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道的包浆看应到清。花鸟画有名家风范 (悉尼大师语)。
文房清供是根据文房案头的需要专门设计出来的,品类繁多,造型奇特,制作精良,特别是文人雅士的参与设 计 制作,使之具有不同寻常的高雅氛围,为广大文人雅 士所喜爱,又被收藏家们所珍藏。文房清供不仅种类丰富,工艺技法精湛,造型巧妙雅致,而且所用的材料涵盖面非常大,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按材料质地可分为 金、银、铜、瓷、玉、竹、木、石、牙、角、玳瑁等各种。由于历代名匠因材施艺,诸多文玩之工艺手法精巧出奇,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文玩风格多样,情趣各异, 精湛的工艺令人赞叹神往,由于具有极强的观赏性,成为书案上精美的摆件。
除了玉和翡翠之外,骨、玳瑁、竹木材质的书拨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尤以竹制为多。由于竹雕工艺的高度发达,在明清时期,古人雅士在竹书拨上雕刻各类摘自经史典故的诗词佳句、名言警句和各种绘画图案,以寄托情怀、咏物明志。其充满哲学、美学、文学色彩,匠心独具,大朴大雅,耐人寻味,充分反映了古人特定的情趣和境界,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一些采用名贵材质,如檀香木等制作的书拨则是非常珍罕的。
在西方也是有书拨的,特别是在近年来的西洋银器拍卖会上,常常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时期的纯银牙书拨,并且屡屡会有好的表现。书拨丰富的功能、独特的造型以及千姿百态的制作工艺与材质,凝聚了历代文人的智慧与审美,折射出古代高雅的清居生活,这是其受到众多藏家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文房这片小小的天地里,文人雅士悠闲自得,人生价值的追求与人生生存的情趣都得到极大的体现。文房清供正是历代文人雅士寄托情怀、抒发文思、习书作画、吟诗赋对的必需,他们与之相得益彰,不离不弃,文房雅致与笔墨精良成为人生一大乐事。
纵古论今看文房,凝视着历代文化之精华,纵观各朝文人之风骨,蕴含着时代文人的情绪,以及如诗如画如歌的历史轨迹。
清 代的竹木雕文房清供在众多材料中独树一帜,是中华传统高雅文化的具体体现,把自然、人文与社会的情趣、人生追求的境界都表现到了极致,文到了极点,雅到 了极致,绝妙意趣,璀璨夺目,蕴含着深层的时代美感、丰富的文化底蕴、传统的人文精神、小众的高雅格调、超凡脱俗的气息,映衬出传统文化的美妙华章。
人生忽然而已,在生命的长河中徜徉,需要心中的明灯。收藏清代的竹木类文房清供,旨在穿越历史,对话古人,品读文化,传承文明。为使众藏友对清代竹木类文房清供有广泛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特撰此拙文,奉献友人,共同传承中华文明。
附录:25种文房雅器
笔格,架笔之用,也叫笔山、笔架。有多种造型和多种材料。(这个在现在其实还比较常见,只是造型上可能比较简单。)
砚山,指原石制成的砚,既能当砚,又能赏石。
笔床,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有瓷、翡翠、紫檀、乌木等多种。
笔屏,插笔与袖珍小屏风合体的专用文房用品。有多种造型和多种材料,一直沿用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并且较为普极。
笔筒,放置毛笔器物,各种材料,各种形状都有。
笔船,用于横放毛笔,以木、牙、铜、玉质材料制作。多作长方形,口沿外撇,内设笔搁。
笔洗,洗涮毛笔之用,多为陶瓷、石头等制成。
笔掭,伺候毛笔的文玩,测墨的浓淡。
水中丞,就是指水盂,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有多种造型和多种材料。
水注,原名砚滴,滴水磨墨之用。明宣德年间,受阿拉伯人影响,曾烧造出的较大的青花水壶瓷器,常用于净手或浇花。
砚匣,又叫砚盒,安置砚台之用,多为优秀木材制成,常刻铭文。
墨匣,也叫墨盒,安置墨块之用,类似小箱子。
印章,包括姓名、闲章、肖形章等,过去读书人大多有多枚,齐白石就有“三百印石富翁”之署。
书匣,用于存放书、书札、柬帖的小盒子。
印色池,就是用其蓄藏印泥器物,多为瓷器和漆器。
糊斗,用来盛放浆糊的器具。
蜡斗,古时文人用蜡之处很多,缄封必用蜡,而不用糊。糊斗和蜡斗作用相同。图为五彩双喜花卉,图无盖,应有盖。
镇纸,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多为长方条形。
压尺,用于压纸,与镇纸类似。图为老银十二生肖。压尺一般多为金属,压纸需要重量。
贝光,用来砑光纸张的。砑光意思就是压实磨光的纸张,常常用于好纸。最初以贝壳所制,故称之为"贝光"。
叆叇(ài dài),词义:云彩很厚的样子,形容浓云蔽日。古代此词也代指眼镜。
裁刀,用于裁纸。主要有金属刀、竹刀和象牙刀。
剪刀,古称铰剪或铰刀,一种剪裁物件的工具。
书灯,类似今天的台灯。这个灯的主体其实是可以盛水的,灯烟会顺着上方铜人的袖子进入到主体部分,溶于水,这样就是无烟灯的,设计得非常环保!
竹臂搁与三朱
臂搁这东西,用毛笔写字能用到,垫着手臂,手腕很舒服,也能避免墨汁沾染袖子。现在自然是极少用了;除了练书法,除了签名,写硬笔字都很少了。
不过,臂搁却是古玩收藏的一个小热门,首先它是文房的东西,也沾文玩。再者,臂搁一般二三十厘米长,几厘米宽,很适合把玩。
制作臂搁的材料很多,竹子切一块,本身就有一个弧形,最多见。另外,瓷器臂搁在清代康熙之后也大量出现。
这件竹臂搁,一般材质是老楠竹。
竹雕,也叫竹刻。竹刻者,刻竹也。
这不是废话,意思在于以刀代笔,以竹为纸。
竹子并不值钱,就像墨汁和纸张也不值钱、但很多书画作品却价值不菲一样,要看水平如何,是谁的手笔。
竹雕成为艺术,当然要比书画晚,大致从唐代才开始形成共识。明清时期,是竹雕的鼎盛时期,所以涌现了不少竹雕名家。
明清时期的竹雕名家的作品,现在不少大博物馆都有收藏,而出现在拍卖会上,过百万的也不鲜见。
你要说在纸上写字,行书比楷书顺溜,可要是拿着刻刀在竹子上刻字,行书可是比楷书难多了!连笔的地方,往往很难连着刻,那就得重新下刀,但是这一断,笔意就容易断。
但是这不仅好看,而且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刻的,而不是一笔一笔刻的,这得多高深的功力啊!
腕枕,就是臂搁,另一个说法而已。
朱稚征, 号三松,明代嘉定人。
明代竹雕,以嘉定为首;嘉定竹雕,以三朱为冠。
三朱,是祖孙三代,都是明代的竹雕大师。朱鹤,号松邻,其子朱缨,号小松;朱稚征,是朱鹤的孙子、朱缨的儿子,号三松。
别看他排在三朱之末,那是因为辈分,没办法。若论竹雕水平,三松犹在朱鹤和朱缨之上。
朱鹤主要是开创了独到的技法,朱缨则主要擅长神像佛像,到了朱稚征这一代,才是集大成者,尤其是山水景物,朱稚征明显胜过了他的祖父和父亲。
也正是朱稚征,作品广受关注,学徒接踵而来,让三朱声名远播。
三松朱稚征有传世的作品,大多是笔筒,华夏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都有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