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秋节 -- 美味佳肴篇

(2021-09-26 10:27:25) 下一个

                                       中秋节 -- 美味佳肴篇

    出国前,中秋节并非法定假日,该上的学还得去上,该写的作业也还得写。但是中秋节依然是一直受到重视,一直就是个有着浓厚节日气氛的节日。

    这个重视,首先体现在吃,然后是赏月。小时候在农场,即便中秋节,供应站也不供应月饼,但是中学食堂会自制。有两种馅料,一种是豆沙馅,一种是什锦馅(究竟是哪些食材拼成的什锦,已经忘记,只记得是甜馅)。家里会多买一些,也做节后几天的早饭。我更喜欢豆沙馅的,总是先挑豆沙的来吃。但是什锦馅的反而比较贵,记得要两毛钱一块。

    过节时候,食堂必会卖些新鲜实惠的荤菜,比如糖醋排骨、红烧鱼块、熏鱼之类,具体是什么,要看当时有什么材料。妈妈也会尽量抽空做些好菜,要是她实在抽不出时间,大家也是满足的,反正食堂的菜已经够好了。

    八十年代早期,食堂不再自制月饼,但加菜的习惯一直保留,大家也一直满意。现在竟想不起究竟哪一年开始,就再也没吃过中学食堂的月饼了。同时期,板栗开始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农场不产板栗,印象中我在七十年代只吃过一次板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奶奶坐在煤炉旁炒板栗,我和弟弟在旁边看着等,不断吵着 板栗熟了,可以吃了。奶奶为了息事宁人,就不断让我和弟弟每人尝一个板栗,再接着炒。如此,等到那一锅板栗炒熟,竟只剩了五个!

    但是等到八十年代初,板栗没有那么稀罕了,中秋节前,总有人到农场卖板栗,妈妈就会做一道板栗烧肉或板栗烧鸡。

    八十年代中期,全家搬到合肥。家旁边的食堂不怎么样,好些年的时间,竟没有卖过任何一份让我觉得美味的菜。即便中秋节,妈妈也要到离家很远的单位上班,完全没时间和精力张罗过节。月饼倒是很容易在商店里买到,甚至于单位还会免费发月饼,只是这些月饼吃起来都味如咀嚼蜡。但是合肥也有些好处,就是在菜场上可以买到石榴和煮熟的老菱角,这在农场是难得的。

    九十年代在南京,发现鼓楼、新街口一带的食品店有包装简单但味道很好的月饼。用一层油纸包着一块月饼,售价三块钱左右。品种很多,我喜欢的几种是豆沙、枣泥或花生蓉的。长江路南北货商店还有现烤的月饼。烤箱就放在店堂,里面一直烤着一屉一屉的月饼。看着这一箱快好了,渐渐就有人排队,队伍越来越长。终于等到月饼出炉,鲜肉馅的酥皮月饼顷刻被大家抢购一空。豆沙馅的重油月饼往往有那么几块在店里多摆一个钟头。鲜肉月饼得趁热吃,又酥又香。

    后来到了上海,第一次过中秋节,家在外地的一群同事聚餐,有人带了嫩菱角。此前只七十年代在农场吃过一次,差不多有二十年没见了。在农场吃的是绿皮菱角,上海的是红皮的,但是味道是一样的。菱角长老了,得煮熟了吃,口感软面酥香,味道好。嫩菱角却得生吃,清脆清香清甜,另有一番鲜美滋味。大家边吃边说,才知道嫩菱角在上海并不稀罕,在单位旁边的菜场就可以轻松买到!

    在美国期间的中秋节极平淡,现在能想起来的,就是某一年,看了网上菜谱,撺掇爱人做鲜肉月饼。其成绩大获女儿和邻居好评。但是我既然吃过长江路南北货的,就觉得这个实在普通。首先是美国的猪肉,味道是“你懂的”,弄不出好的肉馅,再怎么精心,也做不出好的鲜肉月饼。其次,当时是先包成包子,再压成饼,这个方法似乎不对头,因为月饼皮厚薄不一,影响口感。

    2012年回国,住在北京大学附近。这所学校的食堂很不错,中秋还卖月饼。味道可以和中学食堂、南京商店的媲美。我就抓紧宝贵时机,大大享受了一番。

    在渥太华可以买到品质不错的猪肉。中秋时,也能在中国超市买到新鲜的藕。搬到渥太华以后,每年中秋都尽量抽时间做一次藕夹子。吃起来,肉馅是酥香鲜,藕清脆清香,面糊油炸后酥脆,每种食材都有各自分明的好味道,一点不含混,又互相衬托,是全家人都极喜欢的一道菜。

    妈妈说藕夹子是她家乡中秋节的节菜,因为夏秋时的藕脆,适合做藕夹子。春节的藕老,适合煮糯米藕。她小的时候,外公过年时并不做藕夹子。但是春节的假期长,这么费工夫的菜,妈妈只春节时必有时间做。虽然中秋也常常能吃到,却不象春节时一定会有。所以很多年里,我都是把藕夹子与过年联系在一起。想不到在渥太华,藕夹子竟恢复了中秋节菜的本来地位。

    今年依然做了藕夹子,还没到节日,就消灭光了。中秋节的晚饭,稍稍排场:红烧鲷鱼、丝瓜炒鸡蛋、芫荽拌烤花生酥、卤千张、青菜豆腐、大排木耳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