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徐英才新作《中国三行诗理论与技巧》四、三行诗的属性

(2023-12-12 17:23:20) 下一个

四、三行诗的属性

  有人把新诗创作中,诗的长度落在一至四行的定为微诗,意思是,如需写微诗或者投稿微诗的时候,只要是四行以下,都符合行数要求。这无可非议。但是,我们在创作微诗的时候,写着写着,就自然而然地把绝大多数作品写成了三行。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巧合,还是因为“三”这个数字有着什么奥妙之处?――是的,“三”是个极其玄妙的数字,它自身所含的那些属性,或者说优点,在微诗创作中,就鹰自高飞,凤自起舞,鹤自独立,凸显了出来,使三行诗在微诗中成为一种最受青睐的诗型。三行诗,之所以为三行是不无道理的!它除了具有我在《理论篇――从内在结构上看什么是三行诗》一章里提到的以跳远运动的方式直奔诗之远方的优点,它还有以下长处。

  (一)  三行是可以成章的最小单位

  一般来说,一部著作,不论长短,哪怕是宏篇巨著,说到底,都只包含三个部分:开头、内容、结尾。同理,一首诗,不论长短,哪怕是长篇史诗,说到底,也都只有三个部分:开头、内容、结尾。从章法上来说,非此,就不属于完整。这三个部分,三行诗的三行正好可以用最小的单位全部涵盖。所以,三行诗,是可以成章的最小单位。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创作中,我们就必须按部就班地用每一行来对应每一个部分。这只是说,框架有了,至于怎样涵盖,是采用逐行对应的方法,还是混合的方法,抑或交错的方法,那是作者灵活运用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在前面“理论篇――从内在结构看什么是三行诗”一章里已经论述过,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在同一章里,还把一首三十六行内容的诗压缩成三行,并且一点也没有丢失原诗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这就足以说明三行诗的这种完整的涵盖性。下面就是我在那一章里压缩后的三行诗。

  1.  

荷花

本有蜻蜓沾惹浮萍缠绕
为何总还在月光下轻舞
锲而不舍地等待......
(徐英才)

  原诗三十六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描写荷花在月光下不顾蜻蜓和浮萍的纠缠,坚持轻摇慢舞、锲而不舍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到来,喻意品行高尚的女子对白马王子的真诚追求。这些主要内容,从三十六行的原诗被压缩成三行后,并不因字数的骤减而丢失任何内容。这就足以充分地证明三行诗身瘦意丰的特性,并足以证明三行诗是可以成章的最小单位。

  假如我们把这首三行诗所包括的内容都压缩在两行里,把三行的最后两行合并在一起,使它成为一首两行诗,那么,这首诗就会显得上轻下重,它的最后一行看上去就会比较冗长,不够轻快,有硬凑之嫌:

  1.  

本有蜻蜓沾惹浮萍缠绕
为何总还在月光下轻舞,锲而不舍地等待......

  假如我们为了平衡它,使它看上去不至于头轻脚重而把原三行诗的最后一行删去,那么,诗里那个最最重要的,用以揭示主题的最后一行“锲而不舍地等待......”就没有了,整首诗就会显得不完整,失去了读者可以赖以解锁主题的线索:

 

  1.  

本有蜻蜓沾惹浮萍缠绕
为何总还在月光下轻舞

  假如我们删除的不是最后一行,而是第二行,那么,作品就会显得莫名其妙:

  1.  

本有蜻蜓沾惹浮萍缠绕
为何锲而不舍地等待......

  假如我们把三十六行的原诗压缩成四行,也未尝不可,只是,三行已经能够用最小的单位完美胜任,为何还要把它扩充为四行呢?诗,以极简为贵!

  1.  

本有蜻蜓沾惹
浮萍缠绕
为何总还在月光下轻舞
锲而不舍地等待......

所有这一切告诉我们,三行,是一个可以成章的至简单位,既可以完整容纳诗的主线条,又不至于丢失什么重要内容。事实上,很多两行诗都缺乏三行诗里那种至关重要的升华部分。比如下面这首两行诗,就缺乏三行诗里那种必要的主题升华:

  1.  

乡音

是你
出生和成长的证书
(盛坤)

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看,这首两行诗只有三行诗的前两个步骤:呈现和具化对象而没有升华部分。作品选择并呈现了“乡音”作为诗歌的叙述对象,然后把它具化成“是你/出生和成长的证书”而没有升华它。当然,这也是一首诗,但我们总觉得它少了些什么。你说“乡音/是你出生和成长的证书”,那又怎样呢?你是要说明有了它你便有了身份,还是要说明有了它你便到处可以通行?你是要证明有了它你可以找到工作,还是要证明有了它你可以找到朋友?作者没有交代,读者也无所适从,因此,它没有着落。你堂而皇之地冠以你的作品一个标题,而没有去承接它,说出个所以然,这就让人觉得缺少了什么。中国的三行诗有头(标题),通常都要有个脚(升华)。有了脚,才站得住。假如我们试着把这首两行诗升华成三行诗,看结果会怎样?看到底是两行诗显得完整,还是三行诗显得既完整而又不臃肿?

