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讲故事
外公如果还健在,也一百多岁的高龄了。外公生在山东半岛的一个小山村,于家庄。庄里的庄户人家都姓于。外公家中一贫如洗,很小的时候就去同村的地主家做工。十一岁开始走街串巷做生意。最开始时收鸡蛋, 挨家挨户买了鸡蛋然后挑到100公里外的烟台去买。每天都要走一个来回。这样的经历让他见识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后来他讲给我听的时候,说都是他亲眼所见。尽管很多我都不相信,因为我是党教育的好孩子。
我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冬天的晚上,趴在暖和的火炕上,听外公讲他年少时走南闯北的经历。昏黄的油灯,灯光明明暗暗,外公的声音沙哑而低沉,不紧不慢,徐徐道来。。。
一,法术
事情发生在民国时期,具体什么时候不是很清楚。但是外公说那时候他还小,还没开始做收鸡蛋的买卖。那时候他春夏的时候给本村的地主放牛, 冬天地里没活的时候就去同村的于瘸子家做小伙计。所以我算了一下,大概是1900左右。于瘸子在自家开了赌局,外间两盘大炕上推牌九的,扔骰子买大小的都有。那时候麻将还没有流行到山东半岛, 所以还没有打麻将的。里面的一张通铺是给抽大烟的人准备的。 也有赌完上半夜,进去小睡一会的。
外公大概八九岁的样子,每天晚上早早就去于瘸子家, 泡茶,递水,要是哪个赢钱的得意的汉子要碗馄饨,外公就要生火,拉风箱,下馄饨。遇到手风顺的,会赏一,两个铜子儿。外公就会小心的揣起来,乐半天。
据外公回忆,事情发生在近年关的一个晚上。家里有两亩薄地的于麻子高大魁梧,嗓音一向洪亮。他手头倒是不太紧,可是当天晚上手风特背,一直输。输得骂骂咧咧满嘴喷FEN。看见谁骂谁,埋怨别人挡了他的运气。 当时已经凌晨四点多了,于麻子骂完了外公等小伙计,矛头指向了炕里边东南角坐着的赢家于半仙。于半仙其人有些神神叨叨。据说有点法术,可是也没人真的见识过。不过村里若是谁家孩子有什么怪病, 老娘们儿还是会去他家讨点药方, 据说还很灵。
于麻子边数着点数,边冲着于半仙唧唧歪歪, 结果一算,自己又输了。 于是便不可收拾,“什么半仙,活脱该叫你个不仙。可是谁也没见你有什么本事,只能哄哄老娘们罢了。”于半仙往后挪挪,靠着板壁,脸越发躲进灯影里头。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也不理会,只发出一声极轻的笑声,似有若无。 这可戳了于瘸子的肺管子一样,当时就从炕上跳起来,指着于半仙吼起来,“哼什么, 有本事你让老子见识见识,要不然就夹紧了!”同桌的一看,赶紧把他摁住坐下来。 却有人架桥拨火, “半仙,你就让我们开开眼,难不成以后真叫你于不仙儿?”“就是,就是。”随声附和的越来越多起来。
于半仙还是不紧不慢,呵呵一笑,说:“法术这东西,也没什么,只是不能人前显摆。”众人一听越发的被吊起了胃口,连着里屋的牌局也停了,人都围了过来。于半仙无奈,只好说,“我可以给大家露一手,只是各位别往外传。” 于是叫于瘸子拿张黄表纸和剪刀来。因为近年关,于瘸子家还真有, 递了一沓黄表纸过去。于半仙拿了一张,随手对折,然后剪了个举起双手的小人儿。外公说好像投降的样子。然后于半仙转身掀开炕上的竹席儿,折了跟一扎长的竹篾子,从小人的左手穿过去,绕过脖子,右手穿出来。看起来好像小人挑了个扁担一样。
于半仙冲着于瘸子说了声“不好意思啊。”就转身用手指戳破了窗户纸, 把小人递了出去。接着告诉大家:“谁都别出去啊,要不然出了事情,我不负责。” 然后蹲在炕上,面冲墙角,双手抱头, 嘴里咕噜咕噜的念叨起来。冬季的凌晨四五点钟,正是最黑的时候。村里头黑暗,寂静,连声狗叫都没有。 可是据外公后来说,村头炸油条的于老忠家,已经起来了,开始炸油条了。等了一袋烟的功夫,屋里众人听见外面传来沉重的脚步声,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都能感到地面的震动。桌面上油灯里的油,开始一圈一圈漾起来。外公吓的差点尿了裤子。众人也都面面相觑, 开始害怕起来。
屋子里静极了。 于半仙的念叨声格外的清晰。众人耳听着仿佛巨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最后停在院子里,都摒住气息,动也不敢动一下。于半仙这时才停止了念叨,说了声:“来了。” 把手伸到刚捅破的窗户纸洞边, 就看见一点竹篾的头探进来,上头插着一根油条。 然后,黄表纸小人委了进来,另一边的竹篾上也插了根金黄的油条, 还都冒着热气儿。
屋里的人都目瞪口呆。于半仙微微一笑,掏出一串钱递给外公,“去,毛头,去井边于老忠家买一斤油条,我请大家吃早饭。顺便把这两根的钱也给付了。。”外公愣愣地接过钱,还有点没回过神儿。“剩下的给你做跑腿儿费了。” 外公这才高兴地往外走,身后又传来于半仙的声音:“大家见笑啦,我能用法术驭甲士取物,然而法术不能用于害人,否则。。。” 后面的句子,已经出门的外公就不得而知了。
我后来一直追问于半仙的故事,外公却再也没讲。还是妈妈后来告诉我,于半仙对外公很好,可是后来死的极惨。想必如此外公才不愿意多谈。而我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