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
2023 (79)
2024 (50)
今天电话里帮到三位老人,都是男性。他们都属于没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却指望客服帮他们包办代替的典型例子。人老了能力下降,自信心下降,唯恐办事出差错,这个可以理解。但如果彻底放弃自己处理事务的能力,就要保证有亲朋好友在身边帮忙,否则还是要自己学会一些基本的生存能力。
第一位男士到银行给老婆转钱,只提供了对方的电话号码,这一看就是Zelle转账。他的本意是让银行职员帮他操作,但人家说了你自己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并且按规定我们不能接触你的手机。他伸出去的手机又拿回来了。这下麻烦了,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操作,以前都是别人替他做的,他以为银行的人也会拿过他的手机一通操作,他就完成任务了。
问他有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吗?他说记不住,好几次以为银行卡的pin number就是登陆密码。最后银行职员给了他用户名,然后让他当场改密码,他又要用pin number。我明确告诉他密码的规定,他每次都跟没听见一样,四遍以后我也没耐心了,问他你是听不懂我的中文吗?折腾了半个小时,最后总算登陆了,很艰难地把钱转了。其实这点小事并不难,只是老年人记不住办事步骤。但这样完全不愿意学习,每次都推给别人帮他办事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数。记得我妈当年玩电脑,每学一项新技能她就会把过程很详细地写下来,连打回车键这一条都不拉下,然后自己再做几遍,保证自己的笔记可用。
这种情况极少见,可这一天就是撞见鬼了,很快又来了一位。电话里一位女士要老先生的Medicaid 卡号,老先生说没带在身上。女士说那你回家后拍张医疗卡的照片发给我,我们好把你的医疗费用报给保险公司去报销。老先生一定是依赖别人惯了,或者以前在国内当领导,指使惯了别人,居然说我的医生知道我的卡号,你给我的医生打电话吧。女士大怒,我才不会给你的医生打电话,这是你自己的事!我只好说你回家找找吧,然后把照片发给人家。他一副不服的口气:我每次看病都不用卡,医生护士都认识我了!我才不信呢,你每次看医生不要前台报到吗?他还居然向对方要保险公司的号码,说是愿意给保险公司打电话问自己的卡号。女士说我怎么知道你是哪个保险公司的?你能说出名字吗?男士哑口无言。最后我带点威胁地告诉他,人家是为了报销你的医药费,你要是不积极,那就自己负账单好了。最后他只好挂电话了。
第三个还好,老人看来有能力管理自己的账单,只是工作不仔细,怕麻烦,从头到尾都是抱怨。保险公司这边也是个新兵蛋子,说的话连他自己估计都听不懂。总之就是老人收到了两个月欠月费的信,而他自己说每个月都付了。就这点事折腾了快一个小时也没搞清楚,两边僵持不下。最后我告诉老先生放弃吧,你明天再打,换个人也许好点。他也累了,因此收场。其实他自己仔细研究一下账户的流水,把每一笔支出和入账都搞清楚,很容易知道结果,但估计他也懒得去做,希望客服能帮他澄清。可现在的客服都逐渐被AI取代了,水平也都不怎么样。
我们当年自己出国打拼的人现在也都逐渐步入老年,体力,自信和脑力都有所下降,但多年的打拼经历使我们保持了足够的独立和行动思考能力。反观那些靠儿女出国的老人就明显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语言是大头,但因语言文化的差别而带来的胆怯,知识缺乏,放弃自我等特质使他们凡事依靠别人,不想动手动脑。我碰到过几次老人到银行办事除了需要翻译以外,还需要手把手教他们一切操作,手机,电脑,iPad,没一个会用的。
人老了除了关注身体健康,大脑和情绪的健康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加强自己的独立性。不依靠任何人可以独自出门办事,看医生,购物,参加活动,简单的旅行等等。这些能力不用则退,越是依赖别人就越是不敢自己做任何事情。很多事明明不复杂,稍微学一下,练一下,麻烦别人不是也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吗?
我很佩服那些客服人员,他们应该是经过培训的,每次都耐心至极。我就没有那么宽容了,急起来总少不了说两句不太好听的,实在是这些老人的年龄没比我大多少,真碰上那些90岁左右的我就没脾气了,说话尽量耐心,缓慢,像哄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