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运动正在全球兴起,有观点认为它将带来一场「新工业革命」。「创客」是谁?他们在做什麽?创客文化对教育、对中国又有何借鉴意义?除去其上的层层面纱,会发现「创造」,其实很好玩。trendhk.hk

孩子们与高科技玩具交朋友。(陈玫)


 

「域名註册,完成。Facebook帐户开通,完成。目前剩下的任务嘛,只有组个团队、找点贊助者了。」2010年,以色列的年轻工程师巴什(Yariv Bash)在自己的脸书(Facebook)主页上这样写。听起来像个普普通通的项目,商业计划书或者室内设计比赛?他的下一句,恐怕会把这样想的人打个猝不及防:「只要他们也想登上月球!」 

 

巴什是非盈利机构「SpaceIL」的创始人。自成立之初,SpaceIL的目标便十分明确,就是在2015年底以前发射以色列第一个登月航天器。一切顺利的话,以色列很可能将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和中国三个大国之后,第四个登月成功的国家。而这个宏伟非常的计划,不过是源自于巴什的一个奇想。 

 

今年四月初,巴什作为2014深圳製匯节(Maker Faire)的嘉宾,与观众分享他梦想成真的故事。製匯节起源于美国西岸湾区,如今每年都在湾区以及东岸的纽约举办,也在世界各地开展,意在宣扬「创客」文化。此次深圳製匯节,同样是来自中国以至世界各地「创客」们的一场盛会。trendhk.hk

日渐成熟的3D打印技术,或将颠覆如今的生产模式。(陈玫)


全球掀起创客运动 

 

谁是创客?说来并不玄乎,就是每一个正在动手「创造」的人。2012年,美国科技杂志《连线》(Wired)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所著的《创客:新工业革命》(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一书,令「创客」(Maker)这个词走进人们的视野。 

 

有人会说,敲敲打打、动手鼓捣,这是老祖宗都会做的事,况且不是早就有「DIY」的概念了吗?莫非是旧瓶装新酒? 

 

设想你是一名DIY爱好者,若只是想做一件工艺品,那么只需手艺灵巧,相信不难办到;但假如你的创意涉及电子、计算机新技术,在过去,如不依靠专业人士或大企业的协助,恐怕就很难完成了。所幸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中,有赖于科技高速发展,「高端」DIY的门槛也在不断降低。哪怕普罗大众,都能以低廉的成本、简易的设备,把灵感变为真正的作品,甚至可以出售的产品。 

 

举例来说,如今备受瞩目的3D打印机,就是一种普通人都能拥有的生产机器,价钱不贵,身量又小。而人人都能「小规模生产」的时代一旦来临,无疑将对传统的「企业、大机器、流水线」生产模式造成巨大颠覆。难怪安德森将这场正在全球掀起的创客运动,视作即将到来的「新工业革命」。 

 

丰富的网络资源是创客们的巨大财富。藉由网络建立线上线下的社群平台,创客们可以共享信息、资料,以讨论带来新点子,以至发起小型众筹,募集资金。「DIY时代过去了,DIT的时代来临了。」安德森所说的「DIT」就是指「Do It Together」:一起创造。协作精神,正是创客文化的精髓所在。 

 

2010年10月,曾经从事社交媒体开发的李大维,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创客空间(Hackerspace)——新车间。新车间网站的自述这样写道:「向硬件高手、电子艺术家、设计师、DIY爱好者和所有喜欢自己动手鼓捣各种东西的人提供一个开放式的社区、实验空间和基础设备。」李大维则戏称自己是车间工头。每逢工作日晚上和週末,新车间常会举办各种有趣的工作坊、聚会和活动。四月中的日程表里,就包括相扑机器人製作工作坊,还有免费的Arduino主板入门教学。 

 

在上海之外,中国其他城市也开始拥有自己的创客空间。2011年初成立的北京「创客空间」,各路专业「兵器」一应俱全,小到电锯、电钻,大到雕刻机、激光切割机,都能在这里找到,足以让前来「动手」的创客们大展拳脚。而深圳的「柴火空间」、杭州的「洋葱胶囊」,也都成为了本地创客们聚会、讨论的必选地点。 

 

