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汉传、藏传和南传,中国佛教造像的变迁

(2016-07-03 21:15:38) 下一个

公元二至三世纪(东汉时期),新疆拜城修建了我国第一个石窟:克孜尔千佛洞。从这个时候起,佛像开始从传到河西四郡(敦煌、张掖、武威、酒泉)并继续向东,传播到整个中国。这时,佛像带有明显的雅利安人的面貌特征。

汉传、藏传和南传,中国佛教造像的变迁

【克孜尔千佛洞里的佛】

汉 传佛像的造像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成熟起来。东晋有一位叫戴逵的雕塑家(他同时还是一名著名的琴师和画家),先后完成了建康瓦官寺、山阴灵宝寺两组著名的佛教 雕塑。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佛像换上了东方的面孔。他的两个儿子戴勃、戴颙也都擅长雕塑佛像,这父子三人打造的风格被誉为“戴家样”,开创了“秀骨清像” 的汉式佛像风格。

南北朝朝廷更迭很快,佛像也时胖时瘦,有时候长得像汉人有时候像胡人。但姿势和背景比较固定,要么结枷跌坐,要么立在方形座上,背有莲瓣形、火焰形背光。

北魏的许多代皇帝都崇尚佛教,修建寺塔不吝钱财,还赐予僧侣以各种特权。这个时期塑造了大量佛像。这个时期的佛像造型简练,面容清瘦,耳垂较大,背光为椭圆形火环。在爱好佛法的梁武帝统治下,出现了“面颐丰颊”、“褒衣博带”的“张家样”佛像。

“张 家样”是士大夫/画家张僧繇(yao第二声)首创,张僧繇负责建造了多座寺庙,是佛教造像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也是掌握了透视画法的一位画家,他曾在建康 (今江苏省南京市)一乘寺用天竺(今印度)传入的凹凸画创作壁画,所绘物象,远观颇具立体感,因此该寺又被人称为凹凸寺。张僧繇笔下的人和佛都比较丰腴。

汉传、藏传和南传,中国佛教造像的变迁【张家样】

北齐时出现了仿岌多式佛像的“曹家样”,以“曹衣出水”的衣纹著称。所谓“曹衣出水”,指的是一种特定的衣褶的风格。《点石斋丛画》将其描述为:“用尖笔,其体重叠,衣褶紧穿,如蚯蚓描。”由一位叫曹仲达的士大夫/画家首创。

汉传、藏传和南传,中国佛教造像的变迁

【曹家样】

汉传、藏传和南传,中国佛教造像的变迁

【曹衣出水】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推崇汉文化的鲜卑族统治者,在他的影响下,佛像在容貌和服饰上的汉化非常明显。

在 敦煌石窟中,北周时期(公元557-589年)所绘的《佛传图》中,给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和母亲摩耶夫人穿上了汉代—晋代的皇帝和后妃的服装。二释迦牟 尼回宫时所乘的蛟龙车,和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画的《洛神赋图》中的云车相似度极高。云冈石窟中第二十窟中,有一座高度超过13米的坐佛,他也穿着魏晋士大夫 的礼服。

隋朝的佛像风格介于南北朝和唐朝之间。有些佛像头大身小,体态壮硕,脸型丰满方圆。菩萨的服饰己显豪华之风,缨路大都粗大饱满,束冠蹭带低垂,被帛下垂至足。

唐 代人以丰腴为美,这种审美倾向自然也推广到了佛像上。于是这个时期的佛像以“丰颊广颐”为特色,更结合了其它所谓“福相”的外貌特征,比如两耳垂肩、双手 过膝,等等,丰满雍容。菩萨像大多弯眉细目,高鼻小嘴,有“菩萨似宫娃”之说。盛唐时期佛像的服饰华美而飘逸洒脱,到了晚唐服饰虽无二致,气质却显得生硬 拘谨。

汉传、藏传和南传,中国佛教造像的变迁

隋唐时期佛像坐像为主,菩萨像则以站像居多,有的立丁莲花座上,有些是赤足落地。

宋辽金时期,为了节省铜资源,金铜佛像的数量较少,木雕彩绘、泥塑等佛造像兴盛。禅宗盛行,而佛像的世俗化倾向也更加明显。佛像和菩萨像的面型和身材趋向修长,既优美流畅又严密繁复。

汉传、藏传和南传,中国佛教造像的变迁

元 明清三朝,中国佛像的主流风格由汉式转为藏式。汉式佛像造型相对简单,宽袍大袖,和东方人轮廓相近,庄严典雅,而且较少袒露身体。藏传、南传佛教造像。藏 式佛像更丰富奇特,更具神秘主义气质,其中很大一部分佛像表情“凶愤”,而且女佛数量很多。而南传佛教指流传于东南亚一带的佛教,包括斯里兰卡(锡兰)、 缅甸、泰国、高棉等地的佛教,另当别论。元朝把藏传佛教当做国教,从忽必烈到成宗,都接受过西藏高僧的灌顶。

明清时期,汉地塑造了大量鎏金 藏式铜佛像,其中很多还是宫廷造像,这些佛像往往被用来馈赠蒙藏地区的高层,底部和内部往往还有用藏文写成的经咒。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朝廷用来安抚蒙藏 的一个方法。乾隆皇帝在《喇嘛说》里面写:“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而非若元朝之曲庇谄敬番僧也。”

汉传、藏传和南传,中国佛教造像的变迁

在 收藏界,最受追捧的除了早期佛像(13世纪以前)就数明代鎏金铜佛像了,特别是所谓的“永宣造像”,即明朝永乐、宣武两朝的鎏金佛像。2006年香港苏富 比秋拍中,一尊72.5厘米高的明永乐鎏金铜佛像以1.166亿港币被人请回家,有些拍卖行甚至推出了佛像专场。不过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要真把佛像 请回家,讲究太多,如果不是笃信,在庙里拜拜也就算了。

 

汉传佛教四大菩萨是谁,长什么样

文殊菩萨

也叫大智菩萨,代表智慧。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

造像也常有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立于释迦牟尼佛左右,称“华严三圣”。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青面狮虬首仙,即青狮。

观音菩萨

也叫大悲菩萨,代表慈悲。应化道场为浙江普陀山。

观音菩萨的坐骑是金毛犼,又名“朝天吼”

普贤菩萨

也叫大行菩萨。代表行践。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为四川峨眉山。

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

地藏菩萨

又称大愿菩萨,代表愿力。他曾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应化道场为安徽九华山。

地藏菩萨的坐骑是一种叫“谛听”的神兽,长得有点像狮。

转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