”和“本能”(谁又不是呢?)。所以始终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盲区”,直到出现婚姻的危机。

那时,我一直奉行,“他不犯我,我也随意,他若犯我,只有生气”的原则。而且基本上生气程度可以和行为语言直接挂钩,都可以写成程序了

--如果犯了轻微戒律一,两度生气,如果触犯中度戒律二,五度生气,严重戒律三,八度生气。当然啥事儿没有的时候,相安无事。

现在回想一下,几乎就是惩罚定律的翻版嘛。 :))

后来尝试把惩罚定律改成了奖赏定律,如果领导干了轻微好事儿一,两度高兴,发三等奖,中度好事儿二,五度高兴,发二等奖;大大的好事,那就狂喜,喜晕了,发金牌奖。生气的时候,想想人家拿的奖项,好歹还是好领导不是?

小试了一把,效果那个显著啊!简直从来没觉得生活这么幸福过!令我几乎相信了过去一直嗤之以鼻的一句话,叫做“A happy wife makes a happy life." --当然这个换到领导那里,他就改信“A happy husband makes home a sweet land”了,呵呵。

年轻的时候,觉得爱是机缘。活了“这把年纪”,才明白,爱也是一种能力。

( 附:奖赏定律的“三段论”

1. 拿针一样尖的眼睛,外加放大镜看老公的好。这么想,要是我找不出来他的好,那只能说明自己笨,当初是为啥嫁给他滴?总有理由的嘛!而且一旦涉及到自己“眼瞎脑笨”的名声,总得奋起挣扎一下吧!找!哪怕只是“APPROXIMATELY GOOD” TO GIVE YOU A STARTING POINT。找着了就要不遗余力地,厚颜无耻地,不断变换说法地“飘扬”“飘扬”“再飘扬”!

2. MAD AT HIM的时候,当场指出来,有针对性,针对具体的行为,什么地方让你不能忍受。越快越好,不要“隐瞒不报”但又“怀恨在心”,成为“旧帐”,一旦变成“旧帐”了,再提,就变成ATTACK HIS PERSONALITY了。只有当时发生的,即时沟通,才能称之为“对事”。

沟通的时候,切记"if you're pointing out what's not good without suggesting what's exactly expected, you're just whinning (complaining)。 And whinning is always unwelcome. ",所以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清楚自己的期望,一次不要期望太高,慢慢来。

火发完了,还是要表达爱意。我发现这个效果极其的好.批评行为的同时,肯定VALUES,肯定爱。

总的来说,尽量让赞扬远多于批评,所以对“飘扬”不能吝啬,对批评言简意赅(很难啊,JMS)。

3. 俱实而说,千万不能“口是心非”,所以上述不是一个表达方式的改变,憋着自己来曲意奉承(which is cheap),而是change your way of thinking. 多欣赏(appreciate),少生气,呵呵。

上述道理不是俺讲滴,俺在为婚所困的时候,读了好多乱七八糟的书和文章,然后边用边总结的管用的几条,呵呵。记录下来,经常复习,以免忘记,嘻嘻。 )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7)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