「创客空间是个学东西的好地方。我以前不会焊接,去了之后才学会的。假如你也想学点什麽技能,就也去创客空间找人教你吧。」17岁的乔伊·胡迪(Joey Hudy)来自美国,是此次深圳製匯节最年轻的主讲嘉宾。胡迪从小热爱动手发明,远在他听说「创客」这个词之前,已经成为「创造」高手。胡迪14岁时利用空气压力原理製作了「超级棉花糖大炮」(Extreme Marshmallow Cannon),令他一「炮」成名,成功打入白宫科学展。总统奥巴马亲自上阵,发射了一颗棉花糖炮弹。而奥巴马一脸惊奇的搞笑表情,也被各大媒体捕捉,定格在镜头里。 

 

「别闲著无聊了。做点东西吧!」(Don’t be bored. Make something!)胡迪把自己的这句「名言」印在橙色臂环上,戴著它们参加世界各地的创客聚会,也因此结识了许多朋友。目前,胡迪是英特尔(Intel)公司的年轻实习生。他在那里继续施展天马行空的创意,鼓捣新鲜玩意儿,像是可穿戴的电子产品。trendhk.hk

17岁的年轻创客胡迪在深圳製匯节上。(陈玫)


校园里的创客风暴 

 

对于胡迪这样的少年发明天才来说,能找到「臭味相投」的知己,无疑是一大乐事,也可说是一大幸事。在北京,景山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吴俊杰在校内开闢创客空间,一大目的也是想让志同道合的孩子们找到「髮小」,并肩动手创造。吴俊杰是大陆中小学校园里「创客教育」的先行者。他指导学生利用新兴的Arduino平台开发机器人,还努力推广程序语言SCRATCH。这种由麻省理工学院2003年设计的程序语言,特点是上手快、容易做出好玩的成果,非常适合教学用途。学生们能轻松好玩地学习编程,而非一上来就被技术怪兽吓跑。 

 

温州中学的谢作如老师,是创客教育的另一名推行者。他本人的经歷就很神奇:学中文出身,起初是语文老师,后来才大步「跨界」,改教信息技术。他博客的个人简介「从前写诗,现在写程序」,就是对自己的最好刻画。与吴俊杰一样,谢作茹也在学校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好玩易懂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成为新一代小创客。 

 

作为走在第一线的践行者,吴、谢二人对于中国创客教育的发展前景和阻碍,都有最切身的体会。在他们看来,发展创客教育虽然有大班教学、小班教学、竞赛教学等等许多模式,但真正能够融入大陆现行教育体系的,只能有大班教学这一种。而大班教育效率不高、齐头并进的缺陷,很可能将成为中国创客的短板。 

 

二人将目光投向对基层教师的培训上。今年三月,他们就带著机器人套件来到一个县城,给老师们做培训。「有个老师很高兴,因为觉得自己的课程可以从此发生改变了。」谢作如说。trendhk.hk

仿生机械蛙工作坊上,孩子与父母齐上阵。(陈玫)


创造即玩乐 

 

如何让年轻人觉得技术是可以驯服的温顺大狗,而非凶神恶煞、不可接近的怪物,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者与科技工作者煞费苦心、努力解决的课题。2006年的一天,英国剑桥大学的伊本·厄普顿(Eben Upton)与实验室的同事们一起喝啤酒聊天,大家对于如今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越来越糟,都表达了担忧。他们发现,成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计算机学生,其中不少在进大学之前就和电脑打了多年交道,对于组装、编程都有经验。但今天的家用电脑越来越容易使用,却难以激发孩子们当一把「黑客」、打入电脑内部来研究的热情。除此以外,家用电脑机身越做越精緻,却经不起拆装、折腾,加之价格日益昂贵,如今捨得孩子解剖家中电脑的家长,恐怕也已越来越少。 

 

几年努力之下,厄普顿与队友们终于开发出了适合孩子们「玩耍」的电脑主板,还给它起了个好玩的名字,叫作「树莓派」(Raspberry PI),LOGO也就是一颗色彩鲜艳的大树莓。2012年,第一批树莓派主板面世。它的大小、厚薄都与普通信用卡相仿,十分迷你。 

 

树莓派附有各种接口,可以接驳显示器、鼠标、键盘和网络,也可以插入SD卡作为数据储存器。这就是一台表现颇为不错的电脑了。不但如此,只要掌握程序语言,孩子们就能轻松地与树莓派对话,发出指令。这比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普通家用电脑,可是要平易近人得多。更平易近人的则当属树莓派二三十美金的价格。由于负责发售的树莓派基金会是非营利性机构,每块树莓派主板都只收取成本费用,目的就在于让更多家庭都能负担得起,也令更多孩子学会和电脑交朋友。 

