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热潮展韩流软实力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爆两岸三地。除创下收视奇迹外,《星星》亦掀消费热潮,展现韩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经验,值得香港借鉴。
横扫全球的「韩流」之下,两岸三地数以亿计的观众2月底同步上网,追逐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大结局,其后社会持续躁动,带出特殊的文化现象。连北京召开「两会」期间,中纪委书记王歧山参加北京团会议时,也特别借《星星》的风靡,问道:「韩剧为甚么佔领了中国?」
以影剧为先锋的「韩流」引起中共高层领导人注意,已不是首次。2005年湖南卫视放映《大长今》,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便曾表示,他很喜欢看,只因公务忙,才没能连续看完。
香港当年播放《大长今》,受到观众热捧,创下香港1991年设立收视率统计以来最高收视纪录,不少港人奉主角李英爱等韩国艺人为偶像,「韩流」在港展现魅力。
《星星》一剧在这乍暖还寒的春日放映,令「韩流」再次引爆闪烁光芒,震撼两岸三地。香港观众有缘同步上网看《星星》,有赖内地某视频网站一早购得《星星》正式版权;内地网上随即出现的贴心翻译,又令大结局播出的次日上午,两岸三地粉丝们已可看到配上中文字幕的足本,虽然是简体版,也绝不会有任何香港观众投诉。
韩国「最年轻视帝」金秀贤饰演的都敏俊教授,联手「国民女神」全智贤饰演的千颂伊,俊男美女加上永恒不灭的爱情主题,喁喁情话衬著浪漫的主题旋律,还有匠心独运的细腻取景,全是「靓人靓景靓衫靓袋(包)」,又穿插悬疑的警匪片段,以及爆笑而不幼稚的外星人时空交错桥段,俘虏了千万颗少男少女、白领主妇的心。
《星星》掀消费热潮
播放期间,两岸三地民众罕见地有了一个共同话题,大家不约而同地关心剧情发展,谈论男女主角的爱情、衣著、生活。至《星星》大结局,余波不但未了,更逐步发酵,将「韩流」推向另一次高峰。
在香港,都敏俊和千颂伊挥不去的浪漫和贵气,摄住了全城气息。部分个性比较被动内敛的观众,出现「《星星》后失落症候群」,成为心理学者侃侃而论的话题;另一批观众则以行动表达《星星》情结,千颂伊的唇膏衣著、都教授的背包、剧中人使用的手机通讯软件,都成为万千影迷搜寻採购的对象。于是「颂伊唇膏」卖断市,《星星》结局一週后才下订单的,要排到六月才能取货,若要马上满足购买慾,就得接受网上已炒到三倍的价格。「都教授背包」在放映期间,销售已录得近十倍增幅,结局后一星期内,全港门市库存更全部售罄,最快到五月后才能取货。
香港流行的手机通讯软件一直是WhatsApp和微信,看准《星星》商机,另一通讯软件LINE推出相关主题之余,还特别在港举办投票活动,邀用户票选喜欢的《星星》结局,增加品牌曝光率。《星星》结局约一週后,网上出现一张售房传单,其中金秀贤手持「来自星星的笋盘(价廉物美的楼盘)」字样,引来网上疯传。在这香港楼市相对沉寂的时候,房子竟在半天内售出,算是极速,无疑是卖家藉了《星星》效应成功促销。
「后《星星》热潮」引发的现象,还有更绝的。片中窗外下雪时,千颂伊的一句「下初雪就要有炸鸡啤酒」,同样打进香港年轻男女的心屝。香港没有雪,也要跑到尖沙咀挤满韩国小型食店的金巴利街,令原来尚可订座的小店,门外突然排起几十人的长龙,等一个半小时以上才能入座,只为满足《星星》带来的对韩国炸鸡啤酒的渴望。
《星星》也令更多旅客放眼韩国。适逢樱花季节,多家旅行社自称「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上掉下来的机会」,以《星》剧为噱头,推出「首尔五天追踪《来自星星的你》景点之旅」,走访该剧拍摄场景,包括都敏俊与千颂伊深情一吻的法国村,还有他们曾挂上爱情锁的南山公园等。
这类「星星团」3月推出后,反应极为理想,尤其是4月中復活节期间出发的团,索价比之前的高出整整一倍,仍吸引大批旅客报名。有旅行社人员透露,当年《大长金》团热潮长达一年多,预料这波「星星热」起码能持续半年。
香港的「哈韩族」近年成形,访韩人数不断增加,五年间飙升一倍。同样地处东北亚、拥有樱花景緻的日本,由于日圆匯价去年下滑,赴日港人按年算强劲回升,但韩国以「韩流」文化软攻,却令「哈韩族」与「哈日族」有此起彼落之势。据香港旅行社提供的数字,参与韩国团与日本团的人次比例,已由三年前的3:7追至最近的4:6,算上自由行者,这起落变化就更大了。
