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天涯

人生是雾,文字是云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登山须知

(2007-12-01 01:06:32) 下一个
登山须知

唐夫



登山数月,小有体会,不妨留记两笔。
要说登山功夫,在于翻山越岭的双脚运动。走、是一步步上下踩踏;行、一忽忽左右摇摆。一闪失的前仰后翻,会呈现饿狗抢屎之态,唯有默默无声,气喘吁吁而又心不在焉倒是登山人的常情。你若没有鹞子翻身的杂技,不得腾云驾雾的道法,冇有醉拳八仙的功夫,风吹荷叶的重心……,等等超人“媚态”,那就老实巴低头交注目在九寸金莲上,让一双得心应足的登山鞋为首当其冲之物。在泥土湿腻上,杂草丛生中,嶙峋石头边,一双落地生根的好鞋,能让你九转还魂,绝处逢生,此为登山之大要。不可掉以轻心。论登山之状,非窈窕淑女那么斯文,运动健将似的暴烈,你就是有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那“大力神”的美称,为了国王给赠予300头牛的许诺,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等功夫,如果在千山万壑的山脚下,看连绵逶迤的岫峰,天接云涛连晓雾,恐怕仍然要畏于路长嗟日暮,以手抚膺坐长叹。然而,一双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鞋,倒能使你有一夫当关之勇,百折不饶之能。

登山之巅,荟萃之间,我发现同行们的聊天,很关注于鞋,常有山友为我介绍买什么牌名最好,哪种底子最抗滑,体会繁多,不此一一。初闻我顿生反意,想是人穷怪物饥(四川谚语),只要功力在,何畏爬山涉水?如果身影矫捷,就是打赤脚,杵拐杖也能独往独来(有人的确这样,罕少,也许百分之一吧),行走如飞。人家五百年前大闹天空的齐老同志,从花果山下岗以来,几何时穿了鞋袜衣裤,赤裸裸一身猴毛来去无影无踪,不也翻山越岭,轻松愉快。呵呵,玩笑归玩笑,我的大而化之性格,终于被山神爷轻轻“上了一课”。才知道登山人之跌跤,与平地相比,不是殊途同归。

那次我不知不觉与山友边走边聊,就在下山快完时,本来轻快蹦跳的步伐,随着吊儿郎当心态,把怪石嶙峋,乱七八糟的“长坂坡”当了农业学大寨的金光大道。我看也不看就一步三摇的连接下倾,以为下山之步,可以蜻蜓点水,腾云驾雾。随之最后那步落脚为定,斜坡上一步未稳,身形一溜倒下,措足不及,扑哧啷摻跌在石坎棱刃尖之上,眼前一晃,地动山摇,地球翻转,七十多公斤的体重与地面九十度的线条一斜,就滑到平行零度,人算不如天算,最先触地的左手腕,竟然端端被石棱入刀的切了个红艳缤放,要再深点,露出白生生的骨头,大概不很愉快,惹出医生麻烦。当时血涌如流,滔滔不绝。幸好山友背包里有常备药,立即给我洒上止血粉,再上贴胶,才悻悻而归,没有惹出更大的乱子。总结经验,追究责任,还是一个字:鞋!

后来时过境迁,忘记跌跤之后,仍然因鞋不称职跌了两次,有惊无险,换洗裤子而已。不过,对鞋的注意由此开始。台湾产鞋,素有盛名,物美价廉,买双好鞋,大概千儿八百台币能如愿以偿,五百台币左右可以买到有钉嵌底的登山胶靴。我不喜欢全胶靴,一点儿不透气,走一会要增添地心引力。而今大陆货充斥台湾市场,真假优劣难分。当今这世界有了黑心产品名词,洗刷我连炎黄子孙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矣,实在是令人疝气。我买得几双试用都不甚满意,前次跌跤穿的就是近千元之鞋,倒是最后那双轻便力士鞋感觉良好,行走攀登轻松愉快,不溜不滑。记得买价才一百六十元,就人民币三十来元。符合现代化。

我不知道登山人中摔跤多少,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有此经历吧。有的跌跤至残,有的跌跤丢命,有的乐极生悲,有的香消玉殒。所有的健身运动里,登山恐怕是最危险的干活。

要爱好这样的运动,得注意安全,一切从基础开始,脚下的功夫全在鞋里,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2007-10-1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