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

Being an American is not a patent of privilege but an invitation to adventure.
个人资料
龙虎老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公木砸坛:从”红海行动“到”恩德培行动“,见识真正的历害国

(2019-04-10 19:35:06) 下一个

最近,有几个和以色列有关的新闻引起大家的关注,一个是川普表示美国承认以色列对于戈兰高地的所有权,马上激起很多穆斯林国家的强烈反弹,另外一个是最新的以色列大选,当然两者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川普这时给他在中东的最坚定盟友以色列,尤其是给内塔尼亚胡总理表达坚定的支持。

 

以色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犹太教国家(或是更加通俗的说是全世界犹太人的真正家园),它是犹太人经过了几千年的颠沛流离,饱经磨难后而建立的家园,而以色列在中东强敌环伺的严酷环境下,经过四次关乎生死存亡的战争,最后才渡过生死劫数,一步步成为一个准发达国家。但这一切都不是轻易得到的,从以色列建国以来,除了四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其它小型的针对以色列国民的恐怖活动更是屡见不鲜,而以色列历来奉行的都是以牙还牙的不妥协政策,我们今天就通过一部由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恩德培行动“,一起来看看这个真正的历害国的经典反恐故事。

 

很巧的是,因为看了一部最近很火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我顺便补课把去年的票房冠军“红海行动”也观摩了一遍。严格意义来说,“红海行动”是我所看过中国国产最硬核的战争片,故事结构清楚完整,情节毫不拖沓,当然也因为它的战争场面太过血腥,而在香港上映时被列为限制级(18岁以上)。

“红海行动”的故事大概讲述的是,阿拉伯半岛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恐怖组织连同叛军攻入首都,当地华侨面临危险,海军战舰接到上级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的蛟龙特种作战团组成8人特战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掌握核战原材料的恐怖分子首领还在密谋不法行动。为拯救同胞,也为了保护核原料不落入恐怖组织之手,蛟龙突击队决定留下继续展开更加艰险的营救行动。

 

这部2018年的战争片票房达到了惊人的36亿,而且在大众电影百花奖上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林超贤),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四个大奖,可以说是名利双收的年度大片。

 

对比之下,”恩德培行动“并没有那么多火爆的战争场面,但是它讲述了一个在更加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一个看似波澜不惊,但却是精心策划后一个近乎完美的反恐人质救援行动。

故事发生在1976年6月27日夜,10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两名德国赤军旅的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法国航空的班机,并降落在由同情巴解的阿明(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吃人魔王”)执政的乌干达首都的恩德培国际机场。起初,共有248名乘客被劫持并被关押在一座废弃航站楼内,期间阿明总统还曾亲自看望人质,并宣称会“保障所有人质的安全”。随后,恐怖分子释放了所有非犹太乘客,105名犹太乘客和1名机长(据说机长是自己坚持要和乘客一起留下来)仍被劫持。恐怖分子的要求是,马上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的40名巴勒斯坦人和其他13名分别被肯尼亚、法国、瑞士和德国拘留的从事恐怖活动的嫌犯。并且还威胁说,如果以色列当局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的话,他们将杀死所有人质。

 

这起劫机事件马上引起了巨大的国际关注,因为多年来针对以色列的恐怖劫持时有发生,以色列政府认为与恐怖分子谈判只能导致越来越多的被动后果,对于类似事件都是采用的不妥协政策。但是因为此次劫机事件的人质人数众多,迫于国际和国内的压力,以色列政府表面上接受了恐怖份子的要求,但是以以色列总理拉宾为首的政府实际上秘密决定采取武力手段来营救剩余的人质,由以色列军方和以色列情报特务局(The Mossad,摩萨德)策划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恩德培行(Operation Entebbe)(以色列政府亦称之为大力神行动 --- Operation Hercules)。

 