  1.  

乡音

是你
出生和成长的证书
牢印着不可磨灭的原性

这么一加,这首作品就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有了一个“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丢失不了原住地的特质”这个深刻的主题,使熟悉唐代散文的读者联想到韩愈。唐代著名散文大家韩愈写过一篇散文叫《原性》,它用对话的形式论述了人性与情感的关系,指出人性是天生的,情感是后生的,人性的品级有三种,善良为上。(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

  下面这首两行诗,从三行诗的角度来看,也缺少一个升华:

  1.  

斑马线

放倒梯子
你拒绝把人送上天堂
(天端)

天端写过很多精彩的三行诗,但就这首两行诗来说,它只告诉我们斑马线拒绝把人送上天堂,就没有了下文,从三行诗的角度来看,它不完整,缺少了一个升华主题的步骤。假如我们把它加上:

  1.  

斑马线

放倒梯子
你拒绝把人送上天堂
要他们自己踏着 到达彼岸

这么一加,作品就有了升华,就有了三行诗所要抵达的诗的远方――言外之意,诗就不仅仅停留在拒绝把人送上天堂这一层含义上,还表达了人是需要靠自身的努力,正确的方法,方能抵达彼岸这个主题思想。如此一加,作品的内涵丰富了,外延深刻了。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再次看出,三行诗,是可以成章的最简练且最完整的一种诗型。

  以上通过三行与两行及四行的比较,主要告诉我们,三行诗是一个可以成章的最小单位。

(二) 三行极具灵活性。

  恰如所有成章的文字都包括开头、内容、结尾三个部分,哪怕是宏篇巨著,长篇史诗,但这三个部分的比重并不一定非得一成不变,有些作品,在叙述内容部分前,需要较长篇幅的交代;有些作品,在讲完内容部分后,需要较长篇幅的总结等等,这个中间部分在比重上是可以前后倾斜的,或者反过来说,开头或者结尾部分都是可以向中间的内容部分靠拢的。同理,三行诗也是如此。三行诗的妙处就在于,它是可以成章的最简练的单位,在遇到首行开头处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多些比重时,或者在结束的尾行处由于某些原因需要多些文字时,我们可以自如地调整它而不需把它扩展到第四行。三行诗中间那行,正好可以起到这么一个杠杆作用,它在字数比重上可以自由的前后倾斜,而不必扩展到第四行。我在本书的第三章《理论篇――三行诗内在结构之解析》里已经间接地给出大量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我再给出几个例子来说明三行诗的这种灵活性。

例1. (a) 原三行诗:

并非传说

没见过铁棒磨成针
见过母亲用数十个寒暑
磨平了搓衣板上的木棱
(徐英才)

例1. (b) 让中间一行朝首行倾斜:

没见过铁棒磨成针 见过
母亲用数十个寒暑
磨平了搓衣板上的木棱

把原诗第二行的“见过”调到第一行的尾部,第一行就埋设了一个悬念,读者在读到“见过”时,由于停顿而期盼了解“见过”什么?

例1. (c) 让中间一行朝尾行倾斜:

没见过铁棒磨成针
见过母亲
用数十个寒暑磨平了衣板上的木棱

把原诗第二行尾部的“用数十个寒暑”移到尾行的开头处,第二行由于被截断,就埋设了一个悬念,读者在读到“见过母亲”时,由于停顿而期盼了解“见过母亲”什么。我们再来看一组例子。

例2.  (a) 原三行诗:

时间的价值

把时间敲进键盘
打印出来
化作墨香飘逸
(徐英才)

      例2. (b) 让首行朝中间一行倾斜:

时间的价值

把时间
敲进键盘 打印出来
化作墨香飘逸

把原诗第一行尾部的“敲进键盘”移到第二行的开头处,第一行由于被截断,就埋设了一个悬念,读者在读到“把时间”时,由于停顿而期盼了解“把时间”怎么了。

        例2. (c) 让尾行朝中间一行倾斜:

时间的价值

把时间敲进键盘
打印出来 化作
墨香飘逸

把原诗尾行的“化作”移到第二行的尾部,第二行就埋设了一个悬念,读者在读到“化作”时,由于停顿而期盼了解“化作”什么。我们再看一组例子

例3. 原三行诗

夹缝的树

东扭西拐 寻找
光明 虽其貌不扬
心里 却活着太阳
(残文)

 

这首三行诗,其中的“寻找”一词从意念来说,原本属于第二行,但作者为了凸显第二和第三行的平行关系:光明,虽其貌不扬/心里,却活着太阳,把它调整到了第一行的结尾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三行诗灵活的结构。

例4. 原三行诗

炒菜锅

有一种平台,也叫人生
一面红红火火
一面酸甜苦辣
(天端)

这一首也一样,它把 “也叫人生”设置在第一行的结尾处也是为了凸显第二和第三行的平行关系。“一面红红火火/一面酸甜苦辣”。

  我还可以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三行诗的灵活性,但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作者可以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会。但上述这些例子,足以告诉我们,三行诗是一种十分灵活的诗型,作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文字的位置,给出不同的效果。这种调整,包括但不限于是为了设置悬念、营造平行、造就节奏、突出主题、绘画图形,等等。

