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奖者之一 大村智
从夜校老师到诺奖得主的人生之路
大村智对家人和社会的感谢
日本北里大学特别荣誉教授大村智(今年80岁)、美国的威廉·C.坎贝尔以及中国的屠呦呦被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授予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以表彰他们三人发明的新药在热带亚热带传染病(河盲症、象皮病和疟疾等)治疗上做出的贡献。
大村智和威廉·C.坎贝尔在治疗盘尾丝虫症(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象皮病)研究发现的avermectin(阿维菌素)被誉为20世纪自青霉素发现以来对人类贡献的最重大发明之一。
大村智作为天然有机物化学家和微生物活性物质的世界权威,是德国、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多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名誉院士、2006年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农村成长的孩子
大村智1935年7月12日生于日本山梨县北巨摩郡神山村(现在的韮崎市)一户农家。父亲从事农业,母亲是小学老师。兄弟姐妹5人中的长子,在村里也是个孩子王。据弟弟泰三回忆说:从来没见过哥哥学习的时候,不是帮助家里照顾家畜等农事就是和兄弟姐妹玩在一起。即使到了高中,他的桌子上也总是布满了灰尘。 大村在上高中时曾担任学校滑雪部和乒乓球部的主将,是位从早到晚专注于运动的体育尖子。
父母也不过问他学习状况。但即使在二战中日本视英美为鬼兽国家的时期,仍为他请来英文家教。大村家大家族生活,家教很严。晚饭必须全家一起吃,孩子入睡前必须到各长辈面前问安。父亲只是常常跟他说:做事必须认真。母亲知道他还有喜欢美术的另一个特长,据说曾希望大村去学画画。就这样他渡过了普普通通又十分忙碌的农村少年时代。
对于大村来说,成长环境对他影响颇深。他从忙于农活和照看整个村子的父亲身上学到勤勉,从身为教师的母亲一边养蚕一边写下的笔记中,培养了一颗从事科学工作的心。不仅如此,代替忙碌的母亲将他养育成人的祖母,对他总是唠叨“要做帮助他人的事”的话终身难忘。他说:只要提起祖母,耳边就会响起这句话。
因是长子大村从小随父亲干农活。到了读初三的时候不仅整地插秧养蚕管理家畜等各种农活都会,连村里的事也开始替父亲干了。一次他在地里堆肥时发现,几天前的堆起来的枯草干叶已变得十分烫手,他想起这大概就是学校老师讲过微生物的作用。大村现在回忆说:那是自己对微生物研究的启蒙点。
从教师到学者
大村智读到高三受到父亲“要是想学习的话,就去考大学吧”的鼓励,1954年考入了山梨大学学艺学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系)。毕业后本想在家乡当教师,但因当年山梨县没有招聘,最后大村找到了在东京都立墨田工业高中的定时制部(夜校)的工作,教化学和体育。
大村在回忆中谈道:那时定时制高中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家境贫寒只读完初中(义务教育)就出来工作的穷学生。当时很多人是刚刚结束白天的工作之后,开着运货的小卡车赶来上课。迟到和上课睡觉是很常见的事情。他和学生也没有太大的年龄差,关系很融洽。
1960年大村智(左二)与三弟、母亲、妹妹、祖母、姐姐的合影。
不久以后的一件事情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一天晚上,刚刚结束在工厂工作的学生赶来学校参加期末考试。有一名学生虽然手上沾满油污,但为了节省时间,没有洗干净就跑进教室。大村回忆道:“看到这一场景,我受到了很大刺激。在大学只想到混学分能及格能毕业就行,在这里教书能有饭吃就行。(与这名学生相比)自己究竟是什么人?我感到必须继续学习。”
受到半工半读学生们的学习精神鼓舞后,大村报考了东京教育大学(现筑波大学前身)的旁听生。决心成为一名科研究人员之后,他又考入东京理科大学研究生院重新学习化学。他晚上在夜校教课,白天在东京理科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同时,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还承担了三弟泰三(东京大学博士毕业)上学期间的部分学费和生活费。
现居东京都江户川区的个体户川野一夫(71岁)是大村当年教过的学生。他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大村身穿白大褂讲授化学的样子。“大村老师与我们年龄相仿。他给我们的印象与其说是老师,倒不如说是可以聊天的对象,是很好的大哥。”因为大村智的名字与当时的人气演员大村崑相近,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崑”。在假日,他还与学生一同远足、滑雪和打乒乓球。学生们戏弄过他讲课时的山梨口音。