当然,这并不是说以色列放弃了和平解决人质危机的努力,在奇袭计划前一个星期里,以色列多次尝试通过政治途径营救人质。很多消息来源证实,以色列内阁甚至准备在军事途径没有成功的可能时,释放劫机者的条件中提到的巴勒斯坦囚犯。以色列国防军前总参谋长,退役将军哈伊姆·巴列夫(General Chaim Bar-Lev)与阿明总统相识多年,两人的私交深厚。因此应以色列内阁的请求,巴列夫多次通过电话与阿明交谈,试图说服他,通过他的影响释放人质,不过最后还是无果而终。

 

就在进行密集谈判的同时,以色列情报机构找来了曾经承包建设恩德培机场大楼的以色列索耐尔博内公司的工程师,根据原有的设计图,参考美国卫星拍摄的照片,制作了恩德培机场候机楼的实物模型,其精确程度达到了“连一级台阶都不少”的地步。摩萨德的特工化装成商人,分乘两架以色列航班抵达乌干达的邻国肯尼亚。夜间,秘密地潜入乌干达。他们伪装成机场清洁工,用隐藏在拖把中的相机把所有的建筑照了个遍。据侦察,恐怖分子共有10人。扣押人质的地点是恩德培机场旧候机大楼的顶层,第二层是乌干达士兵,10名恐怖分子分散在顶层、二层及底层。

 

 

即便有如此周密的侦查,此次人质营救行动的执行难度仍然极大。原因有几个:首先,从以色列飞往恩德培机场的最短距离是4000公里,且需要穿越非洲腹地的埃及,苏丹等国,而这些国家几乎都是以色列的敌对国,因此很有可能会遭到地面防空炮火的射击。其次,飞机在往返途中必须进行一次加油。幸运的是,他们的这次行动得到了阿明政权的死对头肯尼亚政府的全力支持,让以色列的军机可以有中途加油的地点。

 

 

在进行了数日周密的计划之后,7月3日凌晨,拉宾批准执行“大力神计划”。大约100名以色列国防军特种兵当中,包括以色列国防军的精英部队总参谋部直属侦察营(“野小子”)的成员,还有一些摩萨德特工也参与了这次行动,行动总指挥官是特种作战部队司令肖姆准将。突击队由总参谋部直属侦察营营长内塔利亚胡上校亲自带领,当天下午三时许,4架以色列空军的C-130运输机在8架F-4E鬼怪式战斗机的掩护,以及2架波音707远程运输机做指挥和后勤支援下,开始了反恐行动史上前所未有的长途奔袭。

因为途径的都是以色列的敌对国家,所以在所有军机起飞之后,立刻关闭了无线电,保持能看到前一架机的距离,编队向乌干达飞去。当离开以色列领空,飞到红海上空时,编队降低了飞行高度。为了避开阿拉伯监视船的探测,编队有时贴着海面低空飞行,有时直接冲入气流中。编队在红海上空飞期间,F-4E鬼怪式战斗机在更高的空中护卫。不久,编队在吉布提附近向右改变了航向,飞入埃塞俄比亚领空,南下山岳密林地带,通过内罗毕上空。在接近恩德培的时候,天气突然恶化。电闪雷鸣,飞机剧烈摇摆。编队在低能见度的情况下,依靠导航雷达前进。幸运的是,途经国的防空雷达,没有发现该编队。

 

1976年7月4日夜里,乌干达时间23时45分,约100名以色列突击队员乘坐着以色列空军运输机,在保持无线电静默,超低空长途飞行4000公里后,秘密降落在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他们从运输机尾部开出一辆和阿明总统乘坐的一模一样的奔驰轿车和护卫的几辆吉普,伪装成阿明总统来视察,径直驶往旧航站楼。为了避免乌干达人的怀疑,以色列人故意挑选了一名特种兵装扮成阿明总统。当以色列部队冲入航站楼后,特种兵立刻用希伯来语喊话:“趴下,趴下!”。以色列人质听到母语,本能的全部卧倒,武装分子们霎时间犹如退潮后的暗礁一样被孤立了出来,以色列部队第一时间开火,所有在场恐怖分子和乌干达士兵都被击毙。但在过程中,也有3名人质在交火中丧生,其中一名被军方误杀。

 

