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徐英才新作《中国三行诗理论与技巧》一、从外部形式看什么是三行诗

(2023-12-02 08:08:22) 下一个

一、从外部形式看什么是三行诗

  中国三行诗,简称三行诗,指的是用汉语创作的行数为三行的诗。它不指汉俳,也不指用汉语仿写的西语三行诗或者日本俳句。它专指按照中国三行诗的要求写成的诗。

  三行诗属于中国新诗范畴中的一种固定诗型。它虽然也属于汉语微型诗,但却不像其它汉语微型诗那样,虽然也被写成了某种行数,比如说一行、两行、四行等等,但这种行数并不具备某种内在的、固定的、系统的结构原理,因此也就并不具备被设定为固定诗型的普遍意义。三行诗被固定在三行,有着充分的、合理的、必要的结构理由。这个问题,我们将留在下一章讨论。这里仅仅讨论三行诗的外部形式问题。

  所谓三行诗,顾名思义,就是用三行文字写出来的诗。其中有按意分行的,也有断意分行的。所谓断意分行,就是把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裁为二,或者为三。但无论怎样分行,它都必须是三行。三行诗都带有标题。从形式上说,三行诗的标题另设于三行之外;但从内容上来说,三行诗的标题可以入诗,也可不入。所谓可以入诗,就是指标题在含义上可以衔接到首行文字前面去。为了自由组合文字、灵活运用词语,三行诗不需押韵。三行诗一般不超过三十个字。当然,如有必要,稍微超出几个字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字数太多,就会显得臃肿,违背了三行诗定型于三行是为了言简意赅、小巧意丰的本意。

  三行诗表现力极其丰富,可以用来立意、言志、造境、营势、渲染、描景、写意、塑形、拼图、言趣、说心等等,几乎什么都可以写。但不论它表现什么,一首上乘的三行诗,一定是以小见大,以微出彩,用一粒纤细的沙粒来反映纷繁复杂、广袤无垠的大千世界。因此,三行诗以小巧轻盈为美,重在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深刻的内涵,激发最深广的外延,即尽精微而致广大,具有深厚的言外之要素以及审美之纵深。如果把三行诗写得洋洋洒洒,褚小杯大,那还不如把它拆写成非三行诗。一首三行诗,必须是一个浑然的有机整体,就像一个生物体,具有不可或分的统一性,不能叮叮当当拖挂着身外之物。艾伦﹒泰特就曾经说过,“张力是诗歌的生命”。三行诗因为瘦小,因此更是如此。一首三行诗,如果仅仅只表达了三行文字的表面含义,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一首没有张力的三行诗,是一首没有生命的作品。

  下面这几首作品,都属于三行诗。

  1.  

翅膀

左手拉着爸
右手拉着妈
我是一只会飞的鸟

(徐英才)

这首三行诗,标题独立,没有入诗;内容部分共三行,每行一个意思,即按意分行。全诗共18个字,用至简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喻意深厚的图画:一个孩子一只手拉着父亲,一只手拉着母亲,从背后远远看去就像一只会飞的小鸟。它以画喻意,揭示了和睦家庭就像给孩子插上了翅膀那样有利孩子成长的主题思想;它的言外之意就是,离异家庭就像折断了羽翼的孩子那样不利孩子的成长。

  1.  

谎言

像光滑的气球
它一旦飞高了
便会不攻自破

(阿丁)

这首三行诗,标题入诗:“谎言/像光滑的气球”。内容部分也是三行,每行也是一个意思,第二和第三行虽然是一个完整句子的对折,但也是按小节的含义分开的:“它一旦飞高了/便会不攻自破”,因此也属于按意分行。这首诗全长也是18个字,用生动的意象道破了一个真理:谎言乍看虽然光鲜(像光滑的气球),一旦吹过头了(一旦飞高了),就会暴露无疑(便会不攻自破)。

  1.  

夹缝的树

东扭西拐 寻找
光明 虽其貌不扬
心里 却活着太阳

(残文)

这首三行诗,标题也直接入诗:“夹缝的树/东扭西拐”。内容部分也是三行,但主要采用了断意分行的方法,比如第一行里的“寻找”跟下一行的“光明”本可以连成句:“寻找/光明”,现在拆开了,所以是断意分行。这首诗全长20个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一棵外形虽然扭曲,但内心却充满阳光的树,喻意恶劣的环境并不能阻挡人的美好向往。

  这里引用的三首三行诗的共同特点就是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意在言外,贵在联想,每一首都是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没有叮叮当当的赘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