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中美纺织品争端的来龙去脉

(2006-02-15 14:01:35) 下一个

看中美纺织品争端的来龙去脉

 

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罗伯特·波特曼(Rob Portman 128日上午在英国伦敦签署了中美两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备忘录。至此中美两国的纺织品贸易纠纷阶段性地上了句号。

 

事实上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不仅仅来自纺织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争端将逐渐出现在各个领域。之所以这次的争端聚焦在纺织品上,其根本原因为纺织品是中国少数几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商品,美国要在这个领域的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如果中国的汽车工业和纺织工业一样具有竞争力,那么进入争端甚至带来硝烟的必然是汽车工业。

 

中国的纺织业从棉花种植到出口成品,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产业链十分完整的国家。中国既是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消费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作为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近2000万,间接就业人数接近一个亿。纺织业对中国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从200511日起,长达40多年的纺织品配额管理体制彻底终结。全球纺织品贸易开始进入自由贸易时代。正当业内人士为彻底解除贸易限制而庆幸的时候,来自美国和欧洲的贸易保护势力开始对中国的纺织品说不。为什么在上述协定生效时,美欧仍然可以对中国的纺织品横加阻挠呢?

 

原因在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美欧经济强国向中国开出的条件中有一个242条款。根据这个条款,在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对世贸组织成员国产品造成“市场扰乱”,或“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时,可与中国进行磋商,中方应主动限制出口增长,否则进口国可以单方采取限制措施。该条款的有效期至2008年12月31日。也就是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整4年之后,只针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依然还存在着一个“特别配额”。

 

这次美国与中国的纺织品争端就是仗着242条款。身为世贸组织成员国美国动用这个条款保护的利益到底有多大呢?区区60万纺织业工人而已。他们的行为根本就没有顾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大框架下,中国2000万产业工人如何生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培育的纺织品产业,但是这个产业在国际制造行业中属于中低端产业,为发达国家淘汰产业。正是由于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支撑着世界纺织业,这一点难道深谙资本之道的美国人就不了解吗?

 

美国人嫌纺织行业利润小不做了,中国人由于历史原因和人口问题跟在他们后边做,按道理这是国际贸易中合理的分工。可是美国人就连这点利润都不想让中国赚,他们以保护本国工人的利益为由设法提高关税。事实上这些通过霸王行径征收的关税并未进入美国纺织工人的口袋,只有美国政府知道这些钱是否被用来入侵伊拉克。再者中输美纺织品的剧增的另一个原因是,大约4万家在华美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后将制成品销往美国。对此美国应该比中国更清楚。  

 

通过整个纺织品争端的谈判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的一贯霸王作风。即便动用242条款,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口增长幅度强制设定配额,但配额到2008年底应作废。可是美国试图通过争端谈判使限额永久化,对此中国理所当然的不会答应。如果美国人的企图得逞,受害的将不仅仅是中国纺织业,美国人民也失去很多实惠。因为政府的配额限制只能通过关税实现,关税提高,纺织品必然涨价,人们必须多花钱买衣服穿。难道美国政府舍得将征收的中国纺织品关税回馈人民穿衣不成?不用来发动第二个伊拉克战争就不错了。

 

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他们害怕中国通过发展中低端产业,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而步入高端产业领域,打破美国一家独大的世界格局。根据统计,2004年中国纺织品出口951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6,占世界纺织品贸易总额的23%,世界贸易组织更预计这个比例很快将达到50%。利润微薄的纺织产业确实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对此美国耿耿于怀他们竭尽各种限制之能事,千方百计地组绕中国纺织品输美。这才是美国向中国发起纺织品贸易争端的根本原因。

 

最近美国总统布什要访华了,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向中国施压,对美国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一方面他们要限制中国的商品;另一方面,要求中国扩大市场,一正一反,使人们不难看出美国全面节制中国的司马召之心。

 

事实上中美之间纺织品贸易的利润,中国企业仅占10%,90%被美国进口商和零售商切走。反过来获得90%利润的一方责难仅得10%的一方,难道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美国近3亿消费者喜爱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他们的经济实惠难道比不上中国纺织企业的蝇头小利?最近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公道地指出,美国在世界贸易中拥有大量其他优势产品,在纺织业完全可以也应该减少与发展中成员竞争。美国人肯就此善罢甘休吗?

                                   

最后笔者想通过中美纺织品贸易利润反思另一个问题。即中国人民是以自己的血汗换取微薄的贸易利润;纺织工人是以辛勤的劳动换取自己的生计。之所有中国的纺织业这么依赖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市场,最大的原因是人民消费水平太低,国内需求无法满足生产能力。世界银行的报告称中国人均财富9387美元,而美国人均财富为512612美元,中国的人均财富不到美国的2%。这种状况下人民的消费水平低下是必然的,受美国等强国剥削几乎顺利成章。这就是中国纺织品必然输美的原因所在。希望中国人民在经济上早日站起来。愿泥瓦匠,住草房;奶孩子的卖儿郎这样的人间悲剧在中国尽早结束。愿所有中国织布娘,有衣裳!

 

 

作者:惠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