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两岸的语言艺术
北京对待台湾,难道不能够用语温存一点?毕竟,双方在磨合阶段,态度上有商有量,避免突然变脸,才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只有好感日增的情况下,有一天,或者心甘情愿地走到一块去。
两岸之间,关系著未来的相处,语言的艺术异常重要。
最应该注意的是用语。或许是两岸说话的习惯不一样,台湾人出口就温软,进一趟台湾的「7-11」便利店就明白。无论有没有在店里买东西,出门一样招呼著「谢谢光临」,听在耳朵里舒舒服服。台湾人讲话拖了长长的嗲音,说话留著余地,什么都好商量。
上个月,习近平与连战见面,算是两岸关系的大事。习近平倒也分外用心,从台湾人过黑水沟的典故说起,感性说了许多,稿子上准备的都是台湾民众有fu(编註:感觉)的,但免不了北京领导阶层的习惯吧,结尾还是撂下些强硬的话。
习近平与连战见面的那番发言,听在台湾人耳朵里最硬梆梆的是:「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虽然是些老调,台湾人民也听熟了,在那个两岸一家亲的场合,习近平语气一变,显得有点突兀。
是不是政策使然?软的更软,硬的要更硬!但硬在语言,对两岸关系,并没有什么实质功效。
2000年那一次台湾大选最清楚。朱镕基在选前三日,沉著脸对台湾民众厉声喊话,结果使得台湾选民生出反感,倒让民进党平白赚了许多票。
想不明白啊,北京干嘛老是重蹈覆辙?撂下些重话, 除了让人听了不太自在, 到头来还适得其反。只能说,这其中也牵涉著两岸不同的语言习惯。在台湾,愈是想达成目标的话愈要委婉地说。看起来,领导们不够理解台湾人的温软人情,错估了听者的内心反应。总之,北京似乎没有认真估算一句重话的成本效益。
更何况,习近平口里说的「不可能改变」,这其实是一句决裂情境下才会说的话。若放在文学的语意上,说这话的时间点,让人直觉联想起绝望的爱、强迫的爱,面对决裂、旧爱已经不可挽回,一方才会恫吓要海枯石烂。若你执意分手,「不可能改变」,我可偏不准你改变!
两岸之间,目前到了一触即发的冲突点吗?此刻不是正热络得很,人员穿梭往来,各种两岸经贸协议颇有进展?那么,一团和气不好么?何必遇到任何场合,总要在末尾来个反高潮,拉下脸,以训话的态势,把气氛搞得突然僵硬。
强势语言之所以惹人反感,听起来,那训示的一方自认为掌握著真理的绝对性;台湾当局可能也有责任,目前执政党的应对只求含混了事,面对斩钉截铁地「不可能改变」,最多是细声呼吁「正视我这边存在的事实」。而要求别人「正视」,已经在示弱了, 哪有任何双方彼此尊重、各自表述的力道?
当然,主要问题还是北京。对待台湾,难道不能够用语温存一点?毕竟,双方在磨合阶段,态度上有商有量,避免突然变脸,才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只有好感日增的情况下,有一天,或者心甘情愿地走到一块去。
两性间确实是最好的譬喻:若要爱得长长久久,先让人听得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