川野表示,几年前他就和同学们聊过老师会获得诺贝尔奖。“大村老师不训斥我们这些穷孩子坏学生,耐心地教育我们。我们给他惹了很多麻烦。老师是我们的骄傲。”
获奖后大村被问道:如果当年在家乡山梨县找到工作的话,现在会咋样呢?他非常有自信地回答:父母种稻养蚕教学,千辛万苦让我们五兄妹都上了大学。我肯定会继承家业,是个出色的庄稼把式。
就读与东京理科大学硕士时代的大村智(摄于1962年)
热带感染症的克星
1968年大村智比三弟晚了十多年后也在东京大学取得药学博士,1970年又在东京理科大学取得理学博士。
在山梨大学任助教后,转职到北里大学。1971年至1973年在美国卫斯里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任客座教授研修期间,偶遇美国化学学会当时的Max Tishler会长,被介绍给世界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后获得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成为日本产学结合的第一人。
大村建立起了许多筛选天然活性物质的原创性方法,发现了超过130种结构类型、330种新的活性化合物。他走到哪里就在采集那里的土壤,寻找新的微生物。所以钱包里总放着小朔料袋和一把小勺,这个习惯保留至今。1974年担任北里研究所室长时,在静冈县内的高尔夫球场打球时采集的土壤里找到了具有杀死线虫效果的菌类。他将这类菌命名为“阿弗麦菌素”(Avermectin),并与制药企业默克(Merck KGaA)共同发表了这一成果。avermectin等16种化合物已经作为人类的治疗药物、兽药或者农用化学药物在全球得到了广泛使用,创造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后,在改变“阿弗麦菌素”的一部分分子构造后,研发出效果进一步增强的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Ivermectin)。开发了能够治疗,在热带地区大肆流行的感染症“盘尾丝虫病”之特效药。并将众多患者从失明的危险边缘拯救回来。这种药物的衍生品降低了盘尾丝虫病以及淋巴丝虫病的发生率,并且已经显示出对其他类型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性。
“盘尾丝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感染症,广泛流行于非洲及南美洲等热带地区。线虫以蚋为媒介,在叮咬人体后随即致其感染。据悉,约2成的患者均有面临失明的危险。
由于发现有关由寄生虫所引起感染症的治疗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在推进对于“盘尾丝虫病”的排除计划,而现阶段,在全球每年有持续超过1亿人的患者获得无偿治疗。
大村在得知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天日在东京家中接受采访,表达获奖的喜悦之情说:“我比他人有着更强烈的希望助人的精神,这带来了(成功的)结果。”他回忆起在非洲加纳通过翻译与患者交流的经历说,“患者告诉我,虽然自己的眼睛看不见了,但很高兴(在接受治疗后)不会传染给孩子”。
大村一副还没有获奖实感的样子说:“昨晚12点前就睡了。现在还睡得有点迷糊,没能有什么感想。我这样的人拿到这个奖合适吗?”他透露已接到了来自各国研究伙伴的祝福,表示“我是运气好”。
大村还谦虚地说:“我只是利用了微生物的产物,并没有从事制作药物、给非洲孩子与大人们服用的工作”。大村称赞致力于实际药物研发的共同得奖者、美国德鲁大学博士威廉·坎贝尔的贡献说:“他是个品格高尚的人。能与这样的人一起得奖很开心。”
大村的一些研究成果据说给北里研究所带来了据说250亿日元的专利费,身为所长他本人没有占有,而是用于继续研究、用于医院的建设。他常说:能吃饱就可以了。2007年大村把自己掏腰包花费2亿多日元在家乡建设的带有温泉浴设施的美术馆,连同里面展示着他收集的1500多个艺术作品赠送给当地山梨县韮崎市政府。
大村智和妻子文子
感谢亡妻
大村智得知自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后,首先告慰亡妻文子。对潜心做研究的丈夫一直大力支持的文子生前曾希望丈夫能获得诺贝尔奖。大村此次在心中告诉文子“终于如愿以偿”。
文子约15年前因患乳腺癌去世,享年60岁。据大村回忆,两人是在自己二十多岁当高中夜校老师时,经一位前辈老师介绍认识的。文子爽朗的性格令其倾心。
大村毕业于地方大学,当时还是收入微薄的半工半读的学者;而文子是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东京的日本大学经济学部,家是在新泻县开百货公司的。文子的哥哥秋山昌广在回首往事时说:当时自己和父亲都曾坚决反对这门亲事,认为大村只知道研究挣不来钱,妹妹嫁过去肯定会受苦受累。文子却慧眼识英杰,坚信大村将来肯定能成功。最后在母亲的恳求下,父亲才同意了。
但果然被哥哥说中。1963年两人结婚以后,大村用在研究和购买书籍上的钱常常不够,文子几乎每个月都来娘家借钱,也同时利用自己的特长教邻居孩子们珠算或是当家庭教师等来补贴家用。她每次回娘家都说:在丈夫取得成就之前自己得拼命努力。
