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看天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盛夏的法罗群岛和挪威(2)

(2025-10-06 11:05:00) 下一个

D9. 离开奥斯陆,经五百公里车程到达挪威西北海岸的奥勒松(Alesund)。挪威之美不仅在于某处景观,沿着公路,举目皆是可入镜头的画面,而且景色各异,动静相间,山水互映,不会让人有审美疲劳之感。有山无水则凝,有水无山则滞,山水复叠则灵秀有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奥勒松的老城(P6-9)是1905年火灾后按德国新艺术风格重建。避过了战争而保持原貌。如今许多遊轮都选这个宁静又别致的小城为航线中的停泊港。近午夜10点才见到夕阳(P11),这也让游客有更多的时间在这个高纬度小城里探寻。

 

12.

jie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10. 盖朗厄尔峡湾(Geirangerfjord),因其壮观奇特的地貌而入选为世界遗产。这峡湾近观远眺皆yi泛舟峭壁相夹的峡湾是最佳的观赏选择。身处其中,环顾四周的峭崖飞瀑,自然的魅力和灵韵尽入眼底。居高而望则衣山襟海,纳气象万千,有渗人心脾的舒畅感。此景堪称有“悠然神会,妙处难与君说”之绝。

 

25.

26. 近千年的木教堂,现为博物馆。

27. 1868年建的“新”教堂,用以取代那座千年木教堂。

D11. 建于1180年的博尔贡木板教堂(Borgund Stave Church,P25-26)是挪威文化遗产。经历了近千年风雪的純木结构还兀立在弗洛姆峡湾附近的山坡,现在功能被附近的新教堂取代。但无钉铆结构而保存至今实为可叹。据说为寄乡思,在美国的挪威移民干脆就南达科州仿建一个。

 

28.

29.

30.

31.

32.

33.

34.

松恩峡湾端的卑尔根市(Bergen)现在几乎是所有北欧遊轮的必泊港,一度是挪威首都,数世纪前就是的一个欧盟的雏形 - 汉莎同盟的创始成员,可见商业之盛。老港口被列入世遗,那排因地基百年之变而显得东歪西斜,门框樑架均不在同一平面的老房子(P32-33)遂成为这片世遗的标志名片。世遗的外观是不允许变动的,因此门樑皆歪,将就吧,反正做买卖是没问题的。

兴致勃勃地乘牵引车到港旁的山顶去看看峡湾和城市,不料被一场暴雨浇了下来。被港口的海鲜所勾引,点一盘解馋。谁料店家生意好,等了45分钟都不能上菜。最后勿勿忙忙地在15分钟打发了所有的虾贝然后去赶车。味道是鲜,只是吃相恐怕与抢食的饥民无异。

 

35.

36.

37.

D12. 名胜吸引人的魅力在于如果还没有机会身临其境的时候,就会永远追寻那个机会,尽管看过后感受人皆有异。久闻布道石的景色摄人,到了挪威西南海岸的松恩峡湾,那就不想错过大概这辈子唯一可踏足布道石的机会了。

从卑尔根去布道石有三小时的车程,路上还得乘轮渡。如去朝圣。

挪威的布道石(Preikestolen),矗立的崖面高于海面6百多米,崖面平坦如教堂布道的讲台,故有此称。去登顶只有步行小道,来回花4小时走8公里山路,每一步路都是由凹凸不一的石块铺成,台阶高低不等。往山上或往山下走时,那路常常是顺着山岩时升高降低。很令攀登者气馁的是气喘吁吁地爬上一个小山岗,结果往前看却是一个山谷,又得下去重新爬一次到对面的坡地。铺路的大小不等而且未修饰的石块棱角毕现,踏错或绊倒皆有不测。以前在秘鲁看到那个已经消亡的印加帝国修的路都是用修平的石块对缝镶嵌在一起,印加人可是连任何金属制的工具都没有的。这现代挪威人修的路可比古印加人修的路更难走。路上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看见路标告知还有几百米可抵达目的地。恐怕这辈子是最后一次行走这种山路了。

38. 

上山的路上两个高大挪威救援者超越我们,并询问对面下山的游人有没有看到伤者。直到一块小坡地,看到一个已经躺在担架的人。实际上也没法把人抬下去,要直升机才能送下山。

39. 

看到一新鲜事,一美女赤脚登布道石(P1)。挪威人崇尚自然,那些铺路的石块几乎都是原生态,几乎每块都没有完整的平面。穿着鞋走在那些石块路上都觉得硌脚。也许她是在找一种返朴还真的感觉,真服了。想起老歌唱“赤脚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浪漫飘渺的幻觉,偶一为之尚可。实际上,当年下乡时赤脚走路的煎熬感至今难忘。赤脚走如此嶙峋的山道,有点不可思议。

40.

途中看见两个僧人(P9),这种僧袍颜色应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跑来布道石上显然不是来诵经拜佛或求布施行慈悲解救众生,唯一的解读就是来看风情享胜景。按说僧侣应是六根清净,与风花雪月的世俗情怀绝缘,这让人有意外感。同行人闻言,对我的没有与时俱进的猜度颇为不屑,撇着嘴角说:如今坐劳斯莱斯,吃山珍海味,进出灯红酒绿的僧人多了,这算什么。我听了只好为自己的少见多怪找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信然。

 

41.

42.

43.

44.

45.

46.

47.

47.

49.

50.

51.

离岩石边还有近百米处见一脸熟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打道回府了。好歹这也是一名胜,千辛万苦爬上去就图一睹稀罕之境。年轻人答询:畏高。

到了布道石前不远处,发现除了两警察,没人站在如桌的石面。听说刚有人跌下来去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六百公尺自由落体,物理结果不说也罢。图五可见一救生直升飞机在盘旋在崖顶下的高度,水面也有快艇趋前搜寻失踪者。挪威救援人员相当敬业,大概等了二十分钟后警察才撤销警戒。结果布道石被一拥而上的游客瞬时布满。胆肥的往边上站作欢呼状,胆小的在石头中张望。别指望能找到什么扶搀保护之物,布道石扬名的就是就它的原生态。

登顶后那种凌空之感却是难以复制的。从布道石上往下张望,一言蔽之,有胆寒之感,俗称"蛋疼"。我没敢站到岩石边,战战兢兢地趴到悬崖边把手伸出去给峡湾照了几张到此一遊的照片。

俯瞰峡湾,仰望蓝天,想起那部在中国曾经一时风头无两的日本电影《追捕》里的一句台词:“你看,多么蓝的天。走过去,你可以融化在那蓝天里。”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