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诗评兰妮佳作 
        唐夫 
  时间关系,只读了兰妮佳作前两首,好像<<死在最后的死上>>还不曾读到。 
  从第一首兰妮诗读后,我比较关注这位巾帼枭雄。感觉她有真诗人那种灵犀闪烁的放达情怀,别看兰妮是女性而少小年纪,但她对语言的驾驭磨砺,时有出神入化和迂回曲折的手段,这样出人意外的震击和超脱,不多见。 
  这首死后的死,把爱的辉韵,奔放在面临绝望和死亡的意志,重叠反复角度,升天入地刻划,给我的感觉:一会珠光宝气漫空覆盖,一会乱箭穿心阵痛如麻,一会惊险离奇令人炫目,一会温馨和祥春情洋溢。 
  兰妮把人间的常情常事写得出神入化,一波三折,的确声色并茂。 
  我特惊异她那“点燃兽性的少女”之语作了结尾,将泼辣,放纵,执著,坚毅,意志,情怀,刚柔,柔腻等诗中会萃的情意通通聚积于此,便抽刀断水般嘎然而止。 
  曾叹石达开用意孤绝,叹为观止,他在那剃头铺的写联:磨厉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此语的气势磅礴辽阔较之兰妮这句,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画蛇添足的说,如兰妮在形韵上略加注重,竭力省略或减去常用在词汇,另寻蹊径,脱离自己的习惯圈子,探索多钟表达方式,也许更好。 
  这是我的拙见,说砖都不值。 
  忙,等空了再来拜读。  
2006-12-20 
<<死在最后的死上>> 
兰妮 
死在最后的死上开出花来 
如临大敌的深渊熄灭 悬 
空的长明灯.太阳骑着早晨追 
赶末世,死在 
最后的死上光华灿烂.无论 
生者多远 ,都已为 
永恒的寂灭燃着一团荆棘 
缓慢经历 没有理解的 
最初.谁有 
嫩如婴孩的孤单---- 
根源,一个不被重复的世界 
恰如怒放的春天. 
人在旱临的新季里繁殖\ 
滋长,沿洪荒采撷玫瑰 
死令一切都披上不可触摸的 
霞光.死的霞光 
生者的衣裳. 
如果能象过去一样变成 
一个裸穿兽皮的祖先栖身在 
危险营造的那个地方 
附近,神说:死啊 
你走在前面 我 
在后面追赶如 
夸父逐日的大乐趣,心满 
意足. 
把羊群放到狼群中间 
殊死较量,其乐无穷. 
与躺在富足里梦想吃唐僧肉 
相比,这种乐趣还要 
大上几分.死在最后的 
死上,保持壮丽的笑容.倾空钱财也 
没有丝毫的追寻\ 
沮丧.远远看去 
它竟在天使的国度里出生 
超凡的沉默孕育波澜 
不惊的平静.它身上 
发光的不是黄金和白银 
即使衣衫褴褛,看去却是天使. 
死在最后的死上,苍天 
开出花来,在高山大海间显示 
优美的遗容 风化在 
灵魂的高峰与上帝 
对面的另一个 
自己,同坐同行 
相爱或者不共戴天的 
仇恨 
死在最后的死上,飘零 
的世界,优美\天真\丰富 
象被了结的因果 
遇到第一个点燃兽性的少女 
200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