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走随想随记随忘

走不了万里路,读不完万卷书。只能走到哪里是哪里,读到哪页是哪页。想到的写下来。数字化的信息年代,所有一切都不过是零零一一一一零零,零一零一,一零一零。。。。。
正文

读“弄堂叫卖-老上海风情”有感即发

(2014-04-11 18:57:07) 下一个
 
同学传来一篇上海怀旧,说到过去一大早弄堂里响起的各种吆喝。其中最前奏的是清洁工人“把马桶拎出来”的吆喝。我抱歉得很,再怀旧也不会怀念‘马桶拎出来’的日子。那可是要把人熏得昏过去的时候。感谢上帝,没有让我经历过“倒马桶”的日子,但是到了上山下乡,让我着实“恶补”了几年。城里人可能倒完洗完马桶就不管了,也不问一车车粪便去了哪里?殊不知每天郊区的农民撑着船在苏州河及其支流上等着,把这些“黄金”运到乡下。那时候什么都凭票供应,“黄粪”(如此称呼区别从抽水马桶出来的大为稀释的粪肥)当然不例外,为防止加水造假,好像还用比重计测呢。如今看见那些“有机食品”的发烧粉丝,真想问问他们知道“有机”农业是怎么回事?想“有机”到什么程度?记得文革初期批评周谷城,说他谬论之一是,“共产主义就是家家都用抽水马桶”。和赫鲁晓夫(当时被简称“赫秃”)的家家有“土豆烧牛肉”共产主义比,似乎更高一层。对我来说,土豆烧牛肉可以没有,抽水马桶一定得有。事实上家家有了抽水马桶,土豆烧牛肉应该不在话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