 

针对更年幼的孩子,寓教于乐的玩耍、亲子活动,都是带领他们接触技术的好方法。亲子创客工作坊是此次深圳製匯节的一个亮点。北京一家DIY产品公司的王经理,就地为孩子们带来了「仿生机械蛙」组装套件。这种利用仿生原理设计的机械蛙,能够逼真弹跳,外形憨态可掬。工作坊中,十来个孩子与家长一道,握著螺丝刀凝神组装,王经理则不时从旁指点。大功告成后,孩子们可以免费把自己的小蛙带回家。王经理笑著称赞这些孩子的动手能力,比想像中还要强得多。 

 

故事又说回以色列工程师巴什和他的登月计划。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SpaceIL也没有闲著。巴什说自己的一大愿望,就是通过此次发射,重现美国当年的「阿波罗效应」,点燃新一代以色列和全世界孩子对航天的热情。几年间,志愿者们在以色列各地学校宣讲,迄今已向43000多个孩子分享了SpaceIL的故事。SpaceIL与以色列教育部、戴维森研究所(Davidson Institute)合作,推广创新课程,还和学校老师一起,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们开展航天探索项目。trendhk.hk

SpaceIL将要发射以色列第一个登月航天器。(网络图片)


下一站,月球 

 

团队阵容强大,目标也格外宏伟的巴什,似乎不大符合对于「创客」的一般定义,毕竟登月是国家大事,与工作坊里的拼拼装装、小打小闹不可同日而语。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巴什实现登月梦的故事,正是「分享」、「快乐」、「平等」、「协作」这些创客精神的绝佳诠释。 

 

2010年,巴什决定参加谷歌公司主办的「Google Lunar XPRIZE」的比赛。这场比赛2007年启动邀请全球团队参与,任务是在2015年底之前发射一枚私人航天器到月球,并向地球传回数据。为获胜者设置的丰厚奖金总计高达3000万美元。很显然,等到巴什动念加入时,不少团队已经开跑好几年了。似乎更糟糕的是,巴什的本行只是计算机和电子工程师,与航天技术攀不上多少关系。 

 

巴什与搞航天的好友聊了聊他的想法,两人对此都大感兴趣。再加上另一个好友,三人组成的初始团队鼓捣出了航天器的最初设计图,当然也不忘抢注域名和Facebook页面。接著他们便开始给各路牛人写邮件,信中开门见山,说「我们是三个工程师,想发射航天器登月。」收信人则包括「以色列的斯坦福」魏茨曼科学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校长扎伊夫曼(Danial Zajfman)教授,以及以色列航天局局长伊斯莱尔(Yitzhak Ben Yisrael)教授写信。 

 

伊斯莱尔教授的覆信到了,信中提出约见三人。见面后,这位航天局局长说:「你们的设计不怎么妙,但想法很好。我相信你们,也希望帮助你们。」 

 

就这样,三个不甚专业的年轻人得到了一批专业牛人的支持。如今,伊斯列尔与扎伊夫曼都是SpaceIL的委员会成员,其余成员还包括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校长、以色列航太工业集团航天分部(Space Division, IAI)的前主任等等。他们的登月计划也得到了以国总理佩雷斯的支持。目前SpaceIL除有20个全职员工以外,还有一支优秀的志愿者队伍,包括18名来自各领域的工程师。「人已经太多了,我们不想再招了。」巴什说。他那「组个团队、找点贊助者」的任务,早就超额完成了。 

 

小说《哈利·波特》里有这样一句话:「在霍格沃茨,那些请求帮助的人总是能得到帮助。」而工程师巴什得到的帮助,更是来自于整个国家。不难看出,欲令「创客」们的奇思妙想充分发挥,单靠小圈子的力量还是不够的,离不开的是业界、政府以至全社会对于「创造」的认可。 

 

SpaceIL的航天器起名「麻雀」(Sparrow),也带点搞怪好玩的意味。巴什自豪地宣称,他们登月器将是有史以来最小的一颗。虽然浓缩,却绝对足料,装载的设备应用了大量尖端技术。正如中国那句俗语所说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猜猜「麻雀」登月之后会发回什麽问候?会不会是大卫·鲍伊(David Bowie)的《太空奇遇》(Space Oddity)里那句「行星地球一片湛蓝」?没有人知道。但且看创客精神能飞得多远多高吧。

标签: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