(三) 三行极具爆发力

  我们在前几个章节里讨论了三行诗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我们还解析了一些三行诗,以印证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符合我们所说的三段法。这个三段法就是:呈现对象、具化对象、升华对象。而这个三段法,又恰似体育比赛中的一个跳远运动:起跑(呈现对象)、踏板(具化对象)、弹跳(升华对象)­—— 直至诗的远方。跳远运动需要爆发力,这个类似跳远运动的三行诗的创作过程也极具爆发力。跳远运动的爆发力在助跑与踏板中积蓄,在弹跳时爆发;三行诗的爆发力在呈现诗歌的对象与具化诗歌的对象中积蓄,在升华对象时爆发。三行诗与非三行诗不同的是,非三行诗对叙事对象会有很详尽的描写与刻画,这种描写与刻画虽然能够使作品更加丰富,更加立体化,但同时,也间接地推迟了作品的升华,那种在呈现与具化诗歌叙述对象中积蓄的力量也就被分数了。而三行诗,以非常短暂的形式呈现并具化对象后,就立刻携着在其中积蓄的力量跃入升华,直奔主题,所以,三行诗的这种爆发力与非三行诗相比,更加直接了当。这就是我所说的毕其功于一役的真正含义――憋足气,投入升华,引爆主题。

  这种爆发力,我曾在第三章“理论篇――三行诗内在结构之解析”里给过很多例子。在那里,我虽然不是从爆发力的角度来引用它们的,但我对那些诗的解析,尤其是对诗的升华部分的解析,间接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为更加充分地说明这种爆发力,这里再举几例:

  1.  

我的诗

不需长江那么长
却像它那样深邃湍急
装着天空、高山、林莽......
(徐英才)

这首三行诗,首先在标题中用三个字呈现出诗的叙述对象是“我的诗”,然后用第一行的七个字来具象化它,否定一般人认为诗要长的看法,说“不需长江那么长”,接着,就用两行文字,携着在呈现对象和具化对象时采用的否定法之力量升华它,直奔诗的远方,把诗送入作者的创作意图,告诉读者我的诗“却像它(长江)那样深邃湍急/装着天空、高山、林莽......”。由于这个主题是在先前否定的力量中反弹而来的,它就来得特别的猛烈,使读者明白,我的诗虽然很短,却意象丰富,含天盖地。设想一下,如果这首三行诗像非三行诗一样,在具化过程中,对我不需要很长的诗这种想法作详细描写,长篇刻画,诗最后的爆发力就自然会被这种描写与刻画消散掉相当一部分。所以,三行诗是短平快,携着短与平中积蓄的力量快速引爆主题。

  1.  

父亲的背

山脊梁

也弯得 硬
(唐淑婷)

这首三行诗,用标题呈现了作品的叙述对象:“父亲的背”,告诉读者,本诗将要叙述的是关于作者父亲的背。接着,作品开始具化这个叙述对象,在第一行,用一个暗喻把“父亲的背”比作像“山脊梁”。紧接着,作品毫不耽搁,直奔主题,用一个“弯”字把在具化中积蓄的力量传递给升华部分:“弯/也弯得――硬”,从而揭示了父亲人虽然已老但仍然非常坚毅的主题思想。三行诗这种在具化阶段积蓄力量,然后直接把力量传给升华部分,以强化作品主题的手段是任何非三行诗都望尘莫及的,这就是三行诗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优势。

(四) 三行极具繁衍性

  三行还极具繁衍性。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比如,道生发了人这个一,人分男女这个二,男女生出儿女这个三,儿女这个三繁衍不息。又比如,道生发了电这个一,电有正负两极这个二,正电与负电生成了计算机这个三,计算机这个三又呈现出一个崭新的世界。把三所具有的繁衍性运用到三行诗里去:三行诗呈现对象的这个一繁衍出具化对象的这个二,具化对象的这个二又繁衍出升华作品的这个三,三行诗的这个三步一曲的创作步骤可以繁衍出各种表现力。三行诗可以用来立意、造境、营势、渲染、写意、描景、拼图、言趣、说心等等。“三”这个数字里包含了生机勃勃的繁衍性。关于三行诗的这些表现力,我将会在第五章,也就是下一章“理论篇――三行诗的表现力”里着重讨论,这了仅给出几例。

  营势:作品以营造气势为主。

驯马师

无需缰绳马鞭
两根银线 一束马尾
万马奔腾 排山倒海
(徐英才)

  造境:作品以创造意境为主

晚风,衔来一轮圆月
摇着柳树臂膀
抖落,一片又一片相思
(天涯)

  写意:作品以写意为主。

渴望

雪野
一只缩颈白鹭
呆望着冰封的河溪,等待――
(徐英才)  

等等

综上所述,相较于其他诗行,三行诗是一个可以成章的最小单位,且又极具灵活性、爆发力、繁衍性。三行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诗型,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