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环球旅行-瑞士(38)

(2013-12-12 12:01:21) 下一个

瑞士——如画的国家

(2011-06-08 04:17:47)[编辑][删除]


5月26日

 
苏黎世 Zurich

瑞士就躲在意大利北面的阿尔卑斯山后面。说来就是奇怪,就隔了一座山,完全不同的世界。意大利的历史悠久写在脸上,瑞士却是真正的田园风光。火车刚进瑞士,青山绿水,我还腆着脸跟翠西说,跟加拿大一样的。到了苏黎世,知道差距了,我从来没见过整个一条大河都是清澈见底的。
 

我一向认为加拿大的风景属于顶级了,也一向为之骄傲,即使到了Titicaca或者Torres del Paine,基础设施还是比这些地方先进。然而和瑞士比,各个方面都略逊一筹。苏黎世那条清澈见底的大河就别说了,苏黎世的湖也一样,干净几乎都没有任何青苔,我忍不住穿着裤子就下水游了几下,像是在自来水里游泳,上来以后完全没有滑腻的感觉。以前只在字面上见过“清冽”,这次真的感受到了。加拿大的湖里也有野鸭子,人家天鹅成群。加拿大的公园里也会有烧烤的炉子,自己得带炭;人家的是电炉子,带着肉来就成。加拿大的公厕不收钱,这里的公厕是收费,可是一块钱能洗澡。
 

在苏黎世住了两天,渐渐地感觉出什么是高品质,所有的地方都干净、整洁、有效,没有死角,就连工地上的土都分类,然后堆得方方正正。我想两块钱买双塑料拖鞋,准备随时扔了的那种,硬是没有,全是品牌。不卖垃圾,我觉得他们是商量好了的。所以全是自己制造的东西。街上都是高级品牌店,我听说过没听说过的大牌子,林立。
 

羡慕,然后是嫉妒,再就是恨。刚到苏黎世就觉得山水如画,人们安居乐业,市容整洁,很羡慕。反复跟加拿大比较,处处不如人家,开始嫉妒。高级的后面就是贵,瑞士没有便宜的东西,一个麦当劳的套餐也要合美金十几块。我们俩走在大街上,看着上万块的手表,几百万的房子,十秒钟内连过三辆敞篷保时捷,很想知道就这些悠闲的上班族,他们凭什么过得这么好。回去上网一查才知道,瑞士是世界顶尖富裕的国家,人均GDP 6.9万;加拿大也是世界上数得着的富国,人均GDP 3.9万,这就是差距。恨。

























 

Lucern

5月27-28日
 

到了Lucern,苏黎世又不行了,因为这里有雪山。Lucern建在湖边,四周群山围绕,再远一点是皑皑的雪山。山水如画,风景如画,如诗如画,反正就是如画,不知道怎么形容,可以说Lucern是我到过最美的城市,板上钉钉。
 

我们来欧洲大陆之前买了火车联票(Europass),到意大利后感觉很不值,因为在意大利坐火车都很便宜,终于在瑞士找到了平衡。在瑞士坐头等车的票价就很高,还可以免费坐船。我们坐在Lucern湖的轮船的头等舱里,脚架在前排座椅上,晒着温暖的太阳,吹着和风,喝着冰啤酒(自费),一任如画的山水缓缓而过。想当初在嘎纳,我是如此的愤世嫉俗地仇视等级,现在,特别是看着楼下拥挤嘈杂的二等舱,优越的感觉油然而生。人真是学好一辈子,学坏一出溜。
 

Lucern附近有两座山可以登顶,RigiPilatus,我们选择了后者,因为Pilatus更高,海拔2000米,而且有世界上最陡的缆索车(Cog railway)。小火车一路向上,开出Tree Line之后,豁然开朗,阳光下明亮的青山,山脚下碧绿的湖泊,还有没有融化的白雪,如画。山顶上阳光灿烂,北面山下的绿色田野间或着大大小小的蓝色的湖泊一望无际,南面则是连绵不断的阿尔卑斯山,沉默地顶着耀眼的白雪。
 

Lucern著名的地标——鲜花廊桥没有想象中好看,也许是太多游人,从根本上打断了人们的幽思和浪漫。另一个地标,悲伤的狮子,前面更是游人如织,不断到来的旅游团在垂死无奈的狮子前面欢笑打闹地留影,完全不顾这是一个缅怀殉国烈士的场所。也许是我,但是反过来想,因为有这些战死的勇士才有了现在欢笑的人群,长眠地下的战士也许并不介意在他们纪念碑前没心没肺的游人。
































 

Interlaken

5月29-30日

天气很重要。刚到Interlaken正赶上雨天,到处湿漉漉的,云层压在屋檐上,直到第二天云开雾散,推开门一看,雪山竟然就在窗前。顾名思义,Interlaken就是在两湖之间,其实它的另两面更是夹在两山之间。在晴朗的早晨,平静的湖面倒影着白色的雪山,我心中最美城市的桂冠不断转换着名字。
 