在解救人质的同时,其他以色列特种兵炸毁了停放在停机坪上的11架乌干达空军主力米格战斗机,以确保撤退过程中不会受到追击,并能确保人质能安全的搭乘在肯尼亚的航班回国,同时也是对乌干达死敌肯尼亚帮助的回报。整个行动就像事先演练得那样流畅,10分钟攻占候机大楼,20分钟解救人质,10分钟检查,12分钟返回飞机。从第1架以色列飞机落地到返航的最后1架以色列飞机起飞,只有短短的53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事件中的三名不同的死者。

 

第一位是以色列突击队唯一一名阵亡者,他就是以色列部队的地面指挥官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上校,是不是这个名字好像很熟悉,是的,约纳坦·内塔尼亚胡就是以色列著名政治家,现任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哥哥。作为地面行动的指挥官,他也是身先士卒,战斗在最前线的,不幸牺牲。

 

第二位是75岁的英国籍人质朵拉·布洛赫,由于之前进食时噎着,所以在前一日被送往坎帕拉的医院里接受治疗。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发现他在”恩德培行动“事后被阿明下令杀害,他的遗体在1979年的乌坦战争中被发现,也正是这场战争结束了阿明在乌干达的残暴统治。

 

第三位是一位被以色列突击队员误杀的以色列人质,事后,以色列经过调查和询问其他人质后披露了这名人质的死因。特种部队在向乌干达士兵和劫机者开火扫射的同时还抛出了手雷,其中一枚落到了这名人质跟前。他本来已经趴了下来,但当他意识到手雷就在他跟前时吓得灵魂出窍,惊叫着跳了起来。特种部队的子弹一下子贯穿了他的胸腔,此人当即毙命。调查结束之后,抛手雷的士兵和打出致命子弹的士兵均被以色列军事法庭判处间接谋杀罪,削去军籍,不得再次参军。

 

当然,除了在这次行动中直接丧生的四名以色列人,因为肯尼亚帮助了以色列,阿明为了报复,屠杀了超过被救者数量两倍的245名位于乌干达的肯尼亚人,导致了3000名肯尼亚人逃离乌干达。

多年以后,以恩德培行动为主题改编的电影就多达三部,其中最新的一部以恩德培行动为主题改编的电影于2018年上映,是由曾执导《精锐部队》系列的巴西导演何塞·帕蒂尔哈执导,整个电影没有多少激烈的战争场面,甚至都没有太多的对于以色列特种突击队的描述,而更多的是对于两名德国赤色旅劫机成员的刻画,从他们参与策划劫机行动,到后来在恩德培机场和人质的相处,期间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冲突,背景中反复出现的是一名以色列的女舞者(同时也是一名士兵的妻子)一段灵魂出窍的舞蹈,伴随着舞者的舞蹈节奏,密集的鼓点与密集的枪声互相呼应,音乐得到升华,展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情结,那就是人性是复杂的又是共通的,但是生命是最为神圣的。

 

对比”红海行动“,把一个本来没有冲突的也门撤侨行动,演义为一个惊心动魄的战争大片。那个本来可以做成一个战争大片的”恩德培行动“,却既没有展现以色列空军的高超飞行技巧,也没有突出刻画以色列突击队员的英雄形象,整个突击的过程也只有十几分钟匆匆带过,对于军事迷来说,的确是不能尽兴,但是从一个更高层次的来理解,恐怖分子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恐惧彷徨,我们可能只有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思想变迁才能真正的理解恐怖主义的来源,在一个各种矛盾冲突密集发生的当今世界里,这种深刻的剖析和认识,可能是比简单的描述一个“虽远必诛”的故事,更加不讨好观众,但是同时也会更加的触动人心,帮助我们清醒地认识那些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理想,以及思考如何与矛盾相处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后记:

因为本文起稿于几周以前,就在本文写作完成之时,以色列的大选也刚刚结束,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再次连任总理。

 

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于我,就是在这个喧嚣尘世中平凡的我自然的宣泄,就是在浩瀚时空中渺小的我永久的记录,就是我留给这个美丽世界的惊鸿一瞥,真实而温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