韩风席捲全球,是文化先建立形象、企业跟在后面,颠覆了国际上企业先扩张、文化紧随其后的传统。中共高层领导人特别关注「韩流」,除了「韩剧佔领中国」外,这也是重要原因。韩国官方2001-2011年期间的出口数据显示,韩国文化产业出口每增加100美元,就能使韩国商品出口增加412美元。
金融风暴后 文化产业兴
韩国1998年遭受金融风暴猛烈吹袭,全国经济一片萧条,当时的金大中政府决意调整产业政策,成立文化观光部,逐年提高国家总预算中对文化观光产业的投资。三年后,「发展韩流」文化产业方案发佈,「韩流」正式得以命名;韩国文化振兴院同时成立,举全国之力发展电影、电视、动漫、K-pop(韩国流行音乐)、手机与网络等文化产业。2004年又有「亚洲文化交流财团」成立,推动文化产品打出海外,并协助电视台把韩剧翻译成各国语言。
韩国近年已成为全球十大文化产品输出国之一。2001年,韩国电视剧和电影出口总额只有800万美元,到2011年已达到1.58亿美元,虽然仍远远低于美国的143亿美元,却已领先日本的6200万美元,称冠亚洲,连伊朗、伊拉克等地电视台也在黄金时段播放韩剧。次年,已被视为亚洲主流音乐之一的K-pop,成功透过网路视频网站YouTube,令歌手朴载相的《江南style》(Gangnam Style)爆红全球,震动西方主流乐坛,在欧美多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位列第一,将K-pop热潮推至新高。
美国一部名为《Why Do Dramas Do That?》的书籍去年面世,分析韩剧风靡全球的文化现象。韩剧和音乐MV在十年前发展初期的拍摄手法,都是跟随日本的。在韩国演艺圈打滚了10多年的韩星摄影师Dino说,日本的摄影非常重视数据,光线、角度、姿势,都要精心量度到完美为止,看起来很漂亮,却稍嫌机械。韩国影剧界不断模仿学习,并逐步发展了自己的风格。「不完美,但有感觉。」《星星》最大的震撼力,正是那份「感觉」。
除了拍摄手法独特,韩剧编剧的地位举足轻重,从选演员、道具、场景,到跟广告商合作的营销策略,说话都有分量,而且每集稿费高达1500万到2000万韩元(约8万到11万人民币),使韩剧的制度几乎可说是「编剧主导」。
为配合观众反应,韩剧又独创「边拍边播」的製作模式。以《星星》为例,每星期播两集,事前拍好的存货只有4集,也就是说每星期要继续完成两集的拍摄及后期製作,其间则是一边拍摄,一边收集观众意见,修改剧情方向,工作安排极为紧凑。
在电视台激烈的竞争文化下,製作投资亦非常认真。凡看过《星星》的,对于男女主角居所的豪华雅致,一定印象深刻,原来这都是专门搭建而成的,製作费达10亿韩元(约554万人民币)。每集约一小时,女主角动辄十个八个不同造型,且一身名牌,就是要让观众赏心悦目。据计算,这样下来,每集的成本就是4.5亿韩元(约250万人民币)。
当然,韩国法例容许影剧植入广告,像《星星》剧中主配角都大玩LINE及三星电话,都有助增加收入,减低成本。按这类广告植入法例,企业投资韩剧,既能减税,又可让产品曝光,与製作方可谓各得其所。近年来植入广告的收入在韩国电视业所佔比重愈来愈大,且剧集边拍边播,广告商可在剧集热播后,中段才加入,营销手法多变。
剧中细节 一丝不苟
韩剧有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的特性。《星星》剧中除了主角和配角,即便是路人甲乙丙,动作衣著也绝对不会马虎了事。像是其中很多场明星记者会,记者除了衣著讲究,拿的照相机也都是绝对的专业级别,表情也极为逼真;又如上市公司的文件夹,也全部採用真皮上等货。
香港电视台编剧鲍伟聪接受港媒访问时称赞说:「所有事物都执拾得非常仔细,让观众投入影剧里的世界。」鲍慨叹港剧若是有记者会的镜头,记者拿的都是「傻瓜」(全自动)照相机,然后乱拍一通,表情木讷,令观众不可能信服投入。
港剧曾有辉煌亚洲的时代,却一直原地踏步,如今连本地观众都已唾弃,转而追看美剧《纸牌屋》(House of Cards)、英剧《新福尔摩斯》(Sherlock),日剧《半泽直树》,以至这次的韩剧《星星》。香港无线电视今年情人节特地赴韩,拍摄一部本地女星与韩国男星合作的爱情剧。有韩剧迷说:「拍摄手法细腻,但故事情节一塌煳涂,一看就知道是港产剧本,韩国摄製队拍摄的了。」查问之下,果然如此。
面对这波网上追剧热潮,香港电视界管理层已看到观众习惯变化,进入「新煲剧时代」。《星星》这次在海外市场引发热潮,又印证各地观众有同步播放的要求。大趋势已成,鲍伟聪承认港剧无论是内容质量还是营销方法,早已被韩国及世界远远抛离。他的期望很谦卑,只愿香港正要发展的新免费电视台营运后可促进行业良性竞争,「至少让观众不再对港剧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