大村招待外国客人或同事来家里聚会时,文子也没有一丝怨言,提前好几天就开始亲手准备菜肴。过年时,文子做好新年酒菜在家招待大村研究室的全体人员。文子见多识广交际广泛,陪同大村到国外出差时,以其开朗的性格和流利的英语在社交上助丈夫一臂之力。在大村选择留美学校而犹豫不决时,有经济头脑的文子果断地指出:谁给钱多就去谁那。其结果为大村智的研究和成功带来了巨大的经费支持。
1990年7月2日大村被选为日本学士院院士时庆祝会上一家3口的合影。
大村智成功研发出对热带传染病具有显著疗效的特效药。这一贡献拯救了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众多生命。文子生前十分尊敬大村,曾对女儿育代说:“你父亲的研究非常厉害。”育代回顾道:“两人虽然也会吵架,但夫妻关系真的很和睦。”在文子去世的前一年,大村为鼓励女性美术家创作而成立了以妻子名义的《大村文子基金》。
大村如今仍对在妻子临终时的表现感到后悔称,“对于妻子给予的帮助,如果说声谢谢就好了,但是我却没能说出口”。他表示,妻子在世时没能坦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大村智决定平静下来之后,去文子墓前坦言心声“如果没有你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谢谢。”
得知获奖后大村在记者们采访时拿出了夫人的照片,和收集土壤的朔料袋一样他一直随身携带的。
题外话一、二:
一. 日本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从1945年开始至2015年共有24名,其中南部阳一郎和中村修二获奖时为美国国籍。2000年以后的获奖人数日本已经超过曾有多人获奖的英、法、德等国,排名世界第2位。
二.没有“抗美援越”这个政治任务,屠呦呦会研究出“青蒿素”吗?
中国的屠呦呦也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她的成果起因于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发端于40多年前中国“抗美援越”的军工项目。1960年代初美帝为了阻止越共的“南侵”,出兵越南。当时双方军队都因疟疾的流行深受困扰,而且病毒已对奎宁等治疟药产生抗体。北越军队因此造成严重减员,越共向中国求助。1967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下由中国军方牵头,组织七个省市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称为“523任务(523项目)”。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在1969年接受了抗疟疾药研究任务。由于“文革”时期部分资深科研人员只能“靠边站”,当时还是助理研究员的屠呦呦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文革”时期全国科研几乎都停顿,而因接受这样的“抗美援越”的政治任务人员很幸运地不用去“停产闹革命”继续搞研究。历经多次失败,1971年发现中药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1978年11月,全国“523”领导小组召开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宣告了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在祝贺屠呦呦女士获得诺奖的同时是否应该分析一下:如果不是美帝侵略越南、如果越共没有向中国请求帮助。这个包括中国南方在内因蚊传染的流行病防治药,中国政府在当时会动用大量人力、财力去研究吗?
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都是为人类的热带亚热带传染病治疗药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屠女士的研究背景让人思考。
相关文章:
有关日本
中日两国
从诺贝尔奖得主挤地铁说起(图)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背后:日本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现状
日本新干线通车50周年及日中高铁技术交流的回顾
日本制造和中国制造的区别(图)
TOYOTA的野心与雄心
一只电饭煲的升级之路(图)
超级Mario英华早逝:岩田聪的“游戏人生”(图)
比任何人都更加接近宇宙真理的人(图)
中国人春节期间在日本扫货排行榜(图)
据说中国梦日本人几十年前就全实现了
微博上发现:中国游客去日本要买的12种药品
东京的垃圾哪里去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国山寨货在全球分布图
在回家的火车上终于搞懂了为啥要抵制日货(视频)
圆明园是我烧的!?(图)
难忘今宵 26年前彭丽媛在广场上与杜宪在CCT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