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AKB4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关于甲午战争的五个问题

(2014-12-11 05:29:11) 下一个



关于甲午战争的五个问题
 


   今年是甲午年,对甲午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近来在思想界、军界乃至普通网友中讨论颇多。大家已经认识到,甲午之战,中国不是败在器物、装备上,而是败于思想、体制、制度上。这一点,即使是当年主张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亦有清醒的认识。然而,或许我们思考问题往往习惯于大而化之,对许多局部问题到今天仍无定论或共识,不能不说是历史研究的遗憾,在这里,我列举几个历史学家们较少涉猎的问题:

  

一、甲午战争前夕,作为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为何要耗费巨资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海军?

  历史上,中国历代统治者都轻视海军建设,水师的主要作用无非是用来缉盗。其对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根本无法与陆军相提并论。当时中国并没有海外利益需要保护。唯一能在海上威胁中国的,是日本。然而,既然中国在战前对日本不屑一顾,那耗费巨大的财力建设海军来防范日本就说不过去。退一步讲,如果中国的陆军足够强大,则不仅可以有效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而且可以同时应付北方俄国和东方日本的威胁。那么,北洋水师的建设到底是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呢还是糊里糊涂的机械模仿?建设海军的目的是为了防御还是为了扩张?或者干脆为了从克虏伯公司获得回扣?中国大力发展海军是否为日本所误读?为何甲午一役后,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再也没有将海军列为重点发展的目标?

  

二、甲午战争后,日本究竟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思想上的冲击?它对中国的近代发展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然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对日本的态度却由忽视、轻蔑转为欣赏乃至推崇。无数热血青年纷纷留学日本,希望找到救国救民之路。中国近代的重要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汪精卫、阎锡山、鲁迅、郭沫若等等,几乎都曾留学日本。日本究竟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因素又是如何影响了中国?与此同时,日本的文化输入又是如何影响中国的?譬如我们的现代汉语体系里,有许多从日本直接引进的名词,经济、政治、干部等来自于日语里的词几乎耳熟能详,我们还从日本间接引进了许多欧美的科技知识,思想观念,这些“二手”的观念之于我们,到底是捷径还是弯路?日本人给我们提供的究竟是精华的炼乳还是劣质的回收奶?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和制度的引进究竟有哪些借鉴意义?

  

三、甲午战争后,日本是否真正支持过中国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早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曾提醒李鸿章必须改革内政,否则国家断无希望。甲午战争后,他又多次表示希望能当中国政府的顾问。于此同时,日本官员对中国内部的变革力量,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乃至同盟会等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庇护。那么我们要问,日本人对中国改革的支持,到底是基于少数官员的个人行为还是国家的长远战略?他们到底是真希望中国改变内部腐朽不堪的国家体制还是仅仅希望在中国新生力量内部寻找代理人?客观来说,无论他们打得是哪种主意,结果都差强人意,但是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中国依然有现实意义,毕竟,百年后,我们似乎仍然面临这个问题。

  

四、北洋水师的表现是否优于陆军?我们在引进新的体系和技术时到底会消化多少?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形?

  北洋水师作为中国完全靠引进建立起来的新式武装力量,从装备到作战条令,从军官的培养到高级顾问,几乎完全来自于欧洲。与之几乎是同时成军的日本海军,也走得是相同的路线,为何双方表现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对于成体系引进的新鲜事物,中日的差距在哪里?对于海军这种技术密集型且需要通力合作的现代军种来说,中日两国人民的思维习惯,做事方式是否在悄然起着关键性作用?海军和陆军的表现有多大差别?弄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对我们评估引进技术和制度时究竟会产生多大变形是很有意义的?

  

五、经历了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的中国,应该确定怎样的对日关系?

  二战以后,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已雪甲午战争之耻,日本失去了从中国攫取的绝大部分利益。今天的日本已经放弃了军国主义。那么,今天我们的主要战略对手,究竟是美国还是其卵翼下的日本?既然二十一世纪是亚洲和太平洋的世纪,而在这个世纪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国家,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中美两国。那么,中日真的还有要通过战争解决的矛盾吗?

作者:周大川  2014-12-11


相关文章

     中日两国
    
有关日本
    
历史回顾
    
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启示
    
另一个亚洲故事
    
日本对华情报战的甲午背影
    
当今中国对日本冲击的性质是什么?
    
中日实现首脑会谈前的幕后三个月博弈(组图)
     
走出认识日本的方法论误区
    
如何看日本?如何看中日关系?
    
日本将迈向军国主义老路?
     
日本解禁的集体自卫权到底是什么
    
从日本防卫大纲的切换看现代史
    
用《菊与刀》解释当今日本合适吗?
    
美国人如何研究日本
   
日中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由来
   
历史时代的划分 亚洲诸国各持己见
   
一生拥有两个祖国的“夜来香”(图/视频)
   
日本昭和天皇不再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
   
战犯孙辈们的靖国神社和战争(图)
   
靖国神社到底是什么?
   
为慰安妇伸张正义的道路上,她们的政府辜负了她们
    
日中曾就低调处理慰安妇问题达成共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灜客' 的评论 :
你对当年的人为何去向日本这个二传手学的心态和想法总结得很好。但是中国向日本学得很不成功,留日的学者和革命者的学术成就和变革成就也远远不如留欧美的学者和革命者,这又是为什么呢?
bobby41 回复 悄悄话 看来ak先生是专门研究日本的问题的。见目录有22片。
懂日文吗
灜客 回复 悄悄话 第二个问题很有趣。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不直接向西洋人学,而去向日本这个二传手学。以为,第一日本人比中国人早走了一步,他们比中国人早去欧美学习。第二日本人学得很成功,他们根据东亚文化的实际,有一套很好的方法论。他们提出脱亚入欧这个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口号。当时的中国人感到从他们那里学效率更高。第三日本离中国近,去日本留学比去欧美的费用要低很多。第四日本通过向西方学习,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将日本从一个落后小国一下变成了亚洲的头号强国。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经验也是中国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之,甲午战争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日本对中国的近代的现代化是有非常正面和深远的影响的。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二战以后,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已雪甲午战争之耻,日本失去了从中国攫取的绝大部分利益。今天的日本已经放弃了军国主义。”

----这种话也说得出,作者的知识和视野水平可见一斑。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周大川的文章空喊了一大堆不是问题的问题,也是个不会实干,只会空谈的腐儒。
coach1960 回复 悄悄话 读AKB兄文长见识,颇受益。谢谢分享!
懒风 回复 悄悄话 确实值得反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