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

Being an American is not a patent of privilege but an invitation to adventure.
个人资料
龙虎老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谈谈人在他乡,加入'组织'的心得

(2015-01-25 11:50:37) 下一个
       文学城论坛上常有人提到人到海外,就变成了无根的浮萍,好像飘在半空,这时候,组织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
       先讲一个励志的真事,
JL是一个非常温婉的女人,历尽艰辛,独自带大一个独子,她儿子非常有才华,在大学里学习电影专业,屡屡获奖,去年春天的一天,儿子不幸因车祸而过世,而几乎就在同时,她自己查出乳腺癌,在短短的时间内经历如此多的打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但在经过抗癌的斗争和心灵的挣扎之后,在众多好友的鼓励下,她毅然选择了走出来,重新面对人生,加入到我们合唱团的活动中,我们的团员们都向战胜了病魔与心魔双重折磨,勇敢重新面对人生的JL表示致敬。
       海外的“组织”,大多是非正式的民间组织,有的围绕教育,如中文学校,有的突出乡情,如同乡会,有的分享商机,如商会,有的汇聚信众,如教会,有的以文会友,如笔会,有的共享吃喝,如吃喝团,而我们的合唱团,也是一种形式。
       其实不管哪种形式,归根结底,就是抱团取暖,分享共赢。就像我们合唱团,团员不论是年入数十万的华尔街精英,还是小小商铺的草根员工,不管是博士,还是高中生,只要大家分享着共同的爱好,大家就是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排练,共同提高,完成一个个精彩的演出。有时候感觉这个组织就是一个家的延伸,在当今社交媒体泛滥的时代,有些情感的交流与分享是无法用隔空喊话,影像传书来替代的。
       有同学从国内投资移民过来,看我每天忙得四脚朝天,家里家外,既要上班,又要管小孩学习,既要当中文学校的校长,又要参加合唱团,哪来的时间精力,其实,我的心得是,把一些花在家看电视的时间挤出来,可以做很多有益的事情。
       当我为当地的中文学校费尽心血时,我得到的是社区的认同,当我努力的做好合唱团绿叶的角色,我收获的是更多的友谊。我建议每一个感觉生活枯燥乏味,人生好像缺乏乐趣的朋友们,都去加入一个“组织”,或许你能从自己的付出中得到一份认同,也许不经意间找到你的初心,重拾回你心底埋藏多年的最爱,它也许是抒情的文字,也许是款款的歌声,也许是惊艳的照片,也许是一个坚定的信仰,但也许你的人生从此会与众不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几句闲话 回复 悄悄话 大赞LZ活得精彩。向您学习!
龙虎老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云上的熏衣草' 的评论 : 不必太上心,通常”组织“都有一定的规则,如果不喜欢,可以自由离去,对于有小小孩的家庭,中文学校是个不错的选择。
云上的熏衣草 回复 悄悄话 看到组织和洗脑的字样,有点小感慨。在海外多年,说不寂寞是假的,不多的朋友也都随着工作搬迁星散了。虽说有微博微信,还是和面对面的把酒言欢多有不同。这边最常见的组织大概就属中国人的教会了。我慕道多年,却因为自身原因一直没能真正皈依。偶尔被朋友邀请去教会活动也基本属于骗吃骗喝性质,吃完玩儿完就跑,老觉得有压力,后来就不肯再去。这几年生了女儿,多方请教育儿心得。老友一次来电说教会有活动,每月一次,是妈妈们聚在一起交流育儿经,偶尔有专家来讲话。我去了一次,是在教会一个台湾大姐家里,据说是教会中举重若轻的人物。那次觉得受益颇多,就希望能多参加几次。女主人当场希望我加入教会的查经班,我因为女儿的原因,只能在每周的某一天来,那一天恰巧是美国人教的英文班,而女主人执意要我去她的班,我只能告诉她时间安排不开。回家后女友就打来电话,很尴尬的告诉我,女主人说了,这个妈妈俱乐部是她自己组织的,只能接待教会的人,如果我无法参加她的查经班那就不能来。我有点理解又有点不理解...
宋乔1981 回复 悄悄话 社交,关注,被关注,爱和被爱是人必须的。只要不附加任何洗脑的东西,任何社团都是可取的。
lsjr 回复 悄悄话 组织应该打引号:“组织”

有道理,赞一个。我刚搬了家到了一个新地儿,正在找“组织”, 哈哈。
南胖子 回复 悄悄话 说得好!
瀛客 回复 悄悄话 赞!差点不看了。因为“组织”这个词是特指某个组织的。
惜福666 回复 悄悄话 赞!
超然看众家 回复 悄悄话 有道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