Interlaken的原因是来看欧洲的屋脊——Jungfrau,不懂瑞士语,中文翻译“少女峰”。Jungfrau海拔刚刚4000米,旁边还有更高的山峰,不明白为什她成了欧洲的屋脊。为了天气,我们在山下等了一天,顺便去了附近瑞士的首都——Bern,拜访了一下我的掌门师兄爱因斯坦的故居,我都忘了我居然是读理论物理出身,纯正的理科男。上山这天,万里无云,山顶一丝风都没有,我们准备的在玻利维亚用过的帽子围巾一点儿也没用上。
 

现在回想,印象最深的就是雪地上暖洋洋的阳光。据说,从山顶延绵而下的冰河是UNESCO,风景秀美。蒙老天眷顾,上次在智利Torres del Paine没看到的阳光下的冰山,这次更近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真不知道瑞士人怎么想的,到山顶的最后一段火车道完全是凿山而过。全部是隧道,链接各个观景台的道路也都是穿山隧道,水泥漫地,瑞士标准。
 

来瑞士一定要来Jungfrau,上山一定要徒步(Hiking)一程。据说,上山的Cog Car 都已经有100年的历史,山上的那些徒步小道历史肯定更长,标识非常清楚,像在家从厕所到卧室都会迷路的路盲斯蒂尔也不会走错。风景更不用说了,在雪山前的绿草地上穿着小褂溜达,夫复何求?心旷神怡,唯一的感受。
 

我们在Interlaken住的是带厨房的旅店,做饭时间大家就会碰面。跟韩国人是没话说的,也不会说。法国人撅着锹把子脸,是人不理。美国人照例是最热情。实话实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见面知道打招呼,微笑点头的一定是说英语的人。昨天晚上来了四个美国青年人,自然就聊了起来。他们听说我们辞职环游世界都很赞叹。在我离开的时候,一个男孩突然问我:我们是相信祈祷的,有什么我们可以为你们祈祷的么?我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怔在了当地。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安全吧。他们说,好吧,我们会为你们的安全祈祷。我回到屋里想,他们好像是认真的,那我也认真一次。我想让他们也为我们的健康祈祷,这一路上小病一直没断。我一步踏进厨房,发现他们正围坐在餐桌四周做饭前祈祷,接着就听到了我们俩的名字。这一刻,我真地被感动了,腮眼桃红。你被素不相识的人点着名祈福过么?那么你为素不相识的人祈福过么?这次旅行,在马丘比丘我被自然古迹感到过一回,今天在Interlaken

我被普通人感动一次,不虚此行。























 

瑞士,瑞士

来瑞士就是来看这个田园风光国家,来感受它的的自然,它的风景,它的青山绿水,它的雪山,它的湖泊。所以,苏黎世其实是不用来的,那就是个商业城市,根本没有旅游设施。我们在苏黎世住的青年旅舍是目前为止最贵的,当然标准也是最高的。我觉得,人在一生中一定要来一次瑞士,这样你才会知道什么是高品质的生活。你用不着花500元住一晚五星酒店,这里的山山水水已经让你觉得活到老是有意义的,你也会自愿越活越长。
 

瑞士的高品质意味着高物价,住宿还能忍受,因为你还能觉得物有所值。最无法忍受的是食品,花4元才吃一个球的冰激凌,和花19元吃一个麦当劳的套餐可以说耸人听闻。其实,也不是不能咬牙在外面吃一餐,只是觉得不值,同样的东西,明明是两个人的费用,在这里只够一个人花费,心有不甘。所以,我们俩在瑞士,住宿和游玩都享受着高品质,而饮食却是入欧以来最简朴的,甚至比不上南美。
 

瑞士军刀举世闻名。进了瑞士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铺天盖地。本来我也想在产地买一把当纪念品,后来看见几乎所有来瑞士的人都人手一把,当场绝了这个念头。根据我的经验,其实旅途当中很少用到这种有一万种用途的小刀,坐飞机还是个累赘。当初出来的时候还为忘了带自己的军刀后悔,在秘鲁大街上花3块钱买了一把山寨军刀,也能使,还带一个指甲盖那么大的勺,我们用它喝酸奶。后来从飞机上顺出来了小勺,从此几乎忘了它的存在。
 

还有瑞士手表,各种牌子,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摊上摆的玻璃柜里陈列的,琳琅满目。在少女峰上,我亲耳听到同胞对着女导购喊,把你们4000美金以上的手表都拿过来。提气。除了这些,还有音乐盒,就是那种一掀盒盖就奏一曲的首饰盒,也是瑞士的特产。其他还有巧克力和芝士,这个我们消费了一些,当饭吃。
 

423日登陆欧洲大陆到5月下旬,我们一直暴露在文化历史的狂轰滥炸之下,真的需要有瑞士这一段山清水秀的疗养,呼吸纯净清新的空气,沉淀南欧这几个名城的古迹和喧闹,更重要的是,下面将迎来更重量级的历史名胜——巴黎和伦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