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一条蓝色的大河

(2024-05-29 15:13:35) 下一个

我们总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是啊,人类文明总是和河海江湖相连。狄格里斯,尼罗河,恒河,黄河。一幅1350年的富春山居图,高一尺,长二丈的超长画卷,展现了沿河灿烂秀丽的山川美景。不但绘画,也有用音乐来表现大河的。比如欧洲,比如塞纳河,莱茵河,多瑙河。而最迷人最波澜壮阔的,还是交响诗《伏尔塔瓦河》。说百听不厌已经不足以表达,我觉得应该是千听不厌。

伏尔塔瓦河位于中欧,是捷克的母亲河,流域覆盖了大半个捷克。曲子属于交响诗《我的祖国》的一曲,由8段自由回旋曲式组成。作曲家斯美塔那在乐谱的标题下写了说明:

“伏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冲着鹅卵石哗哗作响,映着阳光闪烁光芒。它在森林中梭巡,聆听猎号的回音;

他穿过庄稼地,饱览丰盛的收获。在它的两岸,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在浪尖上嬉戏。在近旁荒野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记忆的那些城堡废墟,谛听着它的波浪喧哗。

顺着圣约翰峡谷,伏尔塔瓦河奔泻而下,冲击着突岩峭壁,发出轰然巨响。尔后,河水更广阔地奔向布拉格,流经古老的维谢格拉得,现出它全部的瑰丽和庄严。伏尔塔瓦河继续滚滚向前,最后同易北河的巨流汇合并逐渐消失在远方。”

这样的描述,由卡拉扬指挥的维也纳交响乐团作出了最好的诠释。而演奏的乐队非常多,我喜欢的也很多。维也纳和萨尔斯堡就在布拉格边上,都有非常出色的版本。还有现代的Remix。每一段都让人时而宁静幽美,时而万马奔腾。

伏尔塔瓦的主旋律来自1600年的意大利,是一首文艺复兴时代流行的曼图亚咏叹调(La Mantovana),Fuggi, fuggi, fuggi da questo cielo。曲调优美,底蕴深厚,也是以色列的国歌。

这是现代运动版的:

自从学会了跑步,我们的视野骤然扩大了。我们可以去看普通人看不到的风景,饱览双倍甚至更多的山川大河。如果说欧洲最想看的大河风光,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伏尔塔瓦河。这是音乐的魅力。不知道多少次,听着那时而宁静,时而波澜壮阔的旋律,一直想象着那条大河,在心中萦回着。

可是,一条大河,不长也不短,从发源地一直流到易北河,没有时间从头跑到尾,也跑不动啊。还好,我们有接力。12个人轮流跑,一天多就跑完了。我已经跑过HTC,还有几个Ragnar,很好玩的。

这就是这个Logo的含义,一条蜿蜒的蓝色大河,梦回曲折。

图案由两个字母组成: VR,Vltava Run。

 

https://www.vltavarun.cz/en/why-vltava-run

伏尔塔瓦接力赛比美国的200英里长,是360公里。一个队也是最多12人,可以8人,4人。有来自各个国家的310个队伍组成。欧洲的居多。据说欧洲人跑步比美国普及,但也不用怕,跑得好的,我们是可以战胜的。最后完赛的大约304个队。

报名费比美国便宜,是25,200CZK,大约1000美元多,平摊到一个人还不到100。捷克的物价比较低,上一个厕所,1块钱CZK,但你付欧元的话,也是1欧。贵了很多倍。

比赛实况转播:

比赛结果:

https://vltava.clon.cz/live/default?rok=2024

VR的路线基本靠着伏尔塔瓦河。难度分为1到5。

下面是第31棒。全程11.1公里,爬升295米(968尺)。难度4。

 

不朽的《伏尔塔瓦河》也是布拉格马拉松常驻的开始曲。

以下是转来的各乐段的解释。斯美塔那用音乐表达了他对沃尔塔瓦河的热爱之情:

Vltava run

  1. (引子,e小调)乐曲一开始,一寒一暖两股清澈的泉水从山涧涌出——长笛音色明亮而又冰冷,以上行波动的音型奏出寒流;单簧管音色轻柔温暖,携下行波动的音型奏出暖流前来汇合;与此同时,小提琴清脆的波奏、 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飞溅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辉。两条小溪欢悦地向前流淌,渐渐地,水流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最后终于汇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主题随即奏出。
  2. (A段,沃尔塔瓦河流主题,e小调)第一段是单三部曲式,小提琴深情地奏出贯穿全曲的主要主题——沃尔塔瓦河主题:中间部主题转为G大调,使音乐更加雄壮、明朗。再现时又通过主题的大小调交替.把情感的浪潮步步向前推进。沃尔塔瓦河主题由一个宽广的、律动性很强的旋律来表现,由全体乐队演奏。
  3. (B段,森林猎号主题,C大调)河水经过一片茂密的森林(乐队浓重厚暗的音响来塑造森林形象),猎人的号角在森林中回响(号角声由小号和圆号奏出),明朗的大调色彩和节奏来表现猎人正午时分的狩猎场景。
  4. (C段,捷克乡村舞曲主题,C大调)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从岸边的村庄里传来捷克民间轻盈欢快的乡村波尔卡舞(由小提琴和单簧管奏起轻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欢乐地举办婚礼(C大调、2/4拍子)。 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 (D段,水仙女主题,降A大调)音乐逐渐转弱,管乐宁静柔和的和弦描绘了夜幕徐徐降临; 长笛和单簧管奏着起伏波动的音型, 竖琴拨响串串琵因音,圆号以极其微弱的力度在长音上爬行, 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优美动听的慢板旋律,象征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黑夜逝去,黎明将至,沃尔塔瓦河主题再次出现(e小调)。
  6. (E段,圣约翰峡谷主题,e小调)沃尔塔瓦河水继续向前奔流,当它穿越圣约翰峡谷时,巨浪猛烈的冲击着石头、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乐队运用宏大的音响,通过铜管乐器和定音鼓的加入,使音乐表现出紧张、阴暗、严峻的凶险气氛,构成一幅惊心动魂的景象。
  7. (F段,高堡主题,E大调)河水终于冲出了险滩,波澜壮阔、满载胜利的喜悦向前奔腾。音乐骤然明亮、坚定,沃尔塔瓦河主题由原本柔和、暗淡的小调式转为明朗的大调。最后,沃尔塔瓦河来到了离布拉格不远的城堡——布拉格城堡 ,所有的管乐器高昂地奏出古老城堡的主题(交响诗的第一乐章《高堡》的主题)。
  8. 8.(A2段,尾声,E大调)最后,音乐渐渐减弱, 犹如滔滔河水向前奔流,并渐渐消失在远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客居北 回复 悄悄话 以为是说多瑙河,差点没有点进来。我们上月底才去,在布拉格看伏尔塔瓦河,水不清澈,到CK小镇,水颜色更深,淡咖啡色。伏尔塔瓦河起源地在CK小镇更南的森林中,腐植物多将河水染成了淡咖啡色。
回复 悄悄话 伏尔塔瓦河在欧洲不算大河,只因斯美塔那而名扬世界。
登录后才可评论.