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中国海军依据战略需求,正不遗余力地加强力量建设。「002型」航母、两栖攻击舰、新型万吨级导弹驱逐舰、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大型船坞登陆舰等,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快步伐,研製大型核动力航母。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无论中国海军今后发展到何种大规模、何种程度,其战略的防御性的性质不会改变。

3月22日入列服役的导弹驱逐舰昆明号。(中新社)


 

日前,继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惠州」号,编入海军南海舰队战斗序列,正式服役之后,中国海军新型导弹驱逐舰「昆明号」,又于三月下水。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先后有20余艘航母、新型导弹护卫舰、远洋综合补给舰、大型船坞登陆舰、新型战略核潜艇等大、中型水面舰艇,相继编入中国海军的战斗序列。中国海军几乎每个月都有新舰艇列装。有外电评论说,大量现代化的新舰艇像下饺子一样加入中国海军服役,标志著中国海军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大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 

 

中国日趋强大的综合国力,为中国海军的跨越式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装备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军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目前,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驶出岛链,远赴西太平洋、南中国海、东印度洋战备巡逻,远洋训练已常态化。中国海军舰艇的航迹已遍布世界各大洋,中国海军的崛起令世界瞩目。美、日等传统海上强国,高度关注中国在加速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型过程中,将建设一支什麽样的海上武装力量。中国海军在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将有何担当?中国海军将奉行什麽样的战略指导? 

初创海军 奉行防御 

 

中国海军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建的。中共建政后,中国海军终结了旧中国「有海无防」屈辱史。但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囿于装备上和发达国家海军装备的差距,以及国家财政上的捉襟见肘,中国海军的实力,只能维持在「近岸防御」的水平。从当时的具体国情出发,借鉴前苏联海军建设的经验,中国海军确定了建设一支近岸防御型海军的指导方针。根据这一方针,海军武器发展的重点确定为「空、潜、快」,即潜艇、快艇和海军航空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依托岛岸,近岸防御」始终是中国海军最重要的作战原则和指导方针。 

 

文革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国海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自行研製、建造的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核潜艇等主战装备相继服役。中国海军的舰艇和飞机的活动范围和作战半径,从原来只限于中国沿海延伸到太平洋西部海域和南中国海的西沙、南沙群岛海区。 

 

1979年7月29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青岛接见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全体与会者时,首先明确指出:「我们的战略是近海作战。我们不象霸权主义那样到处伸手。我们建设海军基本上是防御,面临霸权主义强大海军,没有适当的力量也不行。这个力量要顶用。」8月2日,邓小平又在烟台视察中国研制的第一艘现代化导弹驱逐舰「济南」号,并乘舰出海巡航。在听取了有关新型导弹驱逐舰战术技术性能匯报后,邓小平高兴地说:「现在有这样的驱逐舰,就可以走向太平洋。我们在太平洋应该有发言权!」并在舰上挥笔题词:「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海军。」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时任三军最高统帅,他对中国海军建设的一系列谈话和题词,直指中国海军战略的两个基本问题,即战略的性质和作战的基本范围。性质就是防御,作战范围就是近海。1982年8月,经邓小平亲自点将,刘华清出任中国海军第三任司令员。 

 

刘华清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军队中为数不多的战略大家。其执掌海军帅印后,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按照邓小平的军事思想,制定中国海军战略。他认为,海军是一个战略军种。既然是战略军种,就应该有海军自己的战略。战略决定未来,海军战略是用于指导海军建设和和作战的方略。其时,中国海军还面临南沙岛礁被外国非法侵佔、资源被掠夺的严峻挑战。由于南沙远离大陆,刘华清审时度势,首度提出将海军一直实行的「依托岛岸,近岸防御」作战方针,改为「积极防御,近海作战」。其后,他又多次组织军内外专家学者,从海洋与技术革命、海军作用与地位、中国海军建设的基本状况、未来战争中的战略运用、中国海军今后的建设发展等方面,作全面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为进而制定中国海军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刘华清创立的中国海军的战略是「近海防御」,属于区域防御型战略。刘华清在具体阐述中国海军战略要素时,除了论述中国海军战略的性质是防御性的以外,对海军战略的目的和作战对象、作战海区、战略任务均有清晰明确的表述。

往亚丁湾为商船护航,是中国海军步向新阶段的标志。(资料图片)


调整战略 与时俱进 

 

中国海军战略的目的和战略对象是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应付针对中国的海上局部战争,遏制和防止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来自海上可能的侵略,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为国内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环境。主要作战对象和对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著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注意主要作战对象的时候,也不能忽略潜在的对手。 

 

中国海军的作战海区,在今后较长的时段内,主要是第一岛链和沿该岛链的外沿海区,以及岛链以内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区。随著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增强、海军力量的不断壮大,作战海区将逐步扩大到太平洋北部至第二岛链。在「积极防御」的战役战术下,将採取「敌进我进」的指导思想,即敌人向中国沿海地区进攻,中国也向敌后发起进攻。 

 

中国海军的战略任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和平、战争时期的任务。和平时期的战略任务主要有:实现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为国家外交政策服务;作为一支海上威慑力量,遏制敌人来自海上的可能侵略,应付可能发生的海上局部战争,支援和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独立地和协同陆军、空军作战,有效抵御敌人来自海洋方向的进攻,保护己方海上交通运输线;在统帅部的统一指挥下,参加战略核反击作战。 

 

1987年3月,海军司令员刘华清、政委李耀文共同签发了中共海军党委上报中央军委《关于明确海军战略问题》的报告。该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海军战略的形成与发展,提出其基本依据、主要内容,以及这一战略对海军作战能力、兵力战略使用和海军建设的要求。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等先后圈阅了这个报告。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军战略及其理论体系宣告诞生。 

 

中国海军战略的确立,是中国海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令海军建设和使用的实践有了统一的观点和行动准则,在作出重大决策时有了理论依据。它对中国海军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海军是一个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发展利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进入新世纪后,随著外部的战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中国国家利益不断扩展的需求,中国海军的活动范围也相应扩展。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艇编队从海南榆林军港启碇。这是中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也是中国海军首次在远洋保护重要运输线的安全,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迄今为止,中国海军已先后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出16批护航编队。2011年3月,利比亚国内发生内乱,中国海军正在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的「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又奉命从印度洋驰援地中海,为撤离中国在利比亚被困人员和船舶提供支援和保护。今年中国海军的「盐城」号导弹护卫舰和「黄山」号综合补给支援舰又应联合国的请求,多次为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船只护航。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从浅蓝走向深蓝,在远离中国本土的大洋上频频亮剑,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

海军之父刘华清当年视察海军部队。(资料图片)


防御性质 不会改变 

 

海军是一个耗费资金巨大,建设週期长的军种。中国海军依据战略需求,正不遗余力地大力加强力量建设。包括「002型」航母、两栖攻击舰、新型万吨级的导弹驱逐舰、大型远洋综合补给支援舰、大型船坞登陆舰、新型战略核潜艇等一批新舰艇,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除此之外,中国正加快研发核动力大型航母的步伐。已经服役的「辽宁」号航母,在完成既定的科研、培训舰载机飞行员的任务后,将为中国海军打造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洋舰队扮演开路先锋的角色。 

 

蓄势待发、日趋强大的中国海军引来西方一些观察家的非议和质疑。一些对中国抱有敌意和偏见的人,甚至将中国大力加强海军现代化的建设,解读为增加与美国海军抗衡的筹码、谋求海上霸权等等。所有这些议论,实质是对中国海军战略的不瞭解或误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海军今后无论发展到何种规模,何种程度,其战略的防御性质不会改变。中国不会建设美国那样的全球化进攻型海军。即使实现了拥有三个全天候航母战斗群的战略目标,也不会谋求海上霸权。中国海军宣导的是「和谐海洋」新理念。

当年中国海军的鱼雷快艇。(资料图片)